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AI實驗室》是一檔智能車機體驗評測視頻欄目,是車巴客編輯部在智能網(wǎng)聯(lián)領域的新嘗試,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欄目向更多讀者普及智能汽車產品和服務,也通過各類人群的體驗采集,結合在智能聯(lián)網(wǎng)領域的專業(yè)洞察,最終建立起能被更多人認可的智能網(wǎng)聯(lián)評價用戶標準。
我們會不定期的針對新能源車型的智能車機進行深度的場景化交互,同時也會邀請專業(yè)人士、跨界達人,小白路人等不同維度的人群代表參與評價,歡迎所有讀者的參與或挑戰(zhàn)。
本期重點
? 測評概況
測試日期:2020年8月6日
測試地點:中國南京
測試車型:蔚來ES6
車機版本:NIO OS 2.6.5
測試嘉賓:蔚來ES8創(chuàng)始版車主(1592號)
極致光影(以下簡稱極光)
?核心觀點
1、駕駛者為中心:NIO OS系統(tǒng)從硬件到軟件都是以駕駛者為中心進行設計和改進的,經過多次優(yōu)化更新,已經相當友好易用。在屏幕交互邏輯方面,以車內、駕駛場景時的使用需求為主,無論是功能還是生態(tài),都沒有進行過多的延伸,滿足基礎必備功能,但沒有什么花哨的部分。
2、人機交互體驗:拋開NOMI,OS這套交互沒有顯著的優(yōu)勢,但是也沒有明顯BUG,無論屏幕交互還是語音、HUD,都努力將基礎體驗做好。如果加上NOMI的擬人化互動,則加分不少,這是NIO OS這套系統(tǒng)人性溫度的可視化體現(xiàn)。
? 測試視頻
?測試實錄
以下是測試全程記錄,細節(jié)控請enjoy~
走進這只電動汽車界的“當紅炸子雞”,首先只動眼睛不觸屏的來感受下ES6車機的整體布局:步入駕駛座艙,明顯感受到ES6空間較ES8稍顯局促,內飾細節(jié)較ES8有所提升。
車內一共2塊屏幕,分別為儀表盤和中控大屏。其中儀表盤是180度的直面屏幕設計,并沒有貼合方向盤做成曲面形狀,一副沒有求生欲的直男氣息撲面而來。
中控大屏從老款ES8的10.4英寸升級到了11.3英寸,整個屏幕邊框也相應變窄,這個變化也是車機硬件升級中,唯二能用數(shù)據(jù)說明的地方,還有一處是分辨率提升。
有車主吐槽車機開啟時候等待時間過長,這次體驗過程中,并沒有強烈的感受到這一點。
不過系統(tǒng)與車門開門狀態(tài)是綁定的,一開門車機系統(tǒng)就會自動開啟。因此有可能出現(xiàn)一種情景:比如只是打開車門拿東西,但這是兩塊大屏也會自動啟動,還可能自動開啟空調,此時的冷風就像夏天的棉襖,雖然體貼,但顯得有些多余。
有了第一印象以后,下面我們就體驗下智能車機的操作,看看最新版本車機系統(tǒng)的各項表現(xiàn)。
由于儀表盤上方沒有帽檐設計,所以屏幕在淺色主題下會出現(xiàn)反光的問題,只能靠更換深色背景來避免,所以包括極光在內的大部分車主在日常使用時會長期甚至全天使用深色模式。
儀表盤上的信息主要分成三部分:最左邊是一些駕駛相關的信息,能看到當前的車速,時間,還有車內的溫度。中間部分是ADAS功能的一些視覺化信息,比如道路識別,以及前后方的來車情況。
最右邊是可調節(jié)的,一般顯示的是當前播放的音頻信息,按住方向盤上的功能鍵,就可以切換菜單,查看到由一堆毫無情感的數(shù)字展示的三電信息。有車主呼吁工程師用電子儀表盤的視覺感去展示三電數(shù)據(jù),這讓人不禁猜想,轉速表指針轉動的可視化體驗很可能與直男們的腎上腺素有某種神秘的聯(lián)系……
整體UI設計是非常接近傳統(tǒng)油車的,并沒有因為追求新意和美觀而增加學習成本。儀表盤頂部和底部常用的圖標有遠近光燈,檔位,安全帶狀態(tài)等信息提示,基本上都能按照常識理解功能。廠家可能是考慮到電車續(xù)航產生的焦慮感,以及一部分滿格的強迫癥人群,剩余電量和公里數(shù)選擇默默出現(xiàn)在了小圖標中,當然如果坐姿比較矮的時候,這些底部信息就變成了盲區(qū)。
除此之外,HUD的功能需要加6500元選配,主要顯示當下的時速以及簡單的導航信息,我們會在動態(tài)體驗環(huán)節(jié)去感受這部分的功能體驗。
蔚來選擇中控單屏操作的模式,意味著中控大屏承載了主要的整車操控作業(yè)。屏幕分辨率提升到1400*1600,采用的是視網(wǎng)膜屏幕,但是操作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留下指紋痕跡。
大屏主要分為三頁界面菜單。
主界面是地圖導航,地圖即桌面這一點和特斯拉、斑馬等一致,默認導航功能是用戶使用屏幕的首要需求,也意味著車機使用優(yōu)先滿足主駕。這一點非常實用,但是對于新接觸的用戶來說,長期移動端的使用經驗可能會讓人下意識開始尋找一個滿桌應用的主頁,需要一點點時間來適應。
NIO OS早期導航使用的是四維圖新(在2.0系統(tǒng)中已經取消),后來在車主強烈建議中增加了百度地圖,還有很多車主建議同時增加高德地圖。
NIO OS主要是用卡片式操作,也是與特斯拉等主流智能汽車一致的。導航桌面下方集成了兩個卡片,左邊是當前音頻內容,可根據(jù)喜好選擇QQ音樂/喜馬拉雅FM,以及蔚來自營的NIO Radio。根據(jù)極光的反饋,Nio radio目前在車主中非常受歡迎,這點也把品牌擅長的用戶運營發(fā)揮到了極致。音頻內容是NIO OS生態(tài)的一個入口,其他的入口還包括一些常見的APP比如微信等,你可以通過二維碼登錄賬號使用。
右邊的卡片主要是車輛信息,關于車輛的健康狀況,電耗,電量,流量的使用情況,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尤其是系統(tǒng)可以對整車健康狀況隨時自檢,能適時提醒車主出現(xiàn)車況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底部還有一排固定的Dock欄,主要對座椅、空調等常用功能控制,這里沒有加入常用應用的入口,只能自己手動去應用中心調出。
主頁有個“加電助手”的小功能,是這次系統(tǒng)升級后的新功能,極光介紹說這個不起眼的小圖標,在使用的過程中是極其有幫助的,它可以非常清楚的顯示出周圍包括蔚來充電樁在內所有可使用的充電樁的分布情況,還能看到具體充電樁的使用情況和充電速度,非常實用。
主頁面左滑后進入應用中心界面,里面包含了相冊,媒體,電話,泊車以及車輛的使用設置等內容。
這里極光介紹了幾個“加分項”功能,比如懸架輕松進入可以及時調整車輛的高度,老人小孩日常上下車非常友好。
以及只有新款車型才配有的智能車載香氛,可以根據(jù)你的心情自動推薦合適的香型。
主頁面右滑是可以自定義快捷菜單界面,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使用習慣,把常用功能添加到快捷菜單。
在互動層面,最吸引人的是NOMI這個實體語音助手,雖然需要加4900人民幣選配,但是孤獨的人需要情感陪伴,熱鬧的人需要機會展示,脆弱的人需要心理安慰,有娃人群需要安撫幫手。反正總有一個理由讓你無法拒絕TA。
這次車機升級后,NOMI有了更多表情,但目前即使極光這樣的老車主也還沒摸清楚表情變化規(guī)律,目前也僅能摸索出的套路是在切換音源時有固定的表情。
人機交互可以通過語音喚醒+實體按鍵(方向盤上及中控屏下方有按鍵)+屏幕觸摸三種方式進行。我們在車內和NOMI談了點需求,聊了會天,TA可以智能推薦附近的商戶,自動拍照,還可以識別多重命令同時操作,比如同時關閉車窗并調節(jié)空調溫度。
在純聊天環(huán)節(jié),NOMI雖然比一些自主傳統(tǒng)品牌車機系統(tǒng)稍微的聰明點,但還是經常因為答非所問成為話題終結者,這點應該跟識別率有關,也說明智能語音在車內的水平還達不到真正的人性化。在背景音比較大的情況下,通常需要“怒吼”進行語音喚醒,此時方向盤上的實體按鍵就發(fā)揮了作用。
有些系統(tǒng)功能需結合動態(tài)使用場景才能更加直觀的感受,比如HUD和ADAS部分。
我們選擇了一條開放道路行駛了一段時間,儀表盤中間的ADAS可視化信息會根據(jù)行駛狀態(tài)進行適時提示,能夠顯示道路標識、行車軌跡以及周邊車輛,感受比較直觀。在跟車狀態(tài)下,也會提示和前方車輛的車距,防止誤撞。
儀表盤上方的時速和導航信息,對應前方玻璃上的HUD顯示,信息量較少,但是足夠精準,充分說明NIO OS的交互邏輯設計第一原則是安全的滿足基礎需求。
總體來說ES6這套車機的交互層面架構實用清晰,使用功能更加偏向駕駛者的設計,中控大屏一口吞下了全部的常用、重度功能,和理想之類的多屏操控形成強烈反差,不過有些細節(jié)上的體驗還有待提升。
在整個測試過程中,很容易被極光同學對蔚來的認可所感染,也不難感受到,這套系統(tǒng)一定是經過眾多的蔚來車主反復體驗、吐槽后,蔚來不斷改進的結果。
作為一套優(yōu)先滿足主駕基礎需求的系統(tǒng),這套車機說不上出彩,沒有什么炫目的交互或者操作黑科技,但足夠實用和友好。除此之外,在體現(xiàn)科技感、便利性的同時,如何滿足一些車主對復古駕駛情懷的追求,可能是蔚來追求“高端”用戶體驗不可回避的課題。
1.主頁中兩個卡片中間位的位置上拉,即可進入應用中心頁面。
2.主頁的卡片菜單可以通過下拉關閉。
3.五指抓手勢可以返回主頁。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車巴客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2307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