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毫無疑問是大趨勢,各項政策的激勵讓這個行業(yè)火熱。
我們今天來討論一個原始的問題,如果一切都恢復平靜,沒有政策、沒有優(yōu)惠,你會選擇一款新能源純電車型嗎?經銷商又是否會愿意賣純電動車呢?
在給出各自的答案之前,大家不妨先來看看海外的情況。
01
美國:經銷商對純電車型沒興趣
近日,在美國,一個名叫“Sierra Clud”的組織發(fā)布了一項“加速電動汽車:全國電動汽車購物體驗研究”新調查。
這項調查旨在進一步了解電動汽車市場以及經銷商如何適應時代的變化,共有800家經銷商參與,涵蓋美國50個州。
令人驚訝的是,許多美國汽車經銷商對銷售純電動汽車不感興趣。
現(xiàn)狀是:66%的經銷商目前甚至沒有電動汽車可銷售。
其中,45%的經銷商甚至表示:如果有庫存,他們也不會提供電動汽車。
供應鏈限制和技術問題仍在持續(xù),這使汽車制造商難以立即向經銷商提供最新的電動汽車產品。
一位來自懷俄明州的雪佛蘭經銷商代表說“我們首先需要安裝充電器,然后汽車制造商才能把電動汽車送給我們出售”。
這無疑增加了成本投入和工作量。
對于消費者而言,一位豐田購物者這樣說:“你必須在看不見的情況下買進,因為經銷商沒有庫存。我對bZ4X感興趣,但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有庫存,也不會有?!?/p>
事實證明,在美國西部地區(qū)(包括熱衷電動汽車的加州),只有27%的經銷商有電動汽車可銷售,但這個地區(qū)的電動汽車銷量仍高于全國其他地區(qū),它占去年所有電動汽車銷量的45%(423,993臺)。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每個州都允許直接銷售電動汽車,如特斯拉、Lucid等。
顯然,這會影響電動汽車的銷量。
從美國網(wǎng)友的反饋中我們不難看到,他們對電動車也并沒有那么熱衷。
一位F150的車主表示,雖然時代在變,但沒必要全部替換成純電動,他的油電混合模式就非常出色,兼顧了耐久和油耗。
而且另一位美國網(wǎng)友直言,純電動是昂貴低效的,原本我們也可以選擇進一步提升燃油車的環(huán)保措施,畢竟對于電池工廠而言,那邊本身就不環(huán)保。
02
德國:消費者對于純電車型的
意愿正在下降
這和特殊的國際形勢不無關系。
畢竟,德國人賣純電的理由就是為了省錢,但當下的特殊形勢讓德國國內電價一路飆升。
據(jù)悉,德國特斯拉快充的價格已經來到了每度電0.71歐元,約合人民幣5.32元。
如果按特斯拉百公里平均耗電15度來算,需要79.8元。
而燃油車按平均百公里8個油,目前德國今年的汽油平均價格為每升1.78歐元,按13.35元/升來算,其百公里價格則為106.8元,比79.8元也高出不了多少。
此外,一旦到了大冬天、跑高速這種極端情況,純電的劣勢就會凸顯出來。
考慮到燃油的可靠性,難怪目前很多德國電動車消費者表示,有機會還是會換回燃油車。
結束語
在國內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其實從整個用車周期中新能源費用、保險、保值率來算,很難說燃油車和純電誰更有優(yōu)勢。而一旦政策福利消退,給電動車的電費上漲,那么電車的優(yōu)勢或將不復存在。
有人說,電費會上漲嗎?
很難說,但也請冷靜思考下,投下去這么多充電樁等基礎建設的成本,最后應該誰來買單呢?
所以,美國和德國的情況應該足夠引起車企和我們每一個消費者注意!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西游社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20267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