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凱美瑞和漢蘭達之后,廣汽豐田在2014年引入美版卡羅拉,并借用雷克薩斯和凌志名號,冠上了“Levin雷凌”,從此邁進利潤和銷量齊頭并進的新局面。
在火熱的SUV市場,廣汽豐田依靠神車漢蘭達刷了一把存在感,但全系高排量2.0T發(fā)動機,在“雙積分”政策之下注定銷量受到限制。
一汽豐田RAV4榮放在2019年TNGA換代之際,同樣來到了廣汽豐田,它就是“威蘭達 Wildlander”。
廣汽豐田的SUV車系,將跟隨漢蘭達被冠以“蘭達”的稱號,比如定位居于漢蘭達和威蘭達之間的全新Harrier,或將被命名為“鋒蘭達”。
威蘭達在2019年廣州國際車展正式亮相,廣汽豐田整個展廳都擺滿了威蘭達,可謂是來勢洶洶。
威蘭達基于與凱美瑞相同的TNGA平臺打造,推出與凱美瑞相同的2.0L燃油和2.5L雙擎兩種動力。
這是豐田在中國首次在SUV車系導入油電混合混合動力系統(tǒng),很快豐田首款插電混動SUV也將正式亮相。
威蘭達2020年4月份開始正式交付,我們這一次近距離接觸了量產交付版的威蘭達雙擎。
其實,在威蘭達正式亮相之前,我們已經在海外市場看到了全新RAV4的兩種造型。
在一汽豐田RAV4揭開面紗之后,原以為廣汽豐田威蘭達會采用海外RAV4越野版造型,最終卻變成了中國市場專屬的外觀。
比起全新RAV4的兩個原生的硬朗造型,市場對威蘭達的造型是褒貶不一。
我們第一眼在展臺看到威蘭達的時候,不管從任何角度,前臉設計都讓人無法接受。
或許一輛車觀感還跟場景有關系,當我們驅車來到海邊時,卻發(fā)現(xiàn)威蘭達與這樣一個開闊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毫無違和感。
外觀當然是見仁見智,威蘭達的前臉造型比較極端,有吐槽的、也有喜歡的。
后尾的造型為威蘭達的外觀加分不少,看起來比RAV4、CR-V和皓影更加立體,更加大氣。
威蘭達和RAV4作為雙生車型,除了外觀的不同,內飾和動力系統(tǒng)都一模一樣,當然了不同的工廠在制作手法上還是有所不同,這里我們不作討論。
儀表盤也是豐田家族化設計,試駕的這一款車型搭載的是4.2英寸數(shù)字屏,高配版是7英寸。雖然不是全數(shù)字化屏幕,實體指針的設計也還過得去。
在卡羅拉之后,豐田也開始推廣懸浮式中控大屏,這一次是直接上10.1英寸。
雖然豐田的車系終于有了大尺寸屏幕,如同雷凌科技版特斯拉式的大屏,只是空有其表,充滿厚重的歷史感。
這么大一個屏幕,僅僅作為手機映射所用,除此之外系統(tǒng)功能還停留在10年代,甚至連4G在線功能都沒有。
語音交互系統(tǒng),更加是雞肋般的存在,語音語調還不夠擬人化,而就連車窗開關等簡單功能也無法實現(xiàn)。
當我們咨詢天氣情況的時候,語音提示還沒連上WIFI,原來這個語音系統(tǒng)還要連上手機熱點,才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簡直讓人跌破好幾雙眼鏡。
在試駕了廣汽傳祺、廣汽新能源、廣汽蔚來、小鵬、威馬等智能汽車之后,讓人錯覺4G互聯(lián)的功能應該是市場標配,更何況這是一輛20幾萬的車。
TNGA平臺架構的特色之一,后排地面已經不是純平,而是有一個小小的凸起,這是一個歷史的倒退。
后排和后行李箱空間非常充足,只是后行李箱門不是電子設計,如果是女生操作,估計會有所不便。
威蘭達的后尾箱有一些有趣的設計,行李廂墊板是雙面可折疊設計,一面是絨布,一面是防水設計。
后行李箱還是雙層設計,可以將墊板往下放一層,形成一個下沉空間,據說這是為了讓啤酒不會滑出來。
豐田在全系車型配備TSS智行安全,豐田規(guī)避碰撞輔助套裝,這就是各大車企在火熱宣傳的L2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
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中規(guī)中矩,卻也沒有太多驚喜。
豐田對智能網聯(lián)的理解,更多的落地在“豐田智行互聯(lián)”系統(tǒng)。
車輛搭載DCM數(shù)據通信模塊,能實現(xiàn)緊急狀況下的幫助,比如車輛故障時遠程診斷并提供專業(yè)行駛建議、車內SOS按鈕呼叫功能以及車輛被盜后的定位和鎖止。
智行互聯(lián)系統(tǒng)還有手機遠程查詢車況,比如剩余油量、可行駛里程等信息,遠程控制關閉車門和車燈,還有疏忽防盜提醒、車況檢測和保養(yǎng)提醒等等服務。
威蘭達雙擎采用的是2.5L混動發(fā)動機,在試駕過程中,ECO和NORMAL模式下,動力仍然稍顯不足,SPORT模式下發(fā)動機的轟鳴聲才能讓人暢快淋漓。
如果說轎車講究家用舒適,即使威蘭達是一輛城市SUV,澎湃的動力還是必須的。
畢竟在深踩油門之后,發(fā)動機轟鳴聲隨即上升,而車速卻上升得慢條斯理,此情此景未免太尷尬了。
實際上,海外版RAV4仍保留跟凱美瑞相同的TNGA 2.5L燃油發(fā)動機,相信這個動力應該更加匹配這輛SUV。
不管是發(fā)動機的轟鳴聲、電機的聲音,還是油電混合動力的切換,雖然噪音不是特別大,但是所有聲音匯集在一起很容易帶來困擾,總體來看,威蘭達的隔音效果非常一般。
不同于第一代雷凌門把手的厚重感,威蘭達雙擎的門把手,跟第一代雷凌雙擎那樣,那種清脆的聲音給人一種被減配的感覺。
像漢蘭達那樣,不管是外觀、內飾、動力和空間,總有競爭對手能夠領先一二,但整體來看,威蘭達卻在均衡性上超越了競爭對手。
不同于自主品牌全面擁抱智能網聯(lián)技術,威蘭達雖然搭載了大尺寸屏幕,TSS安全套裝和智行互聯(lián)系統(tǒng),智能化程度卻保留著豐田舊時的傳統(tǒng)風格。
雖然TNGA帶來外觀上設計的變革,但豐田骨子里依舊還是傳統(tǒng)、保守,看看每一輛豐田新車的中控系統(tǒng)就可見一斑。
跟同等級別,售價僅為10萬元水平的傳祺GS4、榮威RX5等車型對比,不管是外觀、內飾、動力和智能網聯(lián),這一輛20萬售價水平的車型,唯一的優(yōu)勢或許剩下豐田品牌了。
先發(fā)制人的漢蘭達至今無人能敵,威蘭達作為后來者,緊湊級SUV市場有太多的競爭對手,有很多神車橫跨在面前,要知道RAV4多年來也僅僅在銷量榜的第十位浮動。
凱美瑞和漢蘭達這樣的神車地位,威蘭達是無法匹及了,但像雷凌那樣,在緊湊級SUV占有一席之地,我想作為一款中規(guī)中矩的豐田車,問題也不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1618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