還記得當捷豹宣布 I-PACE 計劃時,我恍惚中回憶起了十年前那個守著四圓燈不放的老頑固……如果你有意購置一臺電動豪華 SUV,終于,不只有特斯拉一個選擇了。
兌現承諾,捷豹 I-PACE 純電動車正式發(fā)布。這是在新銳的特斯拉以外,老牌陣營中首款真正意義上的純電動豪華車(寶馬 i3 實質上還不夠“豪華”),它將成為 Model X 及未來 Model Y 的直接對手。
針鋒相對,在 I-PACE 新車發(fā)布的同時,捷豹官方還附上了一段單挑特斯拉 Model X 直線加速的視頻:
(騰訊視頻)
I-PACE 擁有前后軸雙電機(全輪驅動),最大功率 400 馬力,峰值扭矩 696 牛·米,官方給出的 0-60mph(96km/h)成績 4.5s,極速 200km/h。(0-100km/h 官方成績 4.8s)
對比 0-96km/h 官方數據,Model X 75D 是 4.9s;Model X 100D 是 4.7s。因此兩臺特斯拉相繼敗于 I-PACE 之手,倒也不足為奇。Model X 現有的三款動力中,只有創(chuàng)紀錄的頂配 P100D(0-96km/h 2.9s)才能輕易秒掉捷豹。
冷靜一下,我們來看看更現實的方面。捷豹在 I-PACE 底盤中塞進了 90kWh 電池組,EPA 標準下續(xù)航 386km(捷豹中國官網:電池容量 81kWh,NEDC 續(xù)航 500km)。
(圖中 480km 是在歐洲 WLTP 工況下)
捷豹 I-PACE:90kWh,386km
Model X 75D:75kWh,381km
Model X 100D:100kWh,475km
捷豹 I-PACE 車身更?。ㄖ?2.1 噸),卻以 90kWh 電池取得和特斯拉 75kWh 基本一致的續(xù)航,特斯拉在能效管理方面仍占些優(yōu)勢。I-PACE 配有熱力泵,在冬季可使用電氣系統熱量為空調制熱。
使用 100kW 直流快充時,捷豹 I-PACE 可在 40 分鐘內由零電量充至 80%,15 分鐘補充 100km 續(xù)航,已接近特斯拉的超級充電樁水平。
但目前國內非特斯拉超充的 100kW 級充電樁尚待普及,接入國標直流快充樁時,捷豹官方給出了 50kW 下每小時補充 270km 的參考標準。
捷豹為 I-PACE 提供了配套的家用充電樁(7kW),充滿電量需一整夜,官方數據 11.4 小時。
和 F-Type 跑車相同結構的前雙叉臂、后多連桿懸掛,已經成了捷豹全系標配,I-PACE 當然也不例外。捷豹還為它加入了主動空氣懸架作為選配。
I-PACE 并不是一款傳統 SUV,和捷豹另兩款汽油 SUV——F-PACE 和 E-PACE 放在一起,可以明顯看出 I-PACE 更低矮,車艙更靠前,帶著濃烈的科幻感和運動感。
出自捷豹設計總監(jiān)、一代名匠 Ian Callum 之手,I-PACE 的外觀糅合了傳統與新異,捷豹的設計基因卻仍一眼可辨。它不像 FF91 之類新品牌那樣徹底標新立異,又較傳統造型保持著相當的識別度。
由于乘員艙整體前移,后車頂線條大幅下溜,不過捷豹給它裝上了一個大型尾翼,并沒有把 I-PACE 塑造成 X6 那種溜背感。車頂后半部向后收緊,尾門形成了一個神似“兩廂半”的小平臺,在某些角度它看上去會稍顯怪異。
之前的概念版本完成度已頗高,量產后的 I-PACE 高度還原了概念車:低矮的側面線條幾乎完全繼承,只是前后包圍和車燈更復雜、更現實化。
雖是一款純電動車,I-PACE 的車頭格柵卻并非裝飾,上沿的一條開孔配合前機艙蓋上的出風口,可以起到優(yōu)化空氣動力學的作用。
I-PACE 使用伸縮式的隱藏門把手,和之前同集團的路虎攬勝星脈一致。
車尾沒有排氣管,捷豹利用這里的空間,裝上了一個看上去尺寸不小的擴散器。
全系三款車型都標配了巨大的 20 英寸輪轂。
I-PACE 車長 4682mm,比特斯拉 Model X 的 5037mm 小了兩圈,只提供五座布局,而非特斯拉那樣的三排座。但長達 2990mm 的軸距,卻比 Model X 還要多幾公分。
(E-PACE、I-PACE、F-PACE)
超長軸距加上乘員艙明顯趨前,兩排座椅實際上落在了前后軸的中間。而純電驅動使得后排中央過道不再凸起,雖然車身比普通 SUV 更矮(1565mm),I-PACE 仍能提供寬敞的五人空間,后排下方還有額外的儲物空間。
后備箱空間達到了 656L,放到后排座椅可擴充至 1463L。由于車頭沒有了龐大的內燃機,I-PACE 還擁有一個 30L 的小前備箱。
內飾第一眼是熟悉的捷豹風格,但再一看你會發(fā)現,一塊塊科幻的液晶屏已悄然成了主角。
中控上下雙屏的配置和攬勝星脈相同,熟悉的雙空調旋鈕之間是一塊 5 寸觸摸屏。下方鏤空形成了一個大型儲物槽,上方則是 10 寸中控液晶屏。和特斯拉那種 “iPad 屏”相比,I-PACE 的“科幻”是星脈那種相對汽油車的驚喜。
12.3 寸液晶儀表對于現在的新車已經不可或缺,還可以選配 HUD 抬頭顯示裝置。作為捷豹首款純電動車,I-PACE 上各種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一應俱全。
捷豹名為 InControl 的智能控制系統,在 I-PACE 上進化得更加全面:擁有智能語音識別能力,還可以使用手機、Android Wear 和 Apple Watch 設備控制與檢查車輛。
我們很早就報道過捷豹在天貓旗艦店,為當時尚未發(fā)布的 I-PACE 開啟預售,整車訂金(可退)15000 元人民幣。國內市場肯定會以進口方式引進,時間在 2018 下半年。
至于整車定價,美國售價需要等到下周日內瓦車展公布,英國市場起價 6.3 萬英鎊(約合 55 萬人民幣)。參考特斯拉 Model X 75D 7.1 萬磅(約合 62 萬人民幣)的英國售價與 83 萬元的國內含稅價,I-PACE 入華后的售價預計很難低于 70 萬人民幣。
綜合考慮和 Model X 75D 相當的續(xù)航水平,稍強一些的性能,小一號的尺寸,以及特斯拉在充電樁方面的優(yōu)勢,70 萬的起售價尚可勉強接受,希望捷豹曾經自信過度的定價策略不會重現。
(奔馳 EQC 官方諜照)
畢竟,奔馳 EQC、奧迪 e-Tron 等豪門純電動 SUV 都會在年內到來,更不要說特斯拉旗下尺寸更“般配”的 Model Y。
來源:愛范兒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carnews/daogou/63745
以上內容轉載自愛范兒,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