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就可以告訴大家答案,深藍 S07 在動態(tài)方面的表現(xiàn)變了,變得比深藍 S7 要好許多,在舒適性方面有了較大的提升。建議大家去店里好好試試,多走走自己常走的路,看看變化大不大。
那么本篇文章將告訴大家,深藍 S07 的底盤在調校上都變了什么。
深藍 S07 是首搭華為乾崑智駕的深藍車型,并且采用了主視覺方案。使車輛擁有更多場景適用性、精細化場景避障能力、領先彎道通行能力、可見即可泊便捷等高能科技,智駕體驗非凡。
在泊車方面,深藍 S07 得益于華為自研的泊車規(guī)控算法,集智能建模、精準感知與自定義泊車于一體,靈活應對復雜環(huán)境與特殊車位,并提供雙向泊入泊出選擇。
并在在方向盤左側的按鍵方面,能夠看到原本右下角的自定義功能按鍵也更換為了泊車功能的快捷按鍵。
在尺寸方面,深藍 S07 的長寬高分別為 4750*1930*1625mm,軸距為 2900mm。
深藍 S07 在原有 S7 的車身配色基礎上,增加了星辰藍的全新外觀配色。
深藍 S07 將擁有七種車身外觀配色,分別為星耀黑、冷星白、月巖灰、熾云橙、極宇黃、星云青和星辰藍。
那么在內飾方面,深藍 S07 增加了星野綠的內飾配色,也就是下圖的這種風格。深藍 S07 將有三種內飾配色,分別為星野綠、耀影黑和熱浪橙。
來過重慶的朋友應該有體驗,快速路的路面條件算比較惡劣的,到處都是坑洼和凹陷,那么在這種路況下,我能夠明顯感覺到深藍 S07 的底盤有韌性許多。
懸架硬件方面是沒有任何改變的,依舊是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加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在通過坑洼路面的時候,能夠感受到避震在快速回彈,穩(wěn)定車身,讓車輛不會有太大的晃動出現(xiàn)。遇到左右不平的凹陷路面時,車輛方向還是穩(wěn)的,不會讓你在通過時還要修正方向,能夠穩(wěn)定通過。
這兩點對于深藍 S07 來說處理的不錯,車輛穩(wěn)定性和舒適性相比深藍 S7 是有一定提升的。
那么在各位關注的起伏路面,深藍 S07 的外觀姿態(tài)看著可能有些夸張,但車內的體驗相比深藍 S7 來說也是有所提升的。坐在后排的舒適性相比深藍 S7 來說也要好一些,說明深藍 S07 的底盤確實重新調校了。
對于井蓋的通過情況來說,這次試駕路段只體驗了兩個井蓋,當時速 50km/h 通過時,沒有明顯感受到車輛后懸的橫擺情況,就這次體驗來說,我個人覺得滿意。更深度的體驗還是需要之后借到量產車再好好試試。
動力和剎車而言,深藍 S07 與深藍 S7 之間沒有差異,體驗是完全一致的。動力上都能夠做到隨踩隨有,并且來的很快,很跟腳。剎車調校也依舊線性,沒有學習成本。
在操控性方面,深藍 S07 與深藍 S7 之間的差距不大,雖然底盤調校更舒適,但轉向手感還是能夠做到指哪打哪,比較靈敏,這點對于喜歡駕駛的人來說非常友好。
由于此前有過詳細的外觀及內飾體驗文章,所以在本文中就沒有詳細寫,想要詳細了解外觀及內飾的話,可以點擊下方鏈接跳轉。
外觀方面,深藍 S07 作為深藍 S7 的改款車型,整體設計上沒有做出明顯改變,主要是在一些細節(jié)設計方面進行了微調。
紅框內就是車頭部分有變化的地方。左側的小框內是超聲波雷達,S7i 的超聲波雷達是位于兩側拉絲飾板的位置,而 S07 則是在內側。
右側紅框位置能夠看到,此前 S7 這個位置是金屬拉絲飾板,而 S07 則是改成了與車身同色的飾板設計。
在輔助駕駛硬件方面,深藍 S07 的前檔位置能夠看到兩個用于輔助駕駛功能的攝像頭。
在此之前,無論是深藍 S7 還是 S7i,在這個位置都只有一個攝像頭。
來到車側,能夠看到,除了底部飾板與深藍 S7 有不同之外,在其余的設計方面,深藍 S07 都還是與現(xiàn)款在售車型保持高度一致。
紅框內就是車側部分有變化的地方。從原本 S7 的金屬拉絲飾板變成了與車身同色的飾板。
尺寸方面,深藍 S07 的長寬高分別為 4750*1930*1625mm,軸距為 2900mm。
與同級的幾款競品相比,深藍 S07 在車寬方面要略占優(yōu)勢,并且在軸距方面也是最長的。
輪轂及輪胎方面,深藍 S07 新增了一款 20 英寸的颶風輪轂,也就是此次實拍的這款輪轂,采用了雙色設計。輪胎尺寸方面,使用的依舊是 255/45 R20 的數(shù)據(jù)。
最后來到尾部,相比車頭和車側都有一些細節(jié)上的變化,車尾則沒有明顯變化,最大的變化可能就是車型標識方面變成了 S07。
內飾上,我們此次實拍的是全新的星野綠配色,新款配色是一種較暗的綠色,實車看上去的效果挺棒,建議各位去線下門店看看實車效果。
方向盤方面,依舊是雙幅式設計。
中控屏依舊是 15.6 英寸的屏幕,分辨率為 2.5K,向日葵功能繼續(xù)搭載,支持左右各 15° 的調節(jié)。
車機芯片方面還是高通驍龍 8155,但在運存和存儲方面有所升級,達到了 16G 運存加 128G 存儲。
空調出風口設計沒有變化,但調節(jié)方式從電動變成了手動,能夠更加方便盲操作。
手機無線充電功能的數(shù)量沒有變化,但功率從 S7 的 40W,提升到了 50W。
門板儲物空間較為常規(guī),水杯架采用了傾斜的設計。
中控臺位置的水杯架內部配有限位器,不過升降杯托的功能被取消了。
中央扶手箱內部空間非常大,并且還配有通風功能,能夠實現(xiàn)與空調的冷暖聯(lián)動。
在中控臺下方有掏空的儲物空間。
副駕手套箱內部能夠看到,沒有采用材質包裹。
后排水杯架內部配有限位器,并且在后方還有放手機的位置。
后備箱空間方面,與深藍 S7 沒有什么變化,座椅放倒后能得到更多的儲物空間。
在看乘坐空間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深藍 S07 的座椅。在縫線設計上,深藍 S07 與 S7 有較大區(qū)別,從此前的菱形縫線設計變成了更加簡約的設計。
在材質方面,官方并沒有說是否有變化,但從實際觸感來看,深藍 S07 的材質要更加舒適。
由于實拍車配備了雙零重力座椅,所以在座椅調節(jié)方面非常豐富。
后排座椅縫線設計與前排座椅相同,舒適度也非常高。
值得一提的是,星野綠內飾安全帶是銀色的,看上去效果非常不錯。
具體到乘坐空間來看,當身高 180cm 的體驗者把座椅調至最低且舒適的位置后,能夠看到,在開啟天幕的狀態(tài)下,頭部空間為一拳三指,而在關閉天幕的狀態(tài)下也有一拳的距離。
在保持前排不動的前提下,來到后排,能夠看到后排頭部空間為一指,腿部空間為一拳兩指。
編輯總結:就本次試駕體驗的情況來說,動態(tài)方面能夠感受到深藍 S07 的提升,并且在舒適性方面也有所優(yōu)化,能夠讓人乘坐的更舒服。如果你想自己開的爽,在動力和轉向方面還是原汁原味,我覺得足夠了,可以讓你開慢有舒適,開快有操控。
如果你想去感受下深藍 S07 在動態(tài)方面是否真的有變化,近期也可以去線下門店看看,應該大部分門店都有展車到店,試駕車應該也快了,畢竟 7 月 25 日就要上市了。
那么對于新購車的朋友來說,深藍 S07 在輔助駕駛方面的提升也是巨大的,高速和快速路能夠讓你開的更加輕松,更加放松,不知道這一點在到店試駕中能不能體驗到。
總的來說,如果近期考慮一款 20 萬以內的 SUV 車型,深藍 S07 是值得去店里試試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新出行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carnews/pingce/238688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出行,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