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車堵車,周末更是堵。
堵車讓我們心煩、氣盛,而除了等待也沒什么別的方法。一直計劃把我們帶到火星的埃隆馬斯克,最近卻開始著手解決城市擁堵的問題。
而他的方法是……挖洞,挖很深很深的洞。
在2017年的TED大會上,埃隆馬斯克介紹了新項目Tunnels,通過The Boring Company挖隧道來解決路面的堵車問題。
根據(jù)馬斯克的構想,解決擁堵總共分四步。
汽車停在一個可升降于隧道和地面間的電動傳輸板上。
由這塊傳輸板帶汽車進入隧道。
汽車在隧道內(nèi),依舊由傳輸板帶動進入軌道,速度可以達到200km/h。
最后,再由傳輸板把車送回到地面。
馬斯克說,在他的想法中隧道的深度沒有實際限制,最深的礦井比最高的建筑物高得多,可以創(chuàng)建“任意深度和任意數(shù)量的隧道”來緩解交通。
最終目的是建成一個3D通道網(wǎng)絡,就像更復雜的地下立交橋一樣,緩解地面上的擁堵。
在地下交通網(wǎng)絡中,洛杉磯居民花 5、6 分鐘就能從市區(qū)到機場。兩地距離20公里左右,Google地圖給出的自駕預計時間是 40 分鐘。
注意,這不僅僅是一個“PPT”。
目前The Boring Company已經(jīng)在位于洛杉磯的特斯拉設計中心和SpaceX總部開挖。
而且馬斯克還很正式的在Twitter簽名中加入了Tunnels(隧道)字樣,與Tesla和SpaceX并列。
不過,挖隧道的成本確實很高。
洛杉磯地鐵4公里延伸段隧道挖掘費用 20 億美元,也就是每公里 5 億美元。馬斯克認為要把單位成本降低十倍才行。
目前一個正常的汽車隧道需要 7.92-8.53 米寬。這樣才能確保車禍時有空間讓應急車輛通過、放得下排氣設施保證傳統(tǒng)汽油機車輛使用。
馬斯克的做法是將隧道內(nèi)的汽車改成由電動傳輸帶運輸。就可以只要 3.65 米。整個隧道寬度縮短 1/2、應急通道縮短 1/4。
如果讓挖掘機可以一邊挖掘一邊加固,可以增加一倍的效率。結合新隧道寬度變窄、應急通道縮短,整個成本就縮減了 8 倍。
而且現(xiàn)在這些挖掘機的效率距離它們的熱效率極限還很遠,在這個基礎上至少可以提升兩倍效率,或許可以到 4 - 5 倍。
馬斯克也表示,隧道建成后收費通行。
除了這一個新的“遁地”項目,在這次的TED2017大會上,“鋼鐵俠”埃隆馬斯克還聊了聊他眼中的未來。
① “飛行汽車”還不成熟
我們(SpaceX)制造火箭,所以我喜歡飛行的東西。不過,飛行汽車會產(chǎn)生很強的氣流,噪音非常大。如果有東西飛過人們的頭頂、整個地方都有一大堆飛行的汽車,會讓人感到焦慮。因為你會擔心是不是會有東西掉下來。
② 有關特斯拉的新消息
馬斯克透露,具備“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的特斯拉Model3 將于7月份上市。
特斯拉準備在今年年底,完成一次從洛杉磯到紐約的全自動駕駛測試。
今年11月或者12月,我們有望從加州的一個停車場開到紐約的某個停車場,全程4500km,任何時候都不用觸碰任何控制開關。
在TED現(xiàn)場,馬斯克還首次展示了一張?zhí)厮估霋祀妱涌ㄜ嘢emi的照片:
特斯拉未來會提供 Uber 那樣的共享服務。未來消費者買特斯拉的時候,可以選擇是只給自己開,或者只給家人和朋友開,或者只給五星司機開,或者只在特定時間分享。
③ 大約2年時間,自動駕駛車可以載著人去他想去的地方
大約兩年時間自動駕駛車可以載著人去他想去的地方,不論高速還是城市。但即使到那時候,自動駕駛的安全性依然是個問題。
隨著分享車輛的普及,坐車的成本會更低,比公交車車票還要便宜。這導致駕駛量增多、從而使交通變得更糟。
④ 做太陽能生意的SolarCity,打算給房子造新屋頂。
這種屋頂完全由太陽能板組成,本身就能吸收太陽能。
馬斯克談論起自己對未來之家的愿景:未來美國大部分房屋的屋頂都能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為家庭生活供應足夠的電能。
⑤ 要造100個超級電池工廠
我們將大約建造100個超級電池工廠。不是10,不是1000,很可能是100,這樣才能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特斯拉還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宣布4家超級電池工廠的選址。關于超級電池工廠的選址,馬斯克暗示新工廠將分布在世界各地。
⑥ 未來人類將變成橫跨多個星球的物種
2013年馬斯克分享了自己創(chuàng)造可回收式火箭的夢想。如今,SpaceX已經(jīng)成功進行了9次火箭發(fā)射和登陸。
SpaceX新火箭計劃未來 8 - 10 年造出,比人類目前推理最大的火箭大四倍。同時,它可以送進太空的貨相當于一架 747 本身,并且上面滿載油、乘客和貨物。
馬斯克在做的事情很多,少有人比他更忙了。他擁有一家航天公司、一家電動汽車制造商和一家太陽能公司,他還是一個腦機接口項目的負責人。最近,他還將一個tunnel(隧道)項目加入到了排期中。
在網(wǎng)絡還流傳這樣的段子:
馬斯克想要開電動車,就創(chuàng)立了特斯拉;
馬斯克想要空間站便宜點,就自己建立了Space X發(fā)射火箭;
馬斯克想要交通快點,就“開發(fā)”了能把人“發(fā)射”出去的Hyperloop。
他做的事上天入地全都要、看似天馬星空,其實每一件都有所關聯(lián)。
在第一次登上TED,他回答主持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一直思考什么事情會影響世界未來以及人類的未來。
他認為能源是本世紀最大的問題,他想通過電動汽車,來改善能源的利用效率。當電力消耗一樣,我們必須有可持續(xù)的生產(chǎn)。他相信電力生產(chǎn)的主要方式是太陽能,他創(chuàng)立Solar City,讓太陽能能在20年后成為主要的能源來源。為了人類更好的探索宇宙,他研發(fā)可回收火箭,讓太空探索成本變低。
馬斯克卻說:“我并不是想要成為任何人的救世主。我只是在努力思考未來,而不僅僅沉溺于悲傷?!?
不過,說到為什么非得把幾百萬人送去移民火星。
馬斯克在TED大會上說“其實,早上起來,你也沒什么理由要活下去不是么?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有什么意義?什么能激勵你?”
“在未來,有什么值得你愛的東西?如果未來不包括住在群星當中,如果未來人類不是一個跨越多個星球的種族。如果我們得不到這樣的未來,我會覺得非常郁悶。”
或許,就是有人為未來而生。
反正活著不是為了等死,
總要做點兒什么。
來源:我是海歸網(wǎng)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jishu/51847
以上內(nèi)容轉載自我是海歸網(wǎng),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