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yè)頂級論壇。本屆論壇以“新變局 新挑戰(zhàn) 新思路——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 求索突破之道,緊密圍繞“十四五”規(guī)劃,把控宏觀產業(yè)形勢,解析全球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其中,在8月14日舉辦的“新變局 新挑戰(zhàn) 新思路——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大會論壇上,專門設置了高峰對話環(huán)節(jié),付炳鋒任主持人,日本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Mr. Tadanobu Matsushima(松嶋忠信)、歐洲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ACEA)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Dr. Dominik Declercq(戴麟)、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福特中國總裁陳安寧等業(yè)內頂尖組織與企業(yè)負責人一起,探討各國汽車產業(yè)最新形勢,對中國汽車產業(yè)及全球汽車發(fā)展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展望。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會論壇高峰對話現場
付炳鋒:今年上半年最后企業(yè)產業(yè)的恢復還是超出了預期,我們可以感受到6月份以來,行業(yè)有明顯恢復,所以大家可能已經淡忘在2、3月份天天關注疫情的情況,也天天關注著汽車的未來,疫情此起彼伏。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國外那時候還沒有意識到,當我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時候,國外又相繼在不同的地區(qū)爆發(fā)了非常嚴重的疫情,但是我們還是非常關心國外,世界各國的汽車市場是一個什么情況,實際上這個疫情影響還是挺大的,現在航班不怎么通了,往來也受到了阻礙,信息還是有所阻塞。今天特別有幸請來歐洲汽車組織和日本汽車組織以及福特集團的副總裁,亞太中國的總裁,三位先生,以及國內目前市場做的非常好的長安朱總,來共同就今年以及未來更長一段時間他們對汽車產業(yè)的感受和認識,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首先請歐洲工業(yè)協(xié)會,中國總代表來分享一下目前歐洲的汽車車企和市場的情況。
戴麟:首先感謝副會長請我們參加這次會議,感到很榮幸。
新冠疫情在歐洲的爆發(fā)大概是3月份,眾所周知對于歐洲的汽車產業(yè)的沖擊是巨大的,根據我們協(xié)會的統(tǒng)計,在歐洲平均關停有30個工作日,減產大概240萬輛汽車,110萬個工作崗位受到了直接影響。
按照目前的預計,2020年全年歐洲乘用車銷售量萎縮25%左右,說的稍微具體一點,2020年上半年對于乘用車來講,史無前例的連續(xù)4個月出現了萎縮。
從1-6月份新乘用車的注冊量或者新車銷量下降了38.1%,在歐盟的四大乘用車銷售市場,也就是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和德國,同比下降分別50.9%,46.1%,38.6%和34.5%。所以,西班牙和意大利受疫情沖擊最大。
說到商用車,歐盟的商用車包括輕型商用車和客車,在1-6月份期間新車注冊量萎縮33.7%,在我剛才講的四大商用車市場同比下降分別44.8%,35.4%,32%和28.6%。這都是很不好的消息。但同時與車市整體的萎縮相比,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的銷量大幅度增長。
根據我們的統(tǒng)計,2020年第一季度歐盟新能源乘用車注冊量增長100.7%,市場份額達到了6.8%。而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到今年6月份,歐洲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占注冊量的7%-8%左右,這確實是以前沒有看到的。
我們估計有下面幾個原因來解釋新的令人鼓舞的現象。應對氣候變化是歐盟的首要政治目標,世界最為嚴格的《機動車二氧化碳排放法規(guī)》給予汽車行業(yè)巨大的法規(guī)挑戰(zhàn),同時也是一個推動力。歐洲汽車行業(yè)大規(guī)模投放了新能源車型在市場上,還有歐洲各國政府都加大了財政補貼力度。
最后一個也許是最重要的因素,我們可以從歐洲的情況下一個適用于全球的結論,在世界任何地方,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還是需要政府和相關行業(yè)共同努力,才可以實現。
關于歐洲的疫情情況就講這么多。
付炳鋒:謝謝戴麟先生。剛才戴麟先生說了歐洲現在的情況,復工復產經濟復蘇還是滯后中國半個周期,我們也希望未來發(fā)展的更好。尤其剛才提到的新能源汽車在市場這樣嚴峻的情況下,還實現了百分之百的增長,也非常值得我們國內在新能源企業(yè)發(fā)展中認真的研究學習。謝謝戴總。
接下來有請日本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 松島忠信先生跟我們互動一下。
大家知道在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當時非常羨慕日本對疫情的控制,感覺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特別的簡潔、特別的干凈,生活非常放心,能體現出當時控制疫情的效果也非常好,隨后日本的產業(yè)(尤其汽車產業(yè))得到很好的復蘇,大家在國內能感受到日系的很多企業(yè)增長的很好。
下面請松島忠信先生跟大家作分享。
松島忠信:我叫松島忠信,是日本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北京代表處的總代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最近日本汽車行業(yè)的動向,最近日本財年,也就是2019年4月到2020年3月底,銷售結果是同比下降了4.2%,是504萬輛;去年11月,日本的消費稅從8%漲到10%,所以10月份的銷售數量同比下降了25%這么多,但去年11月份,日本政府廢除了汽車稅,取而代之的是根據黃金信用(音)決定稅額的優(yōu)惠措施,在這種措施下,同比回收到了負11%左右。
進入2020年后,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4、5月份銷售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分別下降了29%和45%。4月份的生產量,在日本國內和在國外的增長數量分別比起來下降了47%和68%。雖然部分國家成功控制了新冠病毒的感染人數,但全世界依然還在增加中,日本企業(yè)在這樣的嚴峻情況下,與各個政府和關聯(lián)公司合作,應對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還在很辛苦的嚴峻情況。
謝謝。
付炳鋒:我們相信日本本土那邊也能獲得很快的恢復,中國現在這個市場和日本市場已經是碧水相連,榮辱與共了,我們共同發(fā)展。
接下來有請陳安寧總裁,陳安寧是在北美華人的佼佼者,現在攜手大洋兩岸共同發(fā)展雙方的汽車工業(yè),請安寧總分享一下北美的情況。
陳安寧:謝謝付秘書長。我不是北美汽車協(xié)會,沒有統(tǒng)計數字,不能代表整個北美市場,但可以把我們了解的情況和大家分享一下。
跟剛才兩位歐洲和日本同仁說的比較接近了,中國基本上開赴恢復時北美在開始出現疫情。我覺得恢復的過程跟中國的區(qū)別很大,我們全球有上百家工廠中國現在恢復得最好,我們在中國合資企業(yè)跟朱總大力領導緊密相關,所以恢復得最好。第二是歐洲,歐洲是我們5月初開始恢復,現在狀況比較好,比較正常,北美恢復的節(jié)奏不像中國關一個月大家開始有序恢復,各個洲和國家之間協(xié)調性差一點,所以延續(xù)時間長一些。
但是,我覺得主要的問題在北美市場,現在總體我們的市場都恢復了,從5月份下旬開始到七月份都恢復正常,但是北美因為各個洲或者各個國家疫情嚴重程度不一樣,我們工廠所在地員工恢復的比例也不一樣,當地政府也有要求,員工也有要求。福特作為117年的企業(yè),我們有一個一貫的理念就是真正以人為本,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員工和員工家庭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樣情況下,我們也尊重員工在不同地區(qū)的選擇,工廠是恢復的,員工返工率有所變化,這是北美市場的情況,各個地點員工復工情況會有些變化。
第二,我覺得更多是供應鏈的問題。也是各個國家的疫情不一樣,特別是供應鏈現在處在疫情比較嚴重的地方,當地政府對工廠復工還是有些限制和管理的,所以我覺得供應鏈方面還是出現一定的瓶頸。所以從市場、工廠和供應鏈三個角度來看,市場恢復得比較好,市場因為北美沒有嚴格要求每個人都在家呆著,所以大家對車的需求還是比較充足的。
對于工廠,我們全都恢復了,對于員工和供應鏈我覺得還需要一定時間完全進入正常,主要是看疫情的情況,這是大概的情況。
主持人:謝謝,我們每天在電視上看到美國新增病例還是挺嚇人的,我們在美國生活的朋友通信交往的時候,也能感覺到他的居住地區(qū)不一樣,有的地區(qū)不嚴重有的地區(qū)沒那么嚴重,當然供應鏈的問題我們也知道,當時墨西哥有很大的壓力,看來現在的疫情對于這樣的地區(qū)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最近也注意到了福特在中國投放好幾款豪華車受到很多用戶的歡迎,所以大洋兩岸都在發(fā)展,謝謝安總。
接下來我們想請出長安汽車朱華榮董事長給我們分享一下最近幾年長安汽車取得的成功經驗,大家知道汽車市場連續(xù)下降,又到了新冠疫情沖擊,但是長安汽車這兩年不斷推出爆款產品,我們想聽一聽你們怎么理解客戶的?有請。
朱華榮:長安汽車和我們同行一年,今年也遭受了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下滑等一系列影響,盡管七月份我們出現比較好的正增長,但是因為大家知道去年其實有一個國五國六切換,六七月份數據不是很切合市場實際的,把這兩個月如果放在一塊來看的話,其實六七月份還是一個下滑,市場還是比較嚴峻的,這是一個情況。
今年我們判斷我們長安汽車根據各方信息判斷,后續(xù)其實還是有望下滑控制在10%以內,因為一到七月嘛,已經是下滑12.7%,在這個過程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馬特效應還是表現的非常明顯,比如說汽車行業(yè)里像中國Top5的集中度在迅速增加,從去年我記得是六十二點幾吧,現在是六十六,這里我覺得和各個企業(yè)的產品戰(zhàn)略有關。
中國這個市場,我想總體我覺得,第一,我是滿懷信心,盡管它的增長受到了今年宏觀經濟等影響,但是長期仍然是可期的。第二,新的技術促進經濟發(fā)展,包括“新四化”,我們叫“4+2化”,新冠疫情之后我們覺得健康化是一個全世界值得關注的領域,當然還有其他的領域。這也讓汽車產業(yè)從原來傳統(tǒng)汽車產業(yè)向一個高科技產業(yè)在轉變,向高科技產品在轉變。
我們原來說汽車產業(yè)是夕陽產業(yè),但是我最近認為它煥發(fā)了青春,是一個朝陽產業(yè),而且它的社會價值會越來越重要。長安汽車相對社會環(huán)境會好一些,我覺得抓了以下工作。
第一,疫情期間兩手抓兩手硬,快速復工復產,這里感謝我們全球合作伙伴,無論是經銷商還是供應商,非常給力。我當初判斷拉推經濟復蘇整車企業(yè)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們第一個就是拉動整車企業(yè)。
第二,搶。疫情期間不好意思搶了一些資源,包括口罩、防疫物資以及零部件資源。
第三,逼。當然是逼自己也逼政府。一手抓疫情也要抓復工復產,所以我們恢復得比較快,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疫情控制得比較好。后來我們也看到整個社會比如說疫情防控的口罩本身就是社會各界就差距很大,我們也快速生產口罩,不給社會添麻煩,這是一個情況。
另外一個情況就是堅定我們的戰(zhàn)略轉型,長安汽車從2017年10月份發(fā)布長安汽車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我們敏銳感覺到整個社會、經濟、汽車產業(yè)都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所以我們當時把傳統(tǒng)汽車產業(yè)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堅定不移向這一塊轉型,包括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說成立智能化研究院、軟件公司等,要真正實現人才結構的調整以及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產品結構的調整。通過產品結構的調整促進公司的發(fā)展。
當然產能結構我們這幾年大幅度的關閉一些落后產能,我們關閉了140萬產能,大家知道原來長安做的車型比較小和低端一些,所以果斷關閉。另外一個就是加大品牌向上,我們也重新對我們的產品和品牌定義,叫“科技長安、智慧伙伴”,真正和公司戰(zhàn)略相結合。
另外我們開放合作,加大和我們合作伙伴的互動頻率,每兩周要開一個對接會,來進一步探討合資企業(yè)包括未來雙方各個領域的合作可能性。同樣,我們也和新興新勢力、新技術的科技公司,像華為、騰訊等加強合作。通過一系列措施轉型過程中,特別關注的是用戶需求,我們會和我們的用戶建立直接溝通群,這樣可以快速傾聽他們的意見,了解我們的服務過程中一系列工作。
通過一系列活動,我們一到七月份實現了正增長6%,比整個行業(yè)好了18%。自主品牌增長情況更好一些,增長了9.9%,這也是遠遠好于行業(yè)的。關鍵是我認為傾聽用戶的聲音,特別是最近我們剛剛上市的一個產品叫UNI-T,上市不到兩個月時間訂單突破三萬,現在在微博上用戶天天抱怨拿不到車,我們6月21日上市七月份就突破了一萬臺。這里我也有一個體會是什么?
其實中國汽車產業(yè),我認為世界汽車產業(yè)遠遠沒有滿足用戶的需求,就像這個產品,我后來覺得沒有其他改變,比如說我們營銷能力等。但是它現在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格局,終端連庫存都建不起來,像月銷三萬臺的量,最起碼也要建一萬臺的庫存,但是現在實際上在終端每個經銷商手里幾乎只有一臺車,來一臺拿走一臺,所以我們覺得汽車行業(yè),盡管競爭很激烈,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很大的希望和潛力,謝謝。
主持人:謝謝朱總,長安市場做得這么好自有它的秘訣,但更重要的是有它深度的思考和積極勤奮的努力,謝謝朱總。
剛才朱總也提到了對于未來的判斷,覺得還是充滿信心的。今天上午國家宏觀研究院畢院長最后也給中國經濟一個宏觀上的說法,我覺得我們前一段時間大家都比較擔憂,會不會下半年都降下去了或者有其他因素,但是從宏觀規(guī)律來看下半年基本上可以預期,今年也是謀劃“十四五”重要的一年,對于歐洲和日本相信也有不斷滾動的中長期的規(guī)劃,面對未來全球以及中國汽車產業(yè)市場發(fā)展形勢,接下來問題想問各位嘉賓,您對未來是怎么判斷的規(guī)劃設想的?
首先先請戴麟先生分享。
戴麟:作為協(xié)會代表我當然不能跟大家分享各個成員公司的戰(zhàn)略計劃或者秘訣,因為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評價我們怎么看中國目前市場的狀態(tài),我們目前正在集體應對第二輪,也不一定是第二輪疫情的調整,相比之下中國確實疫情好像得到了控制,全民復工復產,大力恢復中國經濟是目前主要任務。
我想在這里也趁這次機會感謝工信部、發(fā)改委、商務部、交通部、環(huán)境部等各個政府部委,為了協(xié)助汽車行業(yè)和歐洲汽車成員公司復工復產所做出的努力。特別是二三月份疫情比較嚴重的時期,各個部委給予國內國外企業(yè)無差別的支持和協(xié)助,不僅解決了我們成員公司國內的復工復產的問題,這是對全球汽車供應鏈穩(wěn)定業(y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政府和人民戰(zhàn)勝疫情的決心和付出,再加上中國自身巨大的市場容量,決定中國復工復產方面領先于世界很多國家。我想強調的是,我們雖然是歐洲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我們從來認為早已經成為了中國汽車行業(yè)的一部分。2019年歐洲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在我國(中國)銷售乘用車已經達到了1521萬輛,約占我國乘用車總產銷量的68%左右,而2019年共進口乘用車88.2萬輛,約占我國當年進口乘用車總量的83%。因此,我確實想說的是,我們與中國汽車工業(yè)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主持人:下面,下面有請松島忠信先生。
松島忠信:從今后汽車方式來說,未來的說法來說,日本與歐美、中國一樣也關注自動駕駛最新技術的構建。移動出行社會吧,如果政府2014年啟動了由三方推動的戰(zhàn)略性創(chuàng)新項目,就是SIB自動駕駛與服務,2018年4月在自動駕駛制度相關準備大綱上提出了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三級以上的應有目標,并匯總了為實現該目標所需修改的道路交通相關法律制度的大方向。
日本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去年9月提出為在2030年實現新一代移動出行社會的相關建議,針對日益凸顯的生活與城市問題,打破汽車行業(yè)的界限,與各行各業(yè)伙伴合作,擴大服務范圍,形成移動出行行業(yè)解決生活與城市相關課題。
大家都知道日本正在迎來老年化社會,讓老年人也能放心駕駛、放心移動是提高生活質量必不可少的。另外保護包括行人在內所有交通參與者,避免交通事故也是作為城市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實現IDS與自動駕駛以及共享服務,才能解決這些生活與城市方面的問題。通過自動駕駛實現零交通事故社會,以及任何人都能自由并愉快移動的社會,這是所有汽車制造商共同的愿望。
為此,我們將充分利用汽車行業(yè)的優(yōu)勢,發(fā)揮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作用,我們期待這些努力所獲得的體驗和經驗做出貢獻,謝謝大家的聆聽。
主持人:有請朱華榮董事長。
朱華榮:我覺得先看看競爭格局吧,這樣再看未來,中國這個市場確實競爭很激烈,我統(tǒng)計了一下143個品牌,全世界任何一個市場都沒有這么多的品牌,所以優(yōu)勝劣汰會加速,其實今年這個情況,我原來說過我們中國品牌太多小而全、小而亂,所以我說80%會轉變。今年已經顯現出來了。
第二,看到合資和自主或者國際大品牌、中國品牌已經進一步直面競爭了,我最近也看了一下合資二線品牌和中國品牌價差幾乎就一樣了,當然一線合資品牌還有30%多的價差。但是我認為這個趨勢已經很明顯,最后就是價格會打在一起,這也是對中國品牌非常大的考驗,剛才我也說到還有一個集中度,集中度在加劇無論是全球品牌也好還是。
盡管競爭很激烈,但仍然有機會,我說我們汽車行業(yè)其實還遠遠沒有滿足各個層級的需求,剛才曉秋總裁也說到顏色的問題,我們也是覺得蠻奇怪的,90后、00后對汽車的需求發(fā)生很大的變化,這次UIN-T的產品,它不是在中國品牌里在競爭,是在和合資品牌在對比,說明00后、90后對汽車品牌關注度沒那么高,更多是關注實際的產品,或者說在他們心目中,他們原來40歲、50歲人會擔心自主品牌質量等,他們認為那些根本就不是問題,汽車本身就不應該有質量問題,他不用擔心這些問題,這是好的機會吧。
當然這種競爭格局當前也在發(fā)生大的變化,一個變化是什么?我們說新舊勢力汽車行業(yè)在重塑汽車行業(yè)的格局,很顯然比如說像特斯拉以及中國蔚來汽車這些,它們實際上在占據一個新的競爭點,我覺得這個格局在發(fā)生變化。
另外就是新技術在促進產業(yè)競爭快速格局變化,汽車這個產品未來我看從格局上它就會發(fā)生重大的變化,代步工具慢慢被弱化,汽車從長遠來看的話,它就是一個什么?移動多功能空間,我們車上已經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尤其是進入無人駕駛,像長安UIN-T在年底也會推出L3級自動駕駛,L3級自動駕駛可以在城市堵車道路上可以處理文件看手機的,是可以不用眼睛的。
第二個我覺得是什么?可以看到汽車這個產品未來是一個大數據采集載體,因為它的活動范圍太大了,還是一個移動智能終端,比我們手機大型的移動智能終端,如果再加上新能源這個意義就更有意思了。我們今后每個家里都會有一個能源的儲能單元,所以我最近一直在建議國家電網一定要研究波谷電的利用,這是從趨勢上看。
另外一個就是消費升級非常明顯,用戶的結構也在快速的變化,現在很多人買車不是說為了移動,為了交通,而是在買一個高科技產品在消費,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變化,當然這也給我們汽車行業(yè)帶來一個問題,就是人才結構要重塑。所以我們長安汽車也結合大的趨勢,一個是我剛才說的堅定去轉型順應潮流、產品升級,另一個就是堅定不移和全球合作伙伴加強合作,
最后還有一點就是堅定不移立足中國布局全球,因為中國畢竟市場大,還有三分之二我們還要向三分之二市場布局,謝謝。
付炳鋒:謝謝朱總,下面有請陳總。
陳安寧:謝謝,剛才幾位講的都非常好,我覺得現在趨勢可能兩個共性。今年經過全球疫情以后,存在相對的不確定性,主要是全球經濟恢復的不確定性,不一定是汽車行業(yè)本身的,各國都在努力加速恢復,但是需要一定的耐心,也要一定的時間。
從企業(yè)市場發(fā)展,我個人覺得特別是今年中國汽車市場的情況,給全球汽車行業(yè)有一個很好的案例。
(1)前年講中國汽車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今年看起來可能還不夠深,剛才朱總講80%的整合,還要走一定的深度。我覺得產業(yè)市場會用好這次機遇,加速調整,在不確定的因素下,一定要用好這個機遇,加速調整,把這個產業(yè)做的更健康,也會這樣做,還有很多行業(yè)的領導都是這個觀點。
(2)給這個汽車產業(yè)一個很好的機遇,加速自己的戰(zhàn)略定位。特別今年疫情以后出現的一些更明顯的勢頭,應該說給這個產業(yè)相對明確的方向,一個是剛才提到的高端化,在疫情完了以后加速高端化。低端的產品和沒有體驗的產品受到很大的沖擊。
剛才朱總提到,今年我們上了四款全新的產品都是中高端的產品,林肯上了兩款,一個叫飛行家,一個叫冒險家,供不應求,以前我們覺得疫情發(fā)生以后這個產品要不要上,結果上了以后,因為是豪華產品,需求非常強烈,價格也非常穩(wěn)定。這是高端化的一個表現。
在中高端,福特今年上了一個“探險者”大型SUV和中型SUV,時尚與科技。因為它的定位都是中高端的,目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所以升級,高端化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當然不是說所有人都要買豪華化,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產品還有一些細節(jié)上的研究,特別80、90后對于高端的體驗和智能的體驗非常關注,如果沒有高端和智能的體驗,幾乎不會是這個情況。
第二個是智能化。我的觀察走在比較前面的,今年我們很有意思,時間上中國疫情發(fā)生的早,恢復的早。在此過程中,我們內部用了很多智能的數據和手段,非常有效,包括自身的團隊辦公,經銷商、4S店的員工辦公,還有包括我們預測疫情和客流的發(fā)生情況,我們有很多大數據和內部模型做,非常有效,基于前面對智能技術投資的結果。我覺得智能化引領了一個潮流。
在此過程中,我們昨天也談到,中心還是圍繞客戶,福特有一個理念,真正以消費者為中心,為消費者人群改變他的生活質量。這是我們的追求。
在這個追求過程中,我們一百多年來有很多體會,現在圍繞智能體驗,圍繞體驗還是一樣的,我覺得智能化會有很大的重新定義產業(yè)的機會。這個過程中不是說只要帶智能的都有市場,最后還是要圍繞客戶新一代的體驗,作為主機廠,作為消費者產品的開發(fā)者有一定的影響力,最終還是消費者作為整個群體把握著未來。
從福特自身來說,當然也有很多討論說今年疫情發(fā)生了,中國市場未來不確定因素,但是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決心,今年投了4個新產品,今后規(guī)劃了很多款的產品和其他的內容,我昨天介紹過,利用過去一兩年的時間把整個我們自身產業(yè)鏈的能力,在中國真正的本土化了。我們對中國市場長期的決心是沒有改變的,中國的客戶,整個社會對于全球合作。特別今年習主席反復強調“更大的改革開放”,我也覺得汽車產業(yè)站在一個本土化的外資企業(yè)來說,不但看到希望,我也是建議要利用這個機會。因為中國汽車產業(yè)改革開放的成果完全是全球合作的結果,過去我們可能是“被合作”,今后中國的汽車產業(yè)要站在主動,打造新一輪的合作,再創(chuàng)一個更好的新的局面。
付炳鋒:感謝陳總。汽車產業(yè)這個全球化的特征非常明顯,剛才從幾位嘉賓大家可以感覺到,歐洲說漢語,日本說漢語說的這么好,安寧總說英語說的更好。不僅造就了一個產業(yè),更造就了全球化的人才。剛才幾位提到的是汽車產業(yè)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市場,不同的市場用戶有不同的選項,但是全球是一個汽車產業(yè),在面向未來中長期發(fā)展的過程里面,我們完全有條件,也完全可能共同謀劃未來全球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
中國是一個汽車大國,我們也希望能拿出汽車市場大國的責任,尤其是現在在電動化、智能化發(fā)展的過程里,中國的客戶、中國的企業(yè)都在和全球資源進行互動,我們也希望中國汽車市場在由大變強的過程里,說句不太謙虛的,能夠引領汽車產業(yè)走向一個新征程。
今天的對話到此,謝謝各位!
主持人:謝謝付會長充滿儒雅、親和自然的精彩主持,以及各位嘉賓充滿智慧的互動,為我們闡述了歐美日各國和地區(qū)的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和最新形勢,分享了他們對中國汽車產業(yè)和全球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建議和展望。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行業(yè)同仁,上午大會主論壇,到此已接近尾聲。
在國內新冠疫情有效控制,國外疫情尚在蔓延的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隆重的舉辦第十屆中國汽車論壇--2020中國汽車論壇,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領導嘉賓、行業(yè)精英歡聚一堂,廣開言路、暢所欲言,發(fā)表真知灼見,共同探討行業(yè)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焦點事項;共同研究行業(yè)發(fā)展問題的解決方案;共同展望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未來。相信各位聽完領導嘉賓、頂級專家精彩紛呈的演講,分享他們的智慧和觀點,一定受益匪淺,收獲豐碩、啟迪多多。
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對領導、專家們的智慧奉獻表示由衷的感謝!
當前,我國汽車產業(yè)轉型正處在最為關鍵的時期,新冠疫情疊加了行業(yè)轉型調整期,形勢愈加嚴峻,國內和國外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我們堅信,我國國民經濟長期向好趨勢不會變、汽車行業(yè)長期向好的發(fā)展趨勢不會變。只要我們敢于直面挑戰(zhàn)、在挑戰(zhàn)中尋找新機遇,積極應對、用新思路迎接挑戰(zhàn),增強發(fā)展動力,維護和用好十四五發(fā)展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中國汽車產業(yè)的未來必將充滿希望!
我們知道,當今世界形勢不容樂觀,世界汽車產業(yè)面臨的形勢同樣十分嚴峻,我們將保持足夠的定力,解決好自身的問題,中國汽車是世界汽車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做好中國汽車產業(yè),為世界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將加快深度融入全球化發(fā)展,占比全球1/3市場的中國汽車產業(yè)好了,世界汽車產業(yè)才會更好!
我們將砥礪前行,奮發(fā)努力,堅定貫徹實施擴大內需戰(zhàn)略,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積極搶抓機遇,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
我們將在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新機遇、開拓新思路,努力做好中國汽車品牌發(fā)展,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同時,通過貫徹實施高質量的對外開放,著力推動中國汽車走向全球化,全面促進中國汽車產業(yè)穩(wěn)定健康、高質量發(fā)展!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行業(yè)同仁、媒體界的朋友們,讓我們堅定信心,豪情滿懷,攜手闊步邁向汽車行業(yè)新的征程!
今天上午的大會主論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支持和參與!
今天下午和明天上午中國汽車論壇將繼續(xù)進行。八個主題論壇、近百位國內外汽車行業(yè)精英、頂級專家將發(fā)表演講,內容更加豐富、場面別樣精彩,希望大家繼續(xù)關注,歡迎大家踴躍參加,積極參與!
感謝媒體合作伙伴們對本次論壇的報道支持!再次謝謝大家!祝大家健康平安、開心愉快!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zhanhui/12305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