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并標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yè)變革
————————
出品:電動星球 News
作者:胖飛同學
在與朱江明面對面的前一個小時,零跑組織我們對母公司大華進行了一番參觀。
在大華的展廳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攝像頭以及與視覺相關的安防解決方案,小到家庭監(jiān)控探頭大到園區(qū)安防系統(tǒng),大華視覺相關的軟硬件技術產品幾乎覆蓋了民用和商用方方面面。(很遺憾,由于涉密原因無法拍照)
大華很驕傲,因為這些軟硬件產品均是高度自研,它奠定了大華安防巨頭的行業(yè)地位。
可是安防和造車又有什么關系?用朱江明的話說,有了安防領域的經驗積累,車載這些控制模塊對于零跑來說就是「小兒科」。
誠然,在 9 月 28 日的 C11 上市發(fā)布會會場上,我們看到各種汽車零部件,包括座椅、尾門、藍牙鑰匙等等的控制器以及多規(guī)格的駕駛輔助攝像頭,這些原本應該由供應商提供的部件都讓零跑完成了自研自產。
這就順理成章地揭開 C11 的低價之謎:高度自研。
C11 是繼 S01、T03 之后,零跑的第三部量產車,和之前的「小打小鬧」不同,C11 對于零跑的意義非凡,這可以說是零跑真正發(fā)力的開始,目前為止真正可以「拿得出手」的旗艦產品。
1、這是一部「狠車」
從 C11 發(fā)布預售起,坊間對這部車的「低配高價」就討論紛紛,事實上新車最后落錘的終端售價確實也沒有讓期待它的消費者失望,新車三個版本三個價格,從低到高分別是 15.98、17.98、19.98 萬,再附加一個一萬塊錢的選裝包。
真正讓人為之著迷的是它的配置,官方的定語簡單粗暴「越級滿配」,50 萬的配置只賣 20 萬不到的價格。
具體可以看這張密密麻麻的配置圖,幾乎涵蓋所有你能想到的功能。
有幾項比較吸引人的我們不妨劃一下重點:
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
三合一油冷電機;
76.6 kWh、90 kWh 大電池;
高通驍龍 8155 座艙芯片;
無邊框車窗,雙層隔音玻璃;
......
僅懸架形式和大容量的電池包,20 萬內的純電車里頭就無人能出其右,再疊加上眾多的配置,以至于官方甚至在 PPT 里喊出了「20 萬內最強」的口號。
確實,縱觀新勢力的同價位的產品,無論是小鵬 G3 還是威馬的 W6,它們在車身尺寸和電池容量以及配置豐富度上都被 C11 摁在地上摩擦。
2、C11 的「低價密碼」
前頭我們說了,C11 的「低價密碼」是自研,自給自足的模式讓零跑能夠盡可能地壓縮成本,拿出比友商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朱江明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某車燈供應商一套燈的出貨價是 6000 左右,其中差不多能掙 10-12% 的凈利,但通過自研,零跑就可以把這部分利潤抓在自己手里,光車燈一項,C11 每部車就可以省下 600 塊的成本。
以此類推,車身的各種控制器、ADAS 系統(tǒng)全套硬件的國產化,能夠給 C11 騰出巨大的成本優(yōu)勢。
當然,汽車行業(yè)講究規(guī)模效應,無論是供應商供貨還是主機廠自研,沒有量就無法實現(xiàn)成本最優(yōu),零跑同樣面臨這個問題,所以零跑之前立了一個 Flag,五年內銷量要突破 80 萬。只有量足夠多,零跑才能利用自研發(fā)揮出極致的成本優(yōu)勢。
我問朱江明,這 80 萬是否是零跑的「生死線」?朱江明并不認同,他說這只是零跑自我挑戰(zhàn)的一個目標,至于所謂的這個規(guī)模效應真正所需要的銷量支撐,朱江明并沒有明說。
「總之我們不會虧錢賣,但我們一臺車的毛利很低。」
至于 C11 整車的 BOM 成本以及毛利究竟低到如何,我們沒能從朱江明口中得到一個明確的數(shù)字。
可以明確的是,零跑對于自研是非常執(zhí)拗的,核心零部件必須自研,這也給零跑的未來提出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零跑接下來沒有足夠的銷量支撐,自研的投入產出比就不會凸顯出該有的優(yōu)勢,反倒可能成為拖累,但朱江明的態(tài)度很堅定,他們會堅持自研路線「一條道走到黑」。
3、自研不是「蠻干」
雖然固執(zhí),但在自研這條路線上,朱江明并非「蠻干」。
比如電芯,C11 的電芯由中航鋰電提供,零跑沒有踏足電芯研發(fā)的打算,他們認為電芯是一種非常標準化的產品,沒有必要自己費力氣去搞,而電池外殼、智能控制這些可以主機廠來做。
明年三季度,零跑便會推出一項名為 CBC 的一體化電池集成方案,簡單來說就是電池包融入車身設計,節(jié)省空間的同時提高車身剛性。
再以 C11 目前的智能駕駛芯片凌芯 01 為例,它是大華和零跑共研的產品,單顆算力 4.2TOPS,雖然比不上 FSD 這樣的算力怪獸,但在量產上車的國產芯中已屬前列。
工程師出身的朱江明深知芯片的研發(fā)投入巨大,短期極難看到回報,在無法大規(guī)模走量的情況下投入產出比極低。所以零跑目前并沒有下一代高算力芯片的研發(fā)規(guī)劃,朱江明明確表示今后 L4 級的自動駕駛框架下零跑會采購芯片,在算法上進行全棧自研。
凌芯 01 就是 L2 級以下的定位,這枚芯片不僅使用在零跑的整車上,也會被應用在大華的安防產品上,兩家公司共同分攤芯片的研發(fā)制造成本是可以讓人接受的。單方面盲目投入更高算力的芯片研發(fā),朱江明認為是沒有商業(yè)價值的。
4、「遲到」的自動駕駛
對于自動駕駛的發(fā)展進程,朱江明有著自己的認知,他認為三到五年內高級別自動駕駛并不會快速到來,傳感器融合是擺在業(yè)內的一個巨大挑戰(zhàn),零跑和特斯拉一樣會專注視覺方案,盡可能規(guī)避復雜傳感器所帶來的算法難題,而且視覺一直也都是大華的強項。
在零跑 C11 上共搭載了 11 個攝像頭、5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硬件層面足以支撐當下 的 L2 級駕駛輔助。短期內,朱江明排斥激光雷達匆忙上車,在他看來,激光雷達對低級別自動駕駛的增益并不大,只會給消費者徒增購車成本。
不過,到了 2023 年,零跑的新車會嘗試搭載激光雷達以面對接下來的高級別自動駕駛,但正如前文所講,朱江明對 2023 年這個節(jié)點并不樂觀,L4 級自動駕駛不會這么快到來。
可能正是出于這種「不樂觀」的判斷,在智能駕駛的演進節(jié)奏上,零跑是保守的。
新勢力友商已紛紛推出自家的領航系統(tǒng),但 C11 交付階段依然只提供 ACC 自適應巡航、AEB 自動緊急制動系統(tǒng)、FCW 前方碰撞預警等基礎功能,后續(xù) OTA 計劃也不過是 LCC 車道居中輔助、手離方向盤預警這些看起來并不 amazing 的能力。
對于自動駕駛的「遲到」,朱江明有著更多的考量,首先零跑想要細細打磨,苦練內功,爭取量產交付后不出問題,給到消費者更好的體驗;再者有個實際困難擺在面前,ADAS 硬件的全部國產化意味著零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打通硬件,從底層驅動到上層應用都需要自己從 0-1 一步步去完成。
朱江明相信,造車是一場「耐力賽」。
5、體系化作戰(zhàn)能力的隱憂
雖然 C11 在整車層面表現(xiàn)出了相當強的產品力,但新時代下,智能汽車的競爭對車廠的體系化作戰(zhàn)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體系化包括什么?簡單來說可以歸為售前售后、服務配套等等。
就在昨晚發(fā)布會后,就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吐槽零跑的銷售問題,預訂車主發(fā)現(xiàn)零跑門店存在「亂收雜費」的現(xiàn)象,這種燃油車時代的銷售亂象顯然和當下追求「價格透明」的直營理念是相悖的。
目前,零跑采用的是直營+代理的銷售模式,很多人稱之為「偽直營」。
朱江明說「直營未必是最好的」,代理模式依然能夠發(fā)揮出作用,無論上物業(yè)還是銷售渠道的快速建立上,代理有著與生俱來的優(yōu)勢。
零跑接下來會對經銷商加強管理,明確價格,另外由于新車都必須在零跑 App 上下單,配合門店的「零小跑」的管理系統(tǒng),車廠會拿到消費者的一手信息,即便是代理模式下,零跑也能做到「直面消費者」。
另外,今年零跑內部已經成立用戶運營部門,作為公司的一級部門,用戶運營部會積極與用戶溝通,幫助用戶買車用車,并為用戶打造一個交流平臺。
這是售前售后,還有就是配套服務,比如充電。
頭部新勢力蔚來、小鵬都有自建的補能網絡,用戶反響也確實不錯,但朱江明對于自建充電網絡這事兒并不感冒。
他認為充電體系的建設是社會問題,不是一家車企能夠解決的,對此他給出了一個似乎很有道理而且無法反駁的例子:「沒有燃油車企說要自己建加油站的吧......」
不管怎么說,雖然零跑在體系化上的戰(zhàn)力還不及頭部新勢力,但 C11 所表現(xiàn)出來的極高性價比已經引起了很多消費者和行業(yè)內人士的關注,如果 C11 能夠被市場廣泛接受,那么零跑的品牌形象將進一步拔高。
當年小米以「價格屠夫」之勢把智能手機市場攪得天翻地覆,如今零跑在智能汽車領域已經舉起了「屠刀」,接下來就等友商接招了。某種意義上來說,廠家之間的「價格戰(zhàn)」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總歸是一件好事。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5770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