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補退場、經濟下行、鯰魚特斯拉掀起空前價格戰(zhàn),造車新勢力盈虧尚未平衡,而已有車企陷入破產邊緣……2023年新能源汽車已然進入市場化的全新戰(zhàn)局,激烈而殘酷。
在此大背景下,汽車市場趨勢,智能化走向,供應鏈、電子電氣架構的發(fā)展,以及ChatGPT引領的AI經濟又將給自動駕駛帶來怎樣的變局?在近日舉辦的第一屆英飛凌汽車創(chuàng)新峰會暨第十屆汽車電子開發(fā)者大會上,便有行業(yè)眾咖齊聚一堂,對一系列行業(yè)前瞻性話題進行了探討。
低碳化和數字化是未來十年的巨大推動力
英飛凌科技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qū)總裁、英飛凌大中華區(qū)電源與傳感系統(tǒng)事業(yè)部負責人 潘大偉;圖源:英飛凌
“我們認為低碳化和數字化是未來十年很大的推動力。這兩個領域都是英飛凌非常關注的方向,低碳化和數字化會為英飛凌帶來在半導體行業(yè)中強勁的增長需求?!痹诜鍟?,英飛凌科技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qū)總裁、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qū)電源與傳感系統(tǒng)事業(yè)部負責人潘大偉先生如是表示。
當前,低碳化和數字化已經成為未來汽車的“關鍵詞”,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下,低碳化和數字化在半導體行業(yè)中也帶來了強勁的增長需求。作為半導體行業(yè)中第一家定下長期碳中和目標的國際公司,英飛凌計劃在2025年,自家工廠碳排放較2019年減少70%,2030年達到碳中和。
英飛凌表示,得益于低碳化和數字化,公司營收在過去五年高速增長。2022財年,公司營收達到142.18億歐元,利潤率達23.8%。
英飛凌科技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qū)汽車電子事業(yè)部負責人曹彥飛;圖源:英飛凌
至于半導體領域的業(yè)務增長動能,英飛凌科技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qū)汽車電子事業(yè)部負責人曹彥飛表示,汽車半導體,尤其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的增量非常巨大,結合有關機構數據,英飛凌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以30%左右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實現成倍增長。
基于此,英飛凌擴產動作不斷。潘大偉指出,2022年英飛凌宣布將在德國德累斯頓投資50億歐元擴大300毫米晶圓制造能力,并宣布在馬來西亞居林工廠建設第三個廠區(qū),預計于2024年投產。值得一提的是,在其19個不同的生產基地當中,無錫工廠未來五年會進一步加大生產能力,提升本地采購能力,發(fā)展在大中華區(qū)加工、代工的合作伙伴。
曹彥飛直言,中國從產銷角度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超過600萬臺,在全球NEV中占比也大于五成,這是新能源真正變成市場驅動過程中的一次里程碑。
圖源:英飛凌
其預計,在功率半導體領域,得益于電動化趨勢,預計從2021年至2029年,在中國市場,用于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的半導體市場規(guī)模將以約25%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實現增長。在智能化和自動輔助駕駛領域,預計未來五年,在中國市場,用于ADAS應用的半導體市場規(guī)模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超過20%?!爱斍?,智能化和自動輔助駕駛以L2級別和“L2+”級別為主,高階自動駕駛的不斷發(fā)展會讓所需的汽車半導體用量出現大幅增長?!辈軓╋w說,在網聯化方面,從2021年至2029年,中國域控制器市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也將超過30% 。
智能化快速推進 業(yè)務增長可觀
伴隨新能源汽車進入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低碳化和數字化之外,智能化是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另一重要趨勢。進入汽車智能化的“下半場”競爭,從終端車企到產業(yè)鏈上游半導體產業(yè)都進行了深刻的變革與升級。
賽道機遇下,英飛凌在會上也談及市場已進入了高速增長階段,汽車中的電氣化、智能化、聯網化都有著非常可觀的增長。根據潘大偉介紹,英飛凌在汽車半導體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達12.7%,排名全球第一。其中,在汽車功率半導體市場遙遙領先,占據31.7%的市場份額;在汽車傳感器領域的市占率達14.1%;在汽車MCUs領域的市占率為22%;在車用NOR Flash存儲芯片領域也是行業(yè)翹楚,市占率全球第一。
作為終端車企代表,哪吒汽車在核心技術深度自研的基礎上正不斷提升功能等級與智駕體驗,通過多元計算平臺及硬件配置,形成不同車型高低搭配,助力科技平權。在會上,哪吒汽車聯合創(chuàng)始人、副總裁,零部件公司總裁彭慶豐指出,目前智能駕駛已經從2021年-2022年的輔助駕駛階段,進入到人車共駕模式,實現了高速和城區(qū)領航、記憶泊車短距召喚等功能。2024年哪吒還將實現托管駕駛,2025年之后則將進入L4+級別的全自動駕駛階段。
對此,哪吒也正在打造全自動駕駛第三生活空間以及整車融合全棧OS;并計劃未來3-5年從集成動力域的域控平臺逐步升級為中央域控的超算平臺。
圖源:2023第一屆英飛凌汽車創(chuàng)新峰會暨第十屆汽車電子開發(fā)者大會
針對汽車智能化的飛速推進,蓋世汽車創(chuàng)始人、總裁、資訊總編周曉鶯也在會上指出,隨著消費者對于輔助駕駛的重視程度和支付意愿能力逐漸提升,行業(yè)配置會迅速跟上,這將導致國內L2級別以上智能汽車市場將進入快速滲透期,預計2025年、2028年將分別達到63%、84%左右。
由于傳統(tǒng)座艙主要是MCU中控屏和儀表,而智能座艙不僅涵蓋中控屏、預控制器、儀表等,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很多增量硬件,包括氛圍燈、通信模塊、網關、屏幕等,以及其他很多增量軟件,所以智能座艙的單車價值占比和金額將持續(xù)提升。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智能座艙的單車價值量或將達到傳統(tǒng)座艙的3-5倍,其中座艙硬件價值量將提升至座艙產品總價值量的70%左右,智能座艙市場規(guī)模預計在2030年達到2,000億元人民幣。
圖源:2023第一屆英飛凌汽車創(chuàng)新峰會暨第十屆汽車電子開發(fā)者大會
另在智能駕駛核心技術自研能力建設方面,周曉鶯表示,多家造車新勢力主要還是圍繞“硬件外采+軟件技術自研”的產業(yè)布局,同時開始自主開發(fā)自動駕駛和座艙系統(tǒng)技術,通過自研、投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尋求對核心部件壟斷供給的突破,其中尤以頭部玩家投入為最。
她指出,芯片、預控、操作系統(tǒng)、感知算法、決策和控制算法都是業(yè)界自研的重點,“操作系統(tǒng)是未來競爭核心,操作系統(tǒng)的中間件及通用件也是熱點,高算力、異構融合的自動駕駛芯片是行業(yè)必然選擇?!?/p>
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也在會上強調,2023年是智能駕駛市場的沖刺之年、大考之年,智駕產品將進入快速增長的全線爆發(fā)期。伴隨企業(yè)在自動駕駛領域開始沖刺由數據驅動的3.0時代,真實用戶覆蓋和多城市落地則成為大家比拼的維度。
圖源:2023第一屆英飛凌汽車創(chuàng)新峰會暨第十屆汽車電子開發(fā)者大會
張凱稱,在乘用車領域,軟硬件成本的進一步下降以及搭載規(guī)模的擴大,將推動智能駕駛功能由此前的高端車型獨享逐步覆蓋至中低端車型。
“智能座艙能為用戶提供怎樣的服務?”面對此問題,理想汽車副總裁勾曉菲則認為,交互會成為服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底層邏輯,三維空間交互是人車交互的發(fā)展趨勢。當前,人與車的交互方式多是通過手機和顯示器等平面進行交互,但汽車座艙是一個三維空間,所以把二維交互技術移到一個三維終端里是明顯的錯配。
那么,如何將二維交互升級至三維交互呢?勾曉菲指出,升級的本質主要在感知層面。交互不能只靠觸覺,還要具備聽覺和視覺能力,以及對3D空間的聽覺感知和視覺感知能力?!叭绾翁幚硇畔?、準確洞察用戶意圖,并且針對相應用戶畫像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是汽車智能座艙行業(yè)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p>
AI在智駕領域帶來多大改變?
2023年開年,ChatGPT一夜爆火,AI賽道隨即在各行各業(yè)狂飆突進,汽車領域也不例外。特別是一眾車企都在聚焦軟件能力的升級,算法變得越來越重要,而AI賽道的再度爆火可謂是提供了一些新方向與新思路。
經緯恒潤高級副總裁兼CTO范成建表示,大模型是一個趨勢,其應用于自動駕駛是一個非常確定的趨勢,但不確定性主要聚焦在云端(訓練和推理等投入過大)和車端(需要演進的過程)。不過,后者未來演進速度也會加快。
地平線總裁陳黎明也認為,大數據、大模型在自動駕駛領域應用前景非常廣,車端的話主要是SoC基于數據驅動的角度進一步應用。類似于手機SoC先進工藝發(fā)展過程,包括進一步開發(fā)芯片算力,關注芯片通用性、芯片安全,提升芯片工藝、封裝技術,以及在架構設計、軟硬結合等方面,都是未來發(fā)展方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新能源汽車進入到激烈的市場化競爭,也正加速實現對傳統(tǒng)燃油車車的替代,而在此過程中,結合疫情三年,整個汽車產業(yè)鏈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車企自研比重攀升、上下游廠商合作緊密,汽車生態(tài)圈的協同效應也更為凸顯。
對此,英飛凌也強調,某種意義上,價值鏈上的Tier1、零部件以及OEM廠商,最終是為汽車市場、終端客戶以及消費者服務的。曹彥飛稱:“我們的半導體都流向了合作伙伴、Tier1,最終到車廠,也說明前端的需求是巨大的,所以我們才有機會提供這樣的服務,來提供我們非常完整的優(yōu)秀的解決方案?!?/p>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余有言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19958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