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則頗具震撼的消息在業(yè)界不脛而走。那就是,戴姆勒奔馳的CEO Ola K?llenius公開表示,未來五年內戴姆勒奔馳將成為縮小的公司。這不僅是因為,現有的燃油汽車制造,如果向電動化方向轉移,就必須減少相應的規(guī)模;同時也由于,企業(yè)需要攥起拳頭面對市值沖天的特斯拉等車企的競爭。所以,在奔馳汽車開始轉型電動還制造的情況下,這樣的預判,顯然是有其道理的。
無獨有偶,在戴姆勒奔馳汽車所掌控的F1奔馳車隊,盡管成績越來越好,其車手漢密爾頓已經打破了分站賽奪冠的紀錄、并奪得了七次總冠軍,但還是將研發(fā)的經費砍一半以上,這就更表明了戴姆勒奔馳欲縮減規(guī)模以及在新制造上發(fā)力的決心。
從相關的報道中不難看出,戴姆勒CEO所闡述的觀點,顯然是從新制造不需要龐大規(guī)模的角度考慮的。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電動汽車電池和電機,加起來只有 200 個零部件,而燃油汽車的內燃機和變速器至少有 1400 個零部件,這樣一來,要全面發(fā)展電動汽車,既需要集中精力在新技術領域加大投放;更需要在傳統制造上減小規(guī)模。而要進行零部件數量的減少,企業(yè)已不再需要更多的員工,自然會形成必要的裁員與重新整合人力資源??紤]到,電動汽車動力傳動系統的零部件,更多的是由機器人處理,對生產線員工的需求將會進一步減少。
同樣也需要看到,戴姆勒如此舉動,恰恰針對新勢力車企一飛沖天的市值而來的。這一次,戴姆勒奔馳CEO能主動的提出瘦身計劃,是不是在與新特斯拉們示弱、還是主動為新勢力車企騰地兒尚不好說,但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在新轉型的過程中,特斯拉們已明顯取得了先手優(yōu)勢,確實是傳統制造大企業(yè)所不具備的。
所以,在中國新勢力車企市值同步走高的情況下,恰逢許多大企業(yè)轉型的階段,這既是機會、更是考驗!越是在這個時候,就越應該先從品牌入手、從技術出發(fā),而不是在市值高升的情況下飄飄然、甚至忘乎所以!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機遇。否則,當主動權重新被跨國車企所取得的時候,在翻過來也就難有機會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凌然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3218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