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很多朋友,在家庭人口比較多的情況下,去買車的都會糾結(jié)到底是買SUV,還是買MPV,所以今天我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MPV,以及為什么很多朋友會糾結(jié)這個事情。
首先傳祺M6的家族化的設計特征已經(jīng)很明顯了,整個從外觀可以看到,呈現(xiàn)的是一種比較大氣的感覺,這臺車深度試駕了之后,給我最直接的感覺就是,它的外觀看上去比它的實際是要大一圈,所以很多朋友如果去看完這臺車之后,可能就會有一個錯覺,就是這個車真的看起來很大,但實際上后期在用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在某些部分,比你想象的是要小一些的。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這臺車的側(cè)面,側(cè)面設計的其實在生活汽車中,是略帶一些商務感,這個車的長度實際上只有4米7幾,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剛才說那句話,你從正面去看的話,它看起來很大,但實際上你從側(cè)面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那么很大,畢竟它的定位就是一個入門級的家用MPV,偶爾兼顧一點商用啥的,所以整個定位,它這個車長就不會太長。
接著來看一下內(nèi)部空間,在我的印象里面,沒有側(cè)滑門的MPV,都只能算作跟五菱宏光是一個級別的。如果前排座椅調(diào)到中規(guī)中矩的B柱這個位置的話,那么像我這個身高,這么坐起來,這個空間是很足夠的,因為第二排空間基本上都是比較足夠的,關鍵是看第三排空間,中間有過道的布局,這是是很多朋友會選擇MPV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第二排的座位,也是調(diào)到C柱,那么第三排空間基本上是夠用的,但是第三排空間它有一個比較討巧的設計。為什么坐上去的時候,感覺空間還是夠用呢,因為整個后排座椅,它這個位置斜度會比較大,而且第三排它的座椅的椅面,是一個明顯的半翹的,這樣整個人坐進來之后,整個上身就被壓下去了,壓下去就導致頭部空間留出來了,而且腿也會往上抬起來,抬起來之后你的腿就不會伸這么長了。
所以你會感覺到腿部空間也出來了,但是也有劣勢,坐在這里之后,大腿懸空的位置往前放,像我這個身高,如果把大腿一直往前伸直,那么這個時候,我的大腿可以壓到座椅,同樣的伴隨一個問題就來了,因為我的腿往下面了,那么我這個人就翹起來了,翹起來就出現(xiàn)腰這個位置懸空了,所以坐的距離一長的話,要么腿很難受,要么腰很難受。第三排空間,如果利用率很高的話,這一點上大家也要慎重考慮一下,因為你就會有一個很艱難的抉擇,讓誰坐在第三排。
而且第三排空間我特別想說一點,第三排空間它的靠枕完全升起來之后,靠枕它只有一個檔位,靠到這邊,這是沒有保護鋼板的,就是一塊海綿,然后海綿離開玻璃,這個距離是一個很短的距離,這個距離如果后面發(fā)生追尾的話,很有可能傷到后腦勺或者頸椎,這個危險度是非常高的,所以這也是我對于這種緊湊型MPV,如果作為家用的話,我自己的一個擔憂,如果是我自己買這臺車的話,可能會成為考慮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最后到車尾來看一下,大家都很在乎的后備箱的空間,后備箱的設計是比較討巧的設計,很多車子可能后備箱的空間,雖然做了一個挖坑,就是把它挖下去,比如比較典型賽那,嘉華,都會有一個很深的挖坑,這個挖坑其實裝載能力比較強,但是它還做了一個向內(nèi)的挖坑,把第三排座椅下面做了一個掏空的設計,這樣又多出了儲物空間,所以整體來說,它這個后面儲物,像我這個體格的話,感覺里面還能藏兩個人。
把第三排完全放倒之后,由于它這個地方有一個很深的挖坑設計,座椅是可以完全放下來的,這個時候后面這個空間,可以作為一個很典型的面包車的空間來坐。雖然說整個車只有4米7,但是這一部分,如果第三排空間不用的話,那么平時就是搬個洗衣機,冰箱啥的,直接往里放都問題不大了。還有一點,我要稍微小小吐槽一下,車后排放倒之后,不是純平的。
它會從后排高一點,然后往下會有一個斜面,在第二排中間搭腳的地方,是最低的一個點,就是一路斜斜地滑下去的,比純平的整個實用性,感覺是稍微要略微差那么一點點,因為它的最后這部分的空間利用的比較極致,加上整個車的寬度還算可以,但在這兩邊也沒有像賽那,設計一個備胎,所以在這一塊的實用性方面,如果說應對稍微差一點路況的話,它的實用性是會略微會差一些的。
這個動力基本上只能說是夠用,但是配的是1.5T,169馬力的發(fā)動機,整個全系都是這款發(fā)動機,變速箱它有好幾種,最低配的就是入門級的,是手動的,現(xiàn)在我手上開的這一款,就是7速的濕式雙離合,在很多朋友的印象當中,可能雙離合的穩(wěn)定性比AT的要差一些,但是雙離合它的油耗,以及它的響應比AT是要好一大截的,所以各有取舍。
但實際上我在駕駛過程當中,感覺它在雙離合的調(diào)教上面,其實是偏保守的,整個雙離合響應的迅捷程度,比你預期的是要差一些的,它變速箱整個調(diào)校為什么這么做,就我估計,第一就是大家知道雙離合的穩(wěn)定性,比AT是要稍微差那么一些的,所以在調(diào)校上稍微保守一些,為了照顧整個穩(wěn)定性,第二本身跟這個車的屬性有關系,買這個車,其實開車的相對佛系了,所以也沒必要調(diào)的這么激進,跟它的整個車的特征也不符。
然后整個車子的底盤,我在開的過程當中,我感覺功力其實還是有所欠缺的。在環(huán)線上的時候,開到了70以上,就感覺整個車,底盤的扎實性就讓你沒那么有信心了,明顯感覺它會有一些往上躥,所以整個底盤是偏那種輕浮,而且整個換擋,雖然比我理解的雙離合,包括以前試駕過雙離合,稍微慢那么一點點,但是基本上還是能夠跟上,不是說像AT的那種,它還是會有個半拍的延遲感覺。
雖然它也有延遲,但是延遲比AT是好一些的,對于定位一款其實算是入門級的家用MPV而言,其實整個內(nèi)飾的設計,以及用料方面,還是在最追求國人,對于這個車的一些定義,尤其是國產(chǎn)車,在這塊它會用上一些軟性材質(zhì),然后用上一些看上去相對比較有質(zhì)感的,這么一系列的材質(zhì),覺得不是那種很廉價。
但是這個地方它也會帶來一個弊端,在這個價位下它本身成本受限很嚴重,如果再用過多的,這種軟性材質(zhì)的話,那么材質(zhì)的環(huán)保性,可能就會有所取舍,所以導致整個車內(nèi)它的味道稍微偏大一點,這就是在這個價位,如果你很在乎這些東西,所以你選擇的時候,可能就要稍微慎重一點,最好多去試駕一下。
在整車的隔音以及靜密性方面呢,這款車我只能說對得起這個價位,不算太優(yōu)秀,雖然發(fā)動機的噪音抑制的是比較好的,在行駛過程當中,其實是可以忽略發(fā)動機整個的噪音,畢竟目前整個國產(chǎn)車也好,咱發(fā)動的技術提升上,其實是比較大的,但是整車的,尤其是對于路噪和胎噪的控制這一塊,也可能是受限于整個輪胎的成本。
不可能用到太好的靜音輪胎,所以輪胎是固鉑的輪胎,輪胎稍微是偏硬了一些,所以輪胎的胎噪抑制比預想的是要差一些,你的速度如果到了60以上,基本上它這種噪音就開始會影響交談了,如果你對整車的聲音要求比較高的話,后續(xù)自己可以去換靜音性比較好的輪胎,這樣的話可能會改善會比較大。
作為一款10萬級別入門級的MPV,據(jù)我自己對于MPV的定義和預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結(jié)合它的市場定位,以及它這個價位,結(jié)合它比較實用的空間來看,其實總的來說,這款車對于咱們的用車需求,各方面兼顧做的還算是比較到位了。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車無完車人無完人,它雖然有它不足的地方,但是如果它能在某些方面,基本上能夠符合你的預期,能夠達到你的用車需求的話,必然看了之后,結(jié)合它比較大氣的外觀,再加上內(nèi)飾各方面都還可以,也就心動了。如果確定你是要買一臺MPV的話,那么我還是建議大家去深度試駕一下,這樣再做決定,就不會出現(xiàn)買完之后,覺得很后悔的感覺。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阿喵汽車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6960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