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10日,大眾品牌設立一個由董事會直管的電動車業(yè)務部門,負責快速推進電動車發(fā)展,并由極富進取心和前景光明的明星高管出任執(zhí)行長。
這個新部門叫做E-Mobility,將負責大眾品牌所有的電動車業(yè)務,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生產(chǎn)和制造。甚至于在整個大眾集團層面上都至關重要的模塊化純電動架構——MEB平臺,也將被納入到這個部門的管理。
MEB平臺的第一款新車ID CROZZ將在2020年上市。毫無疑問,在此之前,有大量的準備工作要推進。
原大眾汽車品牌董事會成員,51歲的吳博銳(Thomas Ulbrich)被任命為這個部門的執(zhí)行長。未來,他將會成為大眾汽車、甚至是大眾集團電動車業(yè)務的核心驅動力量。
吳博銳此前是大眾汽車品牌生產(chǎn)和物流的董事,普遍被認為能夠在大眾集團有著更加光明的未來。
在爬到大眾汽車董事的位置之前,吳博銳曾在中國有過兩段任職履歷,分別是一汽大眾物流負責人和上汽大眾負責生產(chǎn)和技術的執(zhí)行副總。
在被獲此任命之前,吳博銳“粉碎”了德國最強大的工會——金屬工會(Union IG Metall)的罷工和漲薪要求,大眾全身而退。由此,再度受到了狼堡元老會的贊賞。
最終,他得到了這個關乎大眾汽車集團未來命運的關鍵崗位,將于2018年2月1日走馬上任。
鑒于此前特斯拉Model 3在“生產(chǎn)地獄”里掙扎了太長的時間,這讓大眾對MEB平臺的生產(chǎn)尤為緊張。因此,吳博銳長期的生產(chǎn)和物流經(jīng)驗,被大眾視為干掉特斯拉的利器。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盡管已為善后支付了超過200億歐元,“排放門”的陰影依然縈繞著這家傳統(tǒng)汽車制造巨頭。
為此,這家德國的“國企”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新能源汽車計劃,希望借此重塑品牌。
大眾計劃到2025年,投入200億歐元研發(fā)純電動汽車,50個全新的車型將會被設計出來而投放到市場。與此同時,大眾集團為生產(chǎn)制造準備了500億歐元的采購預算。為此,這家公司在2025年的電動車的銷量目標為250萬輛,預計會占到整體銷量的25%。
盡管如此,大眾依然需要加快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步伐。
時代變化真是太快了。
在中國,至少有兩家它的同行,喊出了在2025年消滅純內(nèi)燃機汽車的口號。
大眾最強勁的競爭對手、甚至是一向以保守和頑固著稱的豐田,也啟動了大刀闊斧的變革,這家日本車企宣稱,將從一家汽車制造商轉型為移動出行服務商。
豐田汽車的現(xiàn)任CEO豐田章男,面對質疑表示,在81年之前,他的祖父也是冒著巨大的質疑,從紡織行業(yè)進入了汽車制造行業(yè)。今天,他也有信心,帶領豐田完成一次全新的轉型。豐田把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鎖定為谷歌、蘋果和Facebook。
對于大眾而言,除了豐田,他還將面臨著像特斯拉這樣的競爭對手,中國的本土制造商也雄心勃勃,試圖奪取全球汽車制造業(yè)的領導權。
大眾,在過去的很長時間內(nèi),只能通過丑聞占據(jù)頭條,現(xiàn)在,他們能夠改變局面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建約車評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6117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煟^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