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 月 7 日,中國上海臨港,馬斯克正式將 10 輛特斯拉國產 Model 3 交付給社會車主。
在這天之前一晚,馬斯克乘坐私人飛機灣流 G650 從洛杉磯出發(fā),途中超了東航的波音 777 航班,于 7 日清晨落地上海浦東機場,緊接著這位鋼鐵俠乘坐 Model X 出現(xiàn)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準備參加當天的交付儀式。
正式交付前,和一年前上海超級工廠奠基時一樣,馬斯克在現(xiàn)場跳了支開場舞,興起時還脫掉了上衣外套,露出了印有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字樣的文化衫。
他難掩喜色,多次向中國用戶和所有支持特斯拉的各方表示感謝。
交付儀式用時很短,僅十幾分鐘,再次體現(xiàn)了特斯拉「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被馬斯克命名為「無畏戰(zhàn)艦」(Dreadnought),有著令同行羨慕的審批和建設速度。
自 2019 年 1 月 7 日奠基,僅十個月后便竣工了。隨后,生產資質、新能源補貼資格和免征購置稅資格,紛至沓來。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在緊張生產 Model 3,且已經具備了每周生產 3000 輛的能力。
官方預計上海工廠 2020 年至 2022 年的年產能將分別達到 15 萬、30 萬和 50 萬輛。
與 2014 年 4 月,馬斯克親自向中國首批 8 名用戶交付 Model S 的鑰匙相比,特斯拉這一次交付的意義更加重大。
如果說進口 Model S 打開了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品牌認知,國產 Model 3 便是特斯拉對中國市場的真正放量的開始。
除了交付 Model 3,當天中國工廠的第二款量產車 Model Y 也同臺亮相,這款與 Model 3 共享平臺和零部件的姊妹車型,同樣以平民價格定位瞄準國內 SUV 市場,馬斯克透露這款車將采用更先進的生產技術。
未來,國產 Model 3 和 Model Y 兩款車型都將在這個一年前還是廢墟的上海超級工廠進行生產。
入華
2014 年 2 月,第一批特斯拉 Model S 開始進入中國,彼時中國造車新勢力剛剛興起。
馬斯克親自上場,將車鑰匙交給包括俞永福在內的 8 名企業(yè)領袖。
那一年,時任特斯拉負責全球銷售的副總裁紀龍(JeromeGuillen)給特斯拉中國的銷量目標是 1 萬輛。
事后看,特斯拉當時有些過于樂觀。當年,平價車 Model 3 還未面世,帶有鷗翼門的 Model X 仍在研發(fā)中,市場上能賣的主要是一款 Model S,售價高達 70 多萬元起。
2014 年和 2015 年,特斯拉在中國的實際銷量分別為 2499 和 3692 輛,奮斗兩年都沒完成最初的銷量目標。
雖然銷量未達預期,但進口的 Model S、Model X 在中國悄然為特斯拉開疆擴土。
此后的幾年里,特斯拉對外僅公布在華銷售額。
2016 年,特斯拉在華銷售額為 10 億美元;2017 年增長至 20.27 億美元;2018 年,受中國汽車關稅政策影響(關稅一度上漲到 40%)在華銷售額回落到 17.57 億美元。
最新數(shù)據顯示,2019 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在美銷售額為 31.3 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 51.3 億美元減少 20 億美元。與此同時,第三季度特斯拉在華銷售額達 6.69 億美元,同比增長 64%。
今天的特斯拉已經離不開中國市場,或者可以說,中國市場已經接納了特斯拉。
2019 年 1 月 7 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式奠基,一期項目建成后,生產車型包括 Model 3 和 Model Y。
剛好一年時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便立刻啟動交付。
前期高舉高打,后期以快為主,特斯拉的節(jié)奏非常明確,就是要深耕中國市場。
Model 3 的實力
作為一款電動車型,特斯拉 Model 3 的銷量在全球市場力壓所有電動車品牌。
其中,在特斯拉的老家北美市場,Model 3 正在跨界擠壓同級別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其主要競爭的燃油車型為奔馳 C 級、寶馬 3 系、奧迪 A4。
之所以要與 BBA 的燃油車進行廝殺,主要是因為 BBA 同級別的電動車產品來得太晚,還不能與 Model 3 站上同一個舞臺上競爭。
根據中信證券研究部的數(shù)據分析:
在北美市場,Model 3 銷量超過 BBA 競品車型之和,比值達 1.6;歐洲市場 Model 3 對 BBA 競品銷量的比值為 0.3;
中國市場 BBA 競品穩(wěn)態(tài)銷量為 45 萬輛,考慮到當前 Model 3 在中國市場已經實現(xiàn)與競品燃油車平價,預計穩(wěn)態(tài)系數(shù)有望超過 0.7。
對應推演得出,中國市場 Model 3 穩(wěn)態(tài)銷量將達到 30 萬輛以上。
Model 3 是特斯拉的「平民價」車型。Model 3 標準續(xù)航升級版北美售價 3.5 萬美元起(約合 24.39 萬元),國產 Model 3 的售價最初為 35.58 萬起,幾經調整后,現(xiàn)在的補貼后最終售價為 29.905 萬元起。
這樣的價格高于大多數(shù)國內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約 10 萬元,廣汽新能源 Aion S、比亞迪秦 Pro EV、幾何 A 和 EU7 等的價格大多在 17.59 萬元到 20.58 萬元。
國內只有蔚來 ES6 的價格與之相近。
中國海關數(shù)據顯示,今年 1-11 月,特斯拉的進口車輛數(shù)量為 41471 輛,同比增長 186.4%,說明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正在以接近翻番的的速度迅速增長。
國產化來襲
在過去幾年,如果一位中國用戶想將 Model 3 置于名下,需要在美國市場售價的基礎上,加上進口關稅、購置稅和增值稅等高額費用,然后等待特斯拉美國工廠的工人「產能爬坡」,心急的用戶還會盯著特斯拉 APP 上的海運船圖標向中國一點點移動。
除了中美貿易摩擦期間,一輛特斯拉的車輛需要繳納 15% 的關稅,以及約 5000 美元(約合 3.47 萬元)的海運成本。
這樣的方式一度讓每輛車的銷售成本比在中國本土生產的車輛高 55%—60% 左右,所以并非長久之計。
另一個阻礙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收獲銷量的因素是新能源補貼。根據美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當車企的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突破 20 萬輛后,將觸發(fā)補貼退坡機制。
特斯拉美國市場累計銷量已經達到這一數(shù)字,所以自 2020 年 1 月在美國市場將不再享受補貼。
根據我國現(xiàn)行的新能源補貼政策,進口特斯拉也無法享受補貼。雖然我國新能源補貼政策最終會完全撤銷,且補貼金額正在逐漸降低,但補貼也確實讓特斯拉在華銷售有些不利。
國產化之后,特斯拉將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汽車之心從特斯拉方面了解到,國產 Model 3 的 15% 關稅并不會免除,只不過包含在了國產 Model 3 價格中。
隨著國產 Model 3 標準續(xù)航版的生產和交付,國內用戶也將無法再購買進口的 Model 3 標準續(xù)航。
也就是說,現(xiàn)在要購買進口 Model 3,只剩下雙電機的 Performance 高性能全驅版和長續(xù)航全驅版可以選擇。
這就相當于,國產 Model 3 標準續(xù)航版成了中國市場的特供版本。關稅問題雖然沒有解決,但特斯拉用特供待遇,為中國用戶提供了購買低價 Model 3 的機會。
此外,國產 Model 3 將可以拿到我國新能源車的補貼。
去年 12 月,我國工信部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9 年第 11 批)和最新一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中,特斯拉赫然在列。
也就是說,在 2020 年國家新能源汽補貼政策出臺之前,個人購買 Model 3 標準續(xù)航升級版(中國制造)的將享受 2.475 萬元的 2019 年度國家補貼和免征購置稅。
綜合來看,每輛國產 Model 3 僅為國內用戶省去了海運費用,同時拿到了一筆新能源補貼,總共不到 5 萬塊錢,但這筆錢是換個地方生產就能省下來的。
更重要的在于供應鏈的本土化,這才是特斯拉國產化的關鍵。
精簡配置與本土化生產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從 12 月開始生產到現(xiàn)在,已經下線了約 1000 臺 Model 3,且具備了周產 3000 輛的能力。目前,國產 Model 3 零部件的本土化率已經達到 30%,按照官方的計劃 2020 年年中將達到 70%,預計年底將實現(xiàn) 100% 本土化。
接下來,國產 Model 3 的生產將以狂飆的節(jié)奏推進。
據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制造總監(jiān)介紹,該工廠已經達到每小時凈輸出超過 28 輛車的水平,目前每天開工時間為 10 個小時,目前是單班生產,接下來還可以快速切換到雙班生產。
一直以來,Model 3 在全球共有 4 個版本,分別是 Performance 高性能全驅版、長續(xù)航全驅版、長續(xù)航后驅版和標準續(xù)航升級版,對應的售價依次降低。
其中標準續(xù)航升級版又被稱作入門版。對于中國市場,這 4 個版本均可以購買。
2018 年 11 月,當時中國預訂客戶收到確認郵件,特斯拉 Model 3 在中國地區(qū)的預售價首次公布,起售價 58.8 萬元人民幣,分別為長續(xù)航全輪驅動版和高性能全輪驅動版,后來到了 2019 年 2 月,特斯拉又向中國用戶開放了進口 Model 3 長續(xù)航后驅版,也就是標準續(xù)航升級版。
但上海超級工廠此次交付的國產 Model 3 只有一個版本,就是標準續(xù)航升級版,這種做法最明顯的好處是只組裝單電機,進一步降低生產復雜性并提升效率。
而且,為了降低復雜性,特斯拉還減少了方向盤加熱和 PM2.5 過濾系統(tǒng),一些中控面板部件不做任何裝飾。特斯拉眼下要的是快速上量,或許未來會逐漸完善起來。
供應鏈方面,特斯拉的核心供應鏈廠商均在上海超級工廠 500 公里范圍內的長三角地區(qū),可以為上海超級工廠提供大部分零部件,這也是當時蔚來和特斯拉均看好上海的關鍵。
根據東方證券研究所的研究顯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投產將對一大批國產供應商帶來利好。
其中包括:位于寧波為國產特斯拉提供內飾及底盤結構件的拓普集團;位于上海,為特斯拉提供座椅總成及外飾的華域汽車;位于寧波,提供傳感器、HMI 系統(tǒng)的均勝電子;位于紹興,提供熱管理系統(tǒng)零部件的三花智控;位于寧波,提供鑄鋁輕量化零部件的旭升股份。
零部件本土化生產意味著更高的毛利率。
興業(yè)證券發(fā)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制造的 Model 3 的毛利率顯著高于在美國生產的 Model 3;中國制造的 Model 3 的生產成本比美版低 20%-28%。
興業(yè)證券預計,國產 Model 3 具備 27%-34% 的降價空間。
加速配套布局
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jié)是,在 2019 年第三季度時,特斯拉交付 Model 3 僅限采用現(xiàn)金/貸款交易的車主。
現(xiàn)在,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車,均增加了融資租賃的支付方式,這對于 Model 3 的大規(guī)模交付也會起到積極推進作用。
與此同時,特斯拉還在加快充電配置設施的布局。
特斯拉在中國采取了家庭充電樁為主、超級充電為輔、目的地充電為補充和移動充電器應急的方式。
到目前為止,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在中國已覆蓋超過 140 座城市,超級充電樁數(shù)量已突破 2300 個,目的地充電樁也已突破 2100 個。
特斯拉計劃 2020 年在中國大陸地區(qū)新增 4000 個以上超級充電樁,該數(shù)量是過去 5 年超級充電樁建設總量的一倍。
另外,此前廣受關注的「關閉線下店」減少成本一事,特斯拉現(xiàn)在也有了改變。
據 Electrek 報道,特斯拉正打算改變其 2019 年推出的「僅線上銷售」戰(zhàn)略,知情人士稱,特斯拉將雇傭更多的銷售和交車崗位人員,終止特斯拉顧問的銷售提成,并提高工資和股票獎金。這對于國產 Model 3 的交付也會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自成立至今,特斯拉共售出 90 萬輛電動汽車。其中 Model 3 自從上市以來累計銷量約 448634 輛。受益于 Model 3 產銷的穩(wěn)定增長,特斯拉的虧損狀態(tài)正在持續(xù)改善。國產 Model 3 極可能將加速特斯拉的盈利。
無畏戰(zhàn)艦已經起航,看一下特斯拉在北美市場的火熱,國產 Model 3 幾乎沒有理由不火。
如果將特斯拉比作鯰魚,交付國產 Model 3 便是鯰魚第一次攪動國內市場,接下來 Model Y 的生產和交付或將掀起更大的浪花。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0759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