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國內多地出現聚集性疫情,加之國際地緣政治不穩(wěn)定因素顯著增加,我國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受到一定影響。此外,芯片短缺沒有明顯好轉,特別是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推動了企業(yè)生產成本上漲,多數企業(yè)因此紛紛上調銷售價格,影響終端市場的銷售。受此影響,汽車總體產銷形勢不及預期。
和汽車總體形勢嚴峻相反,來自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捷報卻是一波接著一波。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6.5萬輛和48.4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1033.4萬輛,全球市場份額也提升到 65% 的新高。新能源車3月零售滲透率達到了28.2%,較2021年3月10.6%的滲透率提升17.6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46%,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2%,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4.3%。換句話說,3月份國內每賣出100臺新車,就有28臺是新能源車,而自主品牌每賣出100臺新車,就有46臺是新能源車。
從市面上已有的信息中不難得出3月純電動仍是核心主力,插混份額僅有19%;五菱、奇瑞、等傳統(tǒng)車企走強明顯,小鵬等新勢力車企混戰(zhàn)加劇。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勢不可擋,主要還是在于該領域的車型都給非常給力,高至30多萬的中大型SUV,以及低至3萬塊的微型電動車,都發(fā)揮出很強的實力,而我們細數下來,3月份銷量上萬的新能源車型已經達到了11款。
寫在最后:回歸到行業(yè)中來看,俄烏沖突引發(fā)的油價上漲,更讓燃油車變得尷尬了起來,畢竟燃油車在這場電氣化變革的游戲中本就處于劣勢,而油價很有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蛟S有人會說,油車也有著自己天然的優(yōu)勢,沒有續(xù)航焦慮就領先電動車一大截了。不過隨著電動車續(xù)航里程的不斷增長,以及插電式混動車型的興起,新能源汽車其實已經有了不錯的應對方式,畢竟這種過渡方式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高油耗和高排放問題。2022年是國補的最后一年,相信“末班車”效應將會給全年銷量染上一抹絢爛的晚霞。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風馳電車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7273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