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湖北咸寧,中專畢業(yè),之前一直是一名快遞員,在武漢已經(jīng)打工10年了,也攢了一些錢,做快遞員還挺忙的,一個月要寄收近5000件快遞,一年也得超過60000單,打工十年了,一直很想買輛特斯拉?!?/p>
這是騰訊新聞《深網(wǎng)》在特斯拉“硬剛”拼多多事件不斷發(fā)酵后,對于被拒交付Model 3車主的采訪。從他的話語中,我們能夠清晰感受到一絲無奈與心酸。的確,無論特斯拉、拼多多孰是孰非,輿論不斷承壓下,蒙受損失的終究還是消費者。
此刻,再來回顧事件始末。7月21日,拼多多平臺商家“宜買車”開啟“25萬團購特斯拉Model 3”活動,并在宣傳標語中明確表示:“與廠家談了合作、售出已經(jīng)過官方授權”、“只有5臺新車,不支持分期只能線上全款支付”。
當日,特斯拉位于其官方微博隨即發(fā)表聲明,宣稱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就該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也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有過任何形式的委托銷售服務,亦未就此次團購活動向宜買車或拼多多銷售過任何本司生產(chǎn)車輛。
8月14日,一名參與團購活動的湖北武漢消費者在領取補貼、完成全部支付并向特斯拉進行提車時,后者認為拼多多或商家用消費者名義下單并隱瞞真實信息,拒絕向拼多多團購消費者交付車輛。一天之后,特斯拉則針對“拼多多團購”事件再發(fā)聲明:已認定拼多多的團購構成轉(zhuǎn)賣,支持消費者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并為客戶維權提供必須的支持。
8月16日,拼多多方面表示,同樣參與本次團購的一名來自上海的車主已經(jīng)成功提車,并辦理了車輛保險。至此,特斯拉一邊拒絕湖北車主,一邊上海車主成功提車,區(qū)別對待下徹底引發(fā)了行業(yè)內(nèi)的激烈討論。
鑒于此狀況,特斯拉再度回應:上海拼多多團購車主成功提車,全程都是拼多多用客戶信息代下的單。特斯拉支持因被團購活動誤導而無法交車的消費者向活動方維權,并將盡所能的為消費者提供所需的法律援助。同時,如果消費者愿意通過特斯拉的正規(guī)途徑重新下單,特斯拉將對消費者因此產(chǎn)生的時間與精力損失提供相應的彌補。
網(wǎng)絡之中,對于該事件的觀點也迅速分成“兩派”。一方認為,合同成立,如果特斯拉單方面不履行就是違法行為,并且補貼是由拼多多平臺“買單”,特斯拉在交易中利益又不會受到損害,何樂而不為?另一方則認為,再特斯拉明確發(fā)表聲明該活動未經(jīng)過官方授權后,依然利用其“品牌效應”進行促銷,實際上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前者始終所采用的直銷模式,破壞了其交易規(guī)則。
而在記者看來,特斯拉一直掌握著自家產(chǎn)品的定價權,這一點毋庸置疑,也保證了無論潛在用戶身在何處,同一時期內(nèi)購買到的車型均享受相同終端價格。本次事件中,特斯拉方面的過失在于,其在未與購車者進行協(xié)商的情況下,單方面認為本次訂單存在轉(zhuǎn)賣的行為,隨即取消交易。這樣并不通情達理、甚至稍顯“蠻橫”的處事方式,激起了圍觀者的不滿,并一定程度上構成違約。
不過必須承認,拼多多的出現(xiàn)的確打破了原有的相對公平與秩序,就像其在聲明中所說,“特斯拉一直堅持直營模式,因為我們相信直營模式是真正符合消費者最大利益的,在直營模式下無論走進特斯拉的哪一家門店得到的都是同樣的價格,一個首次購車的消費者也不會因為信息不對稱而被宰,不會因為銷售渠道復雜而買到來路不明的產(chǎn)品,更不需要為了拿到一個最低價格辛苦的去跨省提車?!?/p>
而在解釋清“癥結(jié)”過后,不禁反問拼多多的一系列操作究竟違法嗎?在闡述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自始至終拼多多就是這樣一個依靠巨額補貼獲得流量關注,從而得到資本青睞實現(xiàn)盈利的電商平臺。而本次售賣的車輛實質(zhì)上為拼多多聯(lián)合“宜買車”正價從特斯拉方面購入,再減少2萬元賣給消費者。所以表面來看并不存在特斯拉拒絕交付理由中的“轉(zhuǎn)賣行為”。
但本質(zhì)則是,拼多多在明知未取得官方授權的前提下,利用如此“投機取巧”的方式,以及低廉的成本,強行捆綁特斯拉,為自身賺取了十分之高的流量與關注度,而這恰恰是其現(xiàn)階段最為需要的。至于后續(xù),無論特斯拉能否交付車輛,拼多多都通過一次漂亮的“擦邊球”營銷案例,成功提升了自己的平臺定位。
這也解釋了為何在本次事件中,拼多多自始至終都是那樣的“悠閑自得”。因為其已經(jīng)給大多用戶留下了“以低于市場價格出售車輛”的既定印象。反觀一直處在“被動地位”的特斯拉,在接受部分不明真相吃瓜群眾的譴責下,還要補償幾位利益蒙受損失的車主,以便平息輿論。
其實,除特斯拉外,戴森、三只松鼠、騰訊Nintendo Switch、蘋果等知名品牌,都曾遭遇過拼多多類似的“碰瓷營銷”案例,而它們同樣從未承認與后者達成過合作并給予授權。至于原因,或許也與該平臺一直以來對外展現(xiàn)出的“低端、山寨”形象有關。
而站在拼多多的角度考慮,無論是不久前推出的“百億補貼”,還是近期宣稱的“假一賠十”,以及通過“自掏腰包”的方式低于市場價售賣大牌To C產(chǎn)品,均體現(xiàn)出其想要“向上猛攻”的野心。拉攏更多一、二線城市用戶從而進軍“五環(huán)”,走高端化、精品化路線,或許才是根本目的。
未來可以預見,例如“團購Model 3”這樣的類似例子,在該平臺上仍會屢見不鮮。而這一次特斯拉選擇“硬剛”拼多多,最大的贏家貌似還是后者,也讓部分看客認識到究竟何為“表面是主義,背后是生意”。而截至發(fā)稿,根據(jù)新浪財經(jīng)最新消息顯示,武漢那位被特斯拉官方以“轉(zhuǎn)賣”為由拒絕交付并取消訂單的車主,已經(jīng)在拼多多的協(xié)助下成功提車,并已為車輛上險。隨后,根據(jù)微博博主“不是鄭小康”爆料信息顯示,特斯拉針對武漢車主成功提車再發(fā)聲明。
由此不禁感嘆,拼多多在獲得大量關注度的同時,又贏得了“良好”的口碑,這一波營銷手段的確高明。反觀一直稍顯被動的特斯拉,妥協(xié)之后依然站在輿論的旋渦之中。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wǎng)了解更多行業(yè)資訊?!?/p>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123693
以上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zhuǎn)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