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赴考中國“雙積分”新政的過程中,豐田汽車將采取一條史無前例的路線,以此力爭2019年在華新能源積分比例達到10%。
豐田汽車將于今年在廣汽豐田4S店里銷售首款純電動汽車,但這款新能源車不掛豐田的牛頭標,而是將掛上豐田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廣汽集團的車標,而且將采用廣汽的低成本技術開發(fā)。按豐田計劃,在今年年底前開始銷售這款廣汽豐田ix4,這款車是在廣汽傳祺GS4基礎上開發(fā)的電池動力緊湊型SUV,已經開發(fā)了兩年時間。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豐田中國”)執(zhí)行副總經理董長征日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豐田作出這樣的“讓步”,是因為中國車企在純電動技術上走在前面,豐田也在向中國合作伙伴學習,率先導入廣汽集團的純電動車,這沒什么不好。
豐田在全球混合動力技術和氫燃料技術上處于領先,至今在全球累計銷售超過110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其中2017年在華混合動力車型銷量突破14萬輛。此外,豐田氫燃料汽車也已經實現量產并在日本、美國等市場銷售。但是,豐田遭遇的尷尬是,在華已售的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并沒有被列入新能源汽車之列,而是歸類到節(jié)能車。至于屬于新能源汽車的氫燃料車,雖然豐田在去年10月于中國正式啟動了“MIRAI未來”的實證實驗,計劃在未來3年,針對“中國使用環(huán)境下的車輛行駛調查”、“各種品質耐久性評測”等方面進行實驗,隨后參考實驗成果探討向中國引進氫燃料車的可能性,但氫燃料車導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尚未最終敲定,加上建設加氫站等基礎設施也需要較長的時間,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
為赴2019年新能源積分比例達到10%的環(huán)保大考,借力在華合作伙伴的資源成為豐田不得不采取的措施。此前,豐田全球新能源路徑規(guī)劃是從混合動力汽車到氫燃料汽車,但受政策以及市場等多方面的影響,豐田近兩年來調整路線,開始對純電動車進行布局。不過,技術突破以及相關產品研發(fā)需要一個過程,按豐田去年底公布面向2020年到2030年電動化汽車研發(fā)與普及的挑戰(zhàn)規(guī)劃,自2020年起,將在中國率先推出純動車,在中國之后,將按照日本、印度、美國、歐洲的順序依次導入。
在掛豐田商標的純電動汽車導入中國之前,為了應對“雙積分”等環(huán)保政策,豐田還將于2019年在中國推出卡羅拉和雷凌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版車型。在中國,豐田推動TNGA豐巢概念及電動化戰(zhàn)略再升級。豐田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小林一弘在北京車展期間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指出,中國車市正快速變化,不光是豐田,每一家企業(yè)都應該感覺壓力頗大。
豐田在過去兩年被大眾奪走全球銷量冠軍,與在中國市場“失分”關系密切。2016~2017年,豐田在華的銷量不僅遠遠落后于大眾,還比不上日產和本田,淪為日系車企在華銷量第三名的位置,豐田在中國市場不夠積極遭到詬病。對此,豐田進行反思,并開始在華調整戰(zhàn)略,從之前追求穩(wěn)定增長的年輪經營轉為今年強調“速度”。
董長征近日談到,居安思危,砥礪前行,機會在中國。為了應對環(huán)保新政和加快在中國的發(fā)展,豐田終于大膽打破陳規(guī),不局限于在華合資企業(yè)中單一導入豐田的產品,今年開始讓旗下廣汽豐田生產和銷售廣汽集團的新能源車型。
事實上,豐田并非首家導入中方合作伙伴新能源車的跨國車企。為應對雙積分等,三菱在華合資車企廣汽三菱在去年底已從廣汽集團導入祺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成為全國首家從中方股東導入新能源車的合資車企,繼祺智之后,廣汽三菱的首款純電動SUV概念車E-more也在上個月北京車展亮相,E-more基于廣汽集團自主研發(fā)平臺,將進一步豐富廣汽三菱后續(xù)新能源車型。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李溯婉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68805
以上內容轉載自第一財經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