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過特斯拉 V10 系統(tǒng)之后,我還有一些話想說。
廠商如何定義車機系統(tǒng)在一輛汽車里的地位,往往決定了他們車機系統(tǒng)的創(chuàng)新性和功能性。有些廠商確信車機系統(tǒng)是未來汽車人機信息交互中樞,有些廠商認為車機系統(tǒng)是屏大屏亮屏會閃,還有些廠商覺得車機系統(tǒng)值得深究,但奈何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
不同的邏輯最終造就了不同的產品形態(tài),也帶來了優(yōu)勝劣汰的用戶體驗。
2019 年的所謂「智能」車機系統(tǒng)看似紛繁葉茂,但本質上依然是安卓一家之言。而與主流選擇格格不入,以 Linux 為底層的特斯拉車機,我們最終卻堅定認為它代表著車內信息娛樂體驗的未來,而安卓車機陣營最終必將敗于銳意進取的特斯拉 Linux 車機。
所以,為什么呢?
安卓,車機界的「孤兒」
安卓車機大行其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卓「簡單」。
簡單的背后,是成熟的移動互聯(lián)網生態(tài),早已為安卓系統(tǒng)搭建起豐富的軟件資源;也是谷歌歷經多年的打磨,成功地為安卓系統(tǒng)制定了詳盡的開發(fā)/設計規(guī)則。
結果就是上游廠商可以輕而易舉地設計基于安卓系統(tǒng)的中控顯示+MCU 控制板方案,車企也可以很輕松地采購到這些方案。
基于這種產品邏輯呈現(xiàn)的中控車機,我們認為并不能融入「車內智能」的使用場景中,最終讓消費者感受到的,只能是自己的車上「長了一個大屏」。說得更直白,就是「除了開空調,我沒有理由用車機屏而不用手機屏」。
當然,安卓系統(tǒng)當車機,也有優(yōu)化得不錯的例子。比如小鵬和蔚來的車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優(yōu)化了顯示和操作邏輯,并且定制了高度垂直的娛樂應用,車機系統(tǒng)與基礎信息的融合做的也不錯,并非單純?yōu)榱恕杠噧瘸噪u」而生的車機。
但事實是,安卓已經被官方認定「不適合」作為車機系統(tǒng)。
谷歌從 2014 年開始,針對車機系統(tǒng)打造了兩套界面。一套叫 Android Auto,是針對傳統(tǒng)廠商現(xiàn)代車型打造的,與蘋果的 CarPlay 一樣需要連接手機。另一套則是 Android Automotive OS,專為大屏車機系統(tǒng)研發(fā)。
Android auto
Android Automotive OS
而在 Android 官網開發(fā)者頁面處,我們能發(fā)現(xiàn)更多谷歌意圖獨立車載系統(tǒng)的想法。盡管都是「Android developer guide(安卓開發(fā)者引導)」,但只有Android Automotive OS和Chrome OS是以「OS(operation system,操作系統(tǒng))」命名的。
造一個新的 OS 并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在早期的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隨便一個安卓的深度定制界面就能叫 OS——但谷歌是安卓的爸爸,建立一個新的 OS 詞條,必然有其深層含義。
我們以第一款搭載了 Android Automotive OS 的車型,Polestar 2 為例。
圖片來源:Phandroid
但更重要的一點在于生態(tài)。
谷歌坐擁世界上最大的移動互聯(lián)網軟件生態(tài),即使有些服務我們用不到,但并不代表我們手里的安卓 APP 不需要遵循谷歌的規(guī)矩。而在智能汽車時代,谷歌希望以安全之名大幅度加強對自家生態(tài)圈的管控程度。
不過谷歌還是向大陸市場妥協(xié)了,四季度就將交付的理想 ONE、明年在國內交付的 Polestar 2 將會從車上搭載的 Automotive OS 里面移除谷歌服務,地圖和多媒體應用也將采用第三方的軟件——但這并不影響谷歌拒絕安卓上車的立場。
最后提一點:安卓安全補丁。
谷歌會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發(fā)布安卓安全補丁,適用于當前版本和上一個版本的安卓系統(tǒng),比如我的手機運行最新的 Android 10,而安全補丁則兼容去年的 Android 9,但并不兼容 2017 年的 Android 8。
受中美貿易戰(zhàn)影響,今年 5 月 20 號,谷歌就曾宣布會停止對華為的安卓手機推送安全補丁。如果安卓系統(tǒng)真的登陸了絕大部分的中國智能汽車,那么享受完人授以魚的便利之后,我們同樣可能會面臨在籠子里跳舞的窘迫。
更何況安卓,乃至谷歌家族從來不是車機系統(tǒng)的最優(yōu)解。
「為所欲為」的 Linux?
在 Linux 基礎之上,Android 添加了 Dalvik 虛擬機、專門的應用程序框架(比如 Android Binder、Low Memory Killer 低內存管理器、Android PMEM 等等一系列專有擴展)等——而這也證明了 Linux 本身是一個包容性極強,同時定制化程度極高的系統(tǒng)。
自從 1994 年 3月第一個 Linux 發(fā)行版誕生以來,全球已經累計誕生了數(shù)十萬個「Linux 發(fā)行版」,全球范圍內一共有數(shù)千個不同的 Linux 社區(qū)。只要你是一個動手能力足夠強的程序猿,你甚至可以以一己之力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 Linux 系統(tǒng)。
不同版本的 Linux
開發(fā)者端的繁榮給 Linux 帶來了一個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無與倫比的硬件兼容性,這也是我們今天文章真正的重點。
一個屏幕牛逼還是 N 個屏幕牛逼?
但 2019 年汽車智能化的趨勢,乃至于人們對汽車內飾「科技感」的定義,卻往往是屏幕越多越好。比如說上一代寶馬 7 系宣稱的「連車鑰匙都是屏幕」、理想 ONE 的中控 4 屏、拜騰 M-Byte 在方向盤和中央扶手處塞進去的大屏,不一而足。
結合 Model 3 更低的定價,大家很難不會去想「只有一個屏幕在制造成本和軟件難度上都更低」——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體驗完 V10 之后,我們覺得,成本更低有可能,但單屏幕對車機系統(tǒng)設計本質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些要求有且只有 Linux 能滿足。
簡單點說,Hypervisor 可以讓一套計算平臺同時運行不同的操作系統(tǒng),或者讓一套計算平臺同時分別處理多組來源于不同系統(tǒng)的數(shù)據,但又可以在同一個系統(tǒng)界面上顯示。
Hypervisor 和我們要說的東西有什么關系?我們來看看 Model 3 車機系統(tǒng)的界面。
在界面的左邊,是本該出現(xiàn)在駕駛員儀表盤的車輛行駛信息,以及車身四周攝像頭感知到的畫面具現(xiàn)——看上去平平無奇的一句話,是實際上目前除了特斯拉,還沒有哪家車企能夠實現(xiàn)的操作。
理想 ONE 采用的這套組合,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最成熟穩(wěn)定的車內智能方案,基本達到了「車企買來就能用」的級別,但哪怕購買了站在供應鏈頂端的方案,理想依然無法實現(xiàn)特斯拉級別的數(shù)據融合顯示。
特斯拉是一個很傲嬌的企業(yè),只擺事實,不講原理,但我們可以從黑莓那里得到解答。
2017 年 6 月,黑莓發(fā)布了他們車載操作系統(tǒng) QNX SDP 7.0 的全新功能:QNX Hypervisor 2.0。
顧名思義,QNX Hypervisor 2.0 將「跨平臺虛擬化」在汽車產業(yè)中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在 QNX Hypervisor 2.0 的支持下,開發(fā)人員可以將多個操作系統(tǒng)統(tǒng)一到單一的計算平臺上,或者將不同硬件傳感器的數(shù)據統(tǒng)一在一個操作系統(tǒng)上處理,從而大幅度降低系統(tǒng)組建成本。
電動星球注:QNX 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汽車操作系統(tǒng),接近 75%的 21 世紀汽車都在儀表盤,甚至是中控屏上搭載了這套系統(tǒng)——QNX 和 Linux 同源,比 Android 遠要更古老,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在公眾號后臺回復「瀏覽器」。
同樣支持 Hypervisor 虛擬化的特斯拉車機則已經為大家展現(xiàn)了這一功能的強大——當車身四周 8 個攝像頭的數(shù)據碰上可以多點觸控的大屏,「上帝模式」的神奇只是特斯拉把 Linux 玩出花的其中一個操作。
嚴格意義上,黑莓和特斯拉在虛擬化的應用上并不一致,黑莓作為供應鏈軟件廠商,提出的解決方案更適合傳統(tǒng)車企供應鏈(比如依然保留了駕駛員儀表盤的底層軟件設計),而特斯拉則更傾向于滿足馬斯克的奇思妙想。
當然,這一次馬斯克又賭對了。Model 3 車內線束長度不到 Model S 的一半,這里面明顯有著取消駕駛員儀表盤的一份功勞;與此同時,特斯拉還憑借 Linux 收獲了目前最強大的車機娛樂系統(tǒng)性能。
天下苦高通久矣
這句話曾經是安卓手機陣營的痛,同時也是蘋果在手機基帶領域最后的未征服土地——但沒有人想到,當華為三星英特爾高舉移動領域「反高通」大旗的時候,高通又開始了汽車領域的統(tǒng)治之旅。
上文提到過的驍龍 820A,是 2016 年初上市的驍龍 820 車載版,2017 年初高通在 CES 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發(fā)布了 820A,2018 年本田新一代雅閣正式開啟了 820A 的商用之旅。
在接近三年的時光里,驍龍 820A 一直占據著所謂「智能汽車」的計算王座。但王冠并非浴火而生,反而是 ARM 真硬芯片廠商在車載領域集體啞火,將汽車產業(yè)這一塊大蛋糕拱手相讓。
然而高通并沒有收獲馬斯克的橄欖枝,特斯拉最近兩代車載系統(tǒng)的 MCU,都采用了英特爾的方案,最新的一款是與 7 代酷睿處理器同架構的 A3950——而更勁爆的在后頭。
A3950
上圖是特斯拉采購的方案,核心就是通過了 ASIL-C 認證的凌動 A3950 處理器,但特斯拉并未定制英特爾用于輔助駕駛的 Arria 10 加速卡(老馬認為自己做的明顯更牛逼?)。
更牛逼的是下面這張圖,英特爾在他們的車載計算平臺規(guī)劃中塞進了代表藍色巨人技術巔峰的至強 Xeon 芯片:
至強芯片是個什么水平呢?我們拿目前定位最低的,針對移動工作站設計的英特爾至強 E5-1535M V5 舉例子。1535M 擁有完整的 4 個 Skylake 核心,8 個模擬線程,最高 3.8GHZ 的頻率,以及 24 個 1.05GHZ 計算單元的集成 GPU。
按照我們在《特斯拉:一家游戲公司的崛起》文章里面提到過的A3950性能,如果特斯拉保持與英特爾的合作,我們也許很快就能看到性能翻兩番的特斯拉車機,玩上畫面更精致震撼的車內游戲,甚至還會出現(xiàn)像「上帝模式」這樣讓人臥槽的功能。
最后
不破不立,這是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里面教會我們的道理。
積重難返的傳統(tǒng)汽車供應鏈,不敢推倒重來,體會 Linux 在未來汽車里面的優(yōu)越性;換個角度講,當年馬斯克也許正是因為光腳不怕穿鞋,所以才勇于處處與眾不同。
但故事發(fā)展到現(xiàn)在,馬斯克已經把當年的特立獨行,轉變成了今天的處處領先。有個造車新勢力的工程師曾經告訴蟹老板,「原理我們都知道,但現(xiàn)實是特斯拉已經能夠直接操作了,但我們連怎么顯示準確還沒有搞出來」。
Linux 也許并不是未來智能汽車最終的依托,但 Linux 背后追求自由與多元化的精神,卻正是當下汽車行業(yè)變革的主旋律。Android 雖好,但別人家的大樹除了能乘涼,還可以砍下來燒上一把末日之火。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0011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