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威馬汽車的上市之路終于有了新動向。
6月1日,威馬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海通國際、招銀國際、中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據知情人士透露,威馬汽車考慮在香港IPO中籌集資金約10億美元。目前,相關考慮正在進行中,發(fā)行規(guī)模和時間表等細節(jié)可能會發(fā)生變化。
如果威馬汽車順利實現港股上市,也意味著威馬將成為繼“蔚小理”之后,第四家成功登陸港股資本市場的造車新勢力,同時也意味著,曾經的新造車勢力“四小龍”在港股再次聚首,而威馬汽車也有望再次回歸昔日的輝煌。
對于威馬在港交所上市,上述分析師認為:“并無懸念?!敝灰獫M足港交所的規(guī)則,上市不是問題,需要關心的是估值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起了大早趕了晚集,但是,在尚未上市時,威馬一直以來都是資本市場的寵兒。
甚至在友商因為資金鏈在生死邊緣存亡的時候,威馬卻幾乎沒有出現過資金鏈危機。
比如,百度就3次參與威馬融資,可謂忠實粉絲。不止出錢,2019年雙方還組建“威馬&Apollo智能汽車聯合技術研發(fā)中心”,宣布合作開發(fā)智能駕駛系統(tǒng),應用于威馬量產車型。
天眼查數據顯示,自2016年8月~2022年6月,威馬汽車共計完成了12輪,近6億美元的Pre IPO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已達到約350億元。
威馬汽車背后的投資方陣容也十分多元化。
招股書披露,威馬投資者包括騰訊、百度、李嘉誠家族、澳門何氏家族等。以2021年10月為例,威馬汽車完成了由電訊盈科和信德集團領投的D1輪融資,而信德集團是澳門何氏家族旗下的相關企業(yè),電訊盈科則是李嘉誠家族旗下的相關企業(yè)。
在 資本市場一直“受寵”的威馬,上市的腳步相較“蔚小理”更為穩(wěn)健。
作為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成立于2015年,2018年3月首臺車量產下線,并于2018年9月首款大批量量產的智能電動汽車 威馬EX5 SUV車型開啟交付,當時,市場普遍質疑新勢力車企是PPT造車,威馬汽車的出現可以說是為新勢力造車正名,開始扭轉大家對新勢力造車不靠譜的印象。
2019年1-8月,威馬汽車累計交付量達11,312輛(上險數),位居造車新勢力第一。當年,在造車新勢力年銷量排行榜中,威馬位列第二,與第一名的蔚來相差3700輛,而第三名是小鵬汽車。
按照友商的節(jié)奏,威馬或許早就應該上市,只是,在上市這條路上,威馬汽車對時機的斟酌更為謹慎,如今威馬終于向港交所遞表,或許反應出威馬對資本市場的獨到判斷。
據招股書顯示,威馬2021年電動SUV銷量在中國主流市場所有純電動汽車制造商中排名第一,2021年電動汽車銷量及智能電動汽車銷量均在中國主流市場所有本土汽車制造商中排名第三。
威馬汽車2020年總收益達34.46億,同比增長63.3%;2021年總收益達63.64億,同比增長84.7%。
招股書進一步披露,在產品上,威馬未來計劃每年推出一款新電動車型,包括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續(xù)航里程700公里的M7車型。2023年開始還將陸續(xù)推出配置Caesar底盤平臺的SUV、轎車及MPV新車型。
該底盤平臺將采用全球領先的下一代SiC MOSFET(一款800伏高壓SiC逆變器)電驅動技術。這項技術將快速充電時間(定義為將電池電量從30%充電到80%的時間)縮短至約10分鐘,而行業(yè)平均充電時間為30分鐘。屆時威馬各車型將搭載更多基于該平臺的先進技術,為用戶帶來創(chuàng)新體驗。
在智能座艙領域,威馬W6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首款搭載高通SA8155P處理器的大批量量產車型,也是唯一大批量量產搭載于一枚芯片上運行的雙操作系統(tǒng)(QNX及Android)車型。
加上威馬汽車有千金難買的造車資質,在多年之前就擁有了自己的生產基地(溫州和黃岡兩大智能制造基地已經儲備了25萬輛的年產能),作為國內為數不多自建工廠的“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已經擁有兩座符合工業(yè)4.0標準的智能制造基地,分別是溫州智能制造基地、黃岡智能制造基地,滿產產能預計可達25萬輛/年,并成功打造了3款主打車型,基本覆蓋主流SUV市場。在供應鏈管理和生產進度把控方面也都有獨屬自己的優(yōu)勢。
除了往期積淀,在招股說明書中,威馬汽車明確本次募資的重要方向就是研發(fā)汽車開發(fā)平臺及下一代智能電動汽車、擴大銷售及服務網絡
去年以來,新勢力三強蔚小理陸續(xù)回港上市,其余新勢力車企也在緊盯著港交所大門。除了威馬以外,兩個多月前,零跑汽車已經提交港交所IPO申請,雖然從銷量上看,目前威馬汽車表現并不出色,但是,上述資本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威馬汽車在下一階段扳回一局的可能性很大。
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很快,尤其是進入2021年之后,新能源汽車更是逐漸成為車市增長引擎。但是,傳統(tǒng)燃油車仍然占了大半壁江山。以2022年5月份乘聯會發(fā)布的數據為例,即便新能源汽車乘用車零售達到36萬臺,同比上漲91.2%,在乘用車市場的占比仍僅為25%左右。
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依然有廣闊的發(fā)展市場。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格局也依然未定,雖然造車新勢力先行上市的“蔚小理”搶占了先機,但現在的造車新勢力市場,可以說誰都不服誰,誰都想去挑戰(zhàn)和改變目前的格局。
而消費者對造車新勢力品牌也沒有形成既定的觀念,造車新勢力未來誰領風騷,仍無定論。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造車新勢力的排名,經常發(fā)生變化,以5月份為例,“蔚小理”變成了“理小蔚”,而哪吒、領跑以性價比為優(yōu)勢的產品,又在本月沖進前五,前期落后的極氪又在本月趕超,挺進前10。這也充分說明了市場格局的不確定性以及機會所在。
而眼下,油價高漲,疫情影響之下,以及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到新能源汽車的行列,更是進一步撬動汽車消費的主流市場新能源化。主流市場是指制造商建議零售價在15萬~25萬元的電動汽車細分市場。根據相關機構預計,中國主流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將由2021年的90萬輛(占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總銷量的32.4%)增長至2026年的300萬輛(占2026年中國電動汽車總銷量的35.9%),2021~202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7.7%。
而威馬汽車一直以來的定位都是沖著主流市場去的。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曾多次對外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結構未來會加速優(yōu)化,15萬~25萬元的主流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從3%增長到40%。
威馬汽車在招股書中表示:“自成立以來,我們一直戰(zhàn)略性地專注于主流市場。
“我們的業(yè)務及未來擴張計劃均需要大量資金。自成立以來,我們尚未盈利?!蓖R汽車在招股書中表示:威馬汽車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用于研發(fā)車輛開發(fā)平臺和下一代智能電動汽車;擴大銷售和服務網絡及進行品牌推廣活動;制造相關;償還銀團貸款;一般公司用途及運營資金。
威馬招股書中同時表示:“憑借我們的市場領先地位,我們相信有能力把握中國主流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機會?!?/p>
可以預計,一旦IPO成功,將為威馬汽車的下一輪發(fā)展助力,威馬汽車不缺蝶變重回新造車勢力“第一陣營”的可能。
而也有分析師認為,威馬汽車重回主流,除了資金、產品渠道等實力,關鍵還在于真正把握消費人群的需求?!巴R汽車定位主流,但與’蔚小理’相比,品牌個性標簽還不夠明顯,這也是其重回第一陣營,回歸主流需要加強的地方?!鄙鲜龇治鋈耸空J為。
來源:愉觀車市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177401
以上內容轉載自愉觀車市,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