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作者 王慰祖)新能源汽車推廣過程中遭遇的地方保護該如何打破?
取消地方補貼是常常能聽到的答案。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地方保護的存在,是因為試點城市有地方補貼,而地方政府的使命是發(fā)展地方產業(yè)和經濟,因此肥水不流外人田,補貼自然而然就到了本地企業(yè)的口袋,地方保護由此形成。
如果補貼是問題的根本,只需地方政府向外地車企開放補貼,問題似乎就迎刃而解了。
來看杭州案例。7月12日,第一電動網在杭州舉辦的”新能源汽車創(chuàng)新論壇•第七期沙龍————開放的杭州”。論壇間隙,杭州亞鑫比亞迪4S店副總經理陳建設告訴作者,杭州售出的比亞迪e6純電動和比亞迪F3DM均能拿到補貼。杭州經信委汽車處處長何秀林也在會上公開表示,只要能在杭州賣出電動汽車,就能拿到補貼?!焙贾菔情_放的?!焙涡懔终f。
誠然,從補貼角度看,杭州在全國示范城市中是開放的。但真正的地方保護并非吝惜補貼,而是對于新能源汽車”看得見的市場”的保護。”看得見的市場”指的是出租、租賃等其他公共領域,而私人領域新能源汽車很難找到買家,即使有補貼也很難賣出去。因此,現(xiàn)今的地方保護主要體現(xiàn)在公共領域。
新能源出租車領域地方保護現(xiàn)象最為嚴重。目前全國試點城市中已開展電動出租示范的城市有杭州、深圳、北京、南昌等城市。上述城市中,杭州使用的是總部位于浙江的眾泰電動車,深圳使用的是比亞迪電動車,北京使用了北汽福田電動車、北汽電動車、長安電動車和北京現(xiàn)代電動車,而南昌也是使用本省企業(yè)生產的電動出租車。
在政府大力支持的租賃項目上也能看到地方保護的明顯痕跡。杭州今年計劃推廣新能源汽車3400輛,其中占比最高的3000輛純電動租賃車輛由康迪和吉利提供,這兩家均是浙江企業(yè)。
可以看到,真正能夠”消化”新能源汽車的領域,多被本地或本省企業(yè)占據。如果企業(yè)夠幸運,生在試點城市,至少能獲得數(shù)百輛新能源汽車訂單,補貼也能順順利利地拿到。如果生在非試點城市,對不起,自找出路。安徽蕪湖車企奇瑞便是典型的例子。
試點范圍有限的幾個城市,將有限的采購訂單交給本地企業(yè),補貼也隨之流轉。市場割裂,新能源車企的境遇參差不齊。但境遇不佳者,反而是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有信心,技術、產品有儲備的企業(yè)。
如何在當前的政治、經濟條件下,給車企創(chuàng)造相對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作者認為,擴大新能源汽車的試點城市范圍,有助于實現(xiàn)這一目標。
首先,試點城市的增加直接增大了新能源汽車市場。比如,奇瑞在努力擠進試點城市的同時,也盼望著蕪湖能成為試點城市,因為蕪湖成了試點城市,即使奇瑞去不了其他城市,也能在當?shù)氐墓珓铡⒆赓U、出租等市場推廣新能源汽車。這對原本不屬于任何一個試點城市的新能源車企來說,起碼是回歸到同一起跑線上。
其次,企業(yè)除了所在城市推廣,還可能突破地方限制,找到更多的市場,比如原本就沒有新能源車企的城市。
[page]混合動力客車試點范圍擴展到全國所產生的積極效果能給我們一些啟發(fā)。今年開始,混合動力客車試點范圍從25個城市擴展到全國。5個月內,全國混合動力客車數(shù)量飛增,累計售出近5000輛。其中,鄭州的宇通客車憑借產品、服務和渠道優(yōu)勢,將混合動力客車市場擴展到了30余個城市,今年前五個月銷量超過去年全年銷量。
對乘用車企來說,如果試點擴展到全國,除了企業(yè)所在城市,也能銷往沒有車企的城市,在那個市場,誰的產品好,價格低,服務佳,誰就能拿到訂單。等到新能源汽車信價比提升,地方政府無法再用補貼保護本地車企之時,率先在非本地市場歷練過的車企,將更具競爭優(yōu)勢。
消除地方保護,給予所有車企完全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無疑是我們應當追求的完美市場狀態(tài)。但是,現(xiàn)階段新能源汽車推廣需要大量補貼,難以完全摒除地方政府的干預。不如以擴大試點范圍為著力點,逐步拆除地方保護的藩籬,最終實現(xiàn)一個自由進出、優(yōu)勝劣汰的市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慰祖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pinglun/2028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