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2024年已經過去。
如果要用幾個詞形容這365天的中國車市,我給出的答案儼然集中在:顛覆與魔幻。
顛覆的是原有傳統(tǒng)燃油車時代的格局,隨著電動化轉型浪潮的不可逆轉,舊王謝幕新王登基正在悄然發(fā)生,而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處境與聲勢,也發(fā)生了徹底地對調。
魔幻的更多是整個大盤看似欣欣向榮,在多方利好的助推下銷量數(shù)據(jù)屢屢創(chuàng)下新高,終端消費者的購車熱情還在被不斷地激發(fā)出來,但站在大多數(shù)主機廠的角度,卻聽到的是怨聲載道、叫苦連連,甚至連活著都成了問題。
反正,表面的光鮮亮麗與背后的冷暖自知,形成了愈發(fā)鮮明且諷刺的對比。
而最近,聽到一段頗為有趣的觀點:“目前,中國車市只有三條不可撼動的護城河,比亞迪的規(guī)模效應,華為的智能化,以及小米的營銷。已然開啟的2025年,也是中國車市三座難以逾越的大山?!?/span>
對此,深表贊同。
這不,就在昨天,隨著比亞迪正式公布2024年全年終端成績單,儼然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什么叫做:“在暗潮涌動的紅海中大獲全勝?!?/span>
具體來看,1-12月累計新車銷量達到4,272,145輛。
其中,乘用車累計銷量為4,250,370輛,同比漲幅達到41.1%;而純電動乘用車累計銷量為1764992輛,同比漲幅達到12.1%;插混乘用車累計銷量為2485378輛,同比漲幅達到72.8%。
面對如此結果,不禁再次拋出之前的一段判斷:“2024年的中國車市,插混將會繼續(xù)大放異彩。相比之下,礙于種種原因,純電的增勢將會有所放緩。而只有兩條技術路線齊頭并進的品牌,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巨頭。”
今天文章的主角,無疑用明晃晃的數(shù)字作出了證明。
并且其插混部分比純電部分足足多出的那72萬輛新車,同樣證明了目前行業(yè)的風向與消費者的偏好,而“不偏科”儼然就是比亞迪絢爛綻放的關鍵要素之一。
與此同時,訂單層面的豐富儲備,產能層面的不斷躍升,品牌層面的繼續(xù)精進,都在助力它年銷成功突破427萬輛大關。最終,令所有身后的追趕者感到濃濃的壓迫感與無力感。
面對馬太效應加劇之下比亞迪的拼命狂奔,大家的心理活動更像是:“反超幾乎沒有可能,只求差距不被拉大。”
看到這里,或許很多讀者都對上述表現(xiàn)究竟有多恐怖,依舊沒有太過清晰的概念。
為此,繼續(xù)搬出一組偶然間查閱到的數(shù)字:“2019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其合資企業(yè)在中國(含香港市場)共交付新車423萬輛,創(chuàng)歷史新高,其中進口車型累計交付19.36萬輛,市場份額占比進一步提升至19.8%。”
不吹不黑,這就是傳統(tǒng)燃油車時代,合資車企在華最巔峰的輸出。如今,你方唱罷我登場,比亞迪成功實現(xiàn)了徹徹底底的超越。
而憑借年銷427萬輛的終端成績單,今天文章的主角在喜報中也正式官宣,拿下了中國汽車市場企業(yè)銷冠與中國汽車市場品牌銷冠,兩項含金量頗高的榮譽。
另外,順便也將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冠收入囊中。
對此,最大的感受無疑集中在:“強勢,真的太強勢了。”
要知道,2024年其原本的公開銷量目標僅為360萬輛,最終卻以427萬輛收官,背后最根本的原因無外乎:置換補貼新策的瘋狂助力,潛客對于新能源車接受度的顯著提升,以及自身產品端的準備充分。
反正,如果非要問比亞迪為何能夠爬到今天的高度,只能說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換言之,在最恰當?shù)臅r機,用最兇猛的攻勢,搶占用戶的心智。
當然,2024年的比亞迪并非沒有遺憾。
位于20萬元以下的細分市場,它的確用一場近乎飽和式的攻擊大殺四方。但到了20萬元以上的對應板塊,卻還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并沒有占據(jù)絕對的話語權。
而在我心中,還是那個觀點:“以20萬元作為分水嶺,比亞迪的整體銷量占比能夠維持在4:1左右,或許是更為理想與健康的情況,既在主流市場保持競爭優(yōu)勢,又在中高端市場舒服分羹?!?/span>
因為,只有這樣,身為行業(yè)巨頭的“成色”才會更純粹。好在,按照目前比亞迪對于沖高的專注與重視程度,以及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看,迎來蛻變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畢竟,已然到來的2025年,無論騰勢也好,方程豹也罷,還是仰望,都會紛紛開啟保質保量的“下餃子”模式。
反觀王朝網(wǎng)與海洋網(wǎng),則是整個比亞迪繼續(xù)攀爬高峰不容有失的根基,二者要做的無疑集中在橫向與縱向維度的雙重擴張。
至于邁過年銷427萬輛后,今天文章的主角又會沖擊怎樣的全新目標?就暫時的答案而言,直指500萬輛。
試問,你覺得能完成嗎?
站在眼下這個節(jié)點,結合比亞迪展現(xiàn)出難以阻擋的“加速度”,估計大多數(shù)讀者都會和我一樣,沒有太多猶豫的投出贊成票,甚至覺得有些保守了。
但理性客觀的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接下來的旅程,于內于外,比亞迪都需要應付不少的荊棘與挑戰(zhàn)。
譬如,在智駕領域,盡快趕上頭部梯隊的步伐;譬如,在出海板塊,追尋更大的量變所帶來的質變;再譬如,在輿論層面,通過各種方式讓大家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每一項都至關重要。
寫到這里,文章漸漸臨近尾聲。
最后,想要拋出在《工程師之魂》一書中看到的一段話:“30年,比亞迪都在做一道證明題,證明技術可以改變世界,證明再難的東西都能學會,沒有攻不破的堡壘?!?/span>
相信過去的365天,便是最好的階段性論據(jù)。三十而立的比亞迪,通過連拿三個含金量十足的冠軍,在暗潮涌動的中國車市取得了大獲全勝。
前無古人,相信也后無來者。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259230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