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的“王炸”足夠震動。
近日,其母公司Alphabet已經(jīng)明確表示,旗下無人車子公司W(wǎng)aymo將在2018年年內在美國鳳凰城推出無人出租車服務,用戶通過Waymo的App,就能叫到一輛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
但具體運營操作會是什么樣的?
Waymo的CEO約翰·克拉夫茨克(John Krafcik),可能是最有資格給出回答的人。
就在《紐約時報》2018 AI峰會上,Krafcik在能談論的范圍內現(xiàn)場進行了答疑解惑,這可能也是目前為止Waymo無人出租車唯一的一次細節(jié)披露。
我們還邀請到了同在現(xiàn)場的嘉賓創(chuàng)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他也有一些交流感想分享。
Waymo CEO首先被問到了Uber的案子。此前雙方以0.34%Uber股權賠償(估值2.45億美元左右)達成和解。
Krafcik說Waymo對此感到滿意,核心不是要跟Uber打官司,而是要確保Waymo的專利和知識產(chǎn)權不受侵害。雙方此次除了達成賠償協(xié)議,還有后續(xù)的監(jiān)測機制。
Waymo CEO透露他們會通過一個硬件,監(jiān)測Uber的自動駕駛是否有繼續(xù)使用Waymo的知識產(chǎn)權。
另外,跟Uber的無人車官司,也是各種機緣巧合的結果,情況很特殊,是個案。雖然Waymo離職出走了很多工程師,而且不少人也在繼續(xù)圍繞無人駕駛進行創(chuàng)業(yè),但只要知識產(chǎn)權沒問題,Waymo不會隨便打官司。
無人出租車
對于Waymo無人出租車,具體推出時間還沒有,但肯定在2018年年內,地點就是美國鳳凰城。
具體的運營范圍將達到100平方公里,可以覆蓋鳳凰城的任何地點,日夜不停,服務是完全無人的,包括沒有技術人員在車上——如果有特殊狀況和出現(xiàn)技術問題,會遠程解決。
Krafcik說Waymo無人出租車推出后,你可以在幾分鐘內叫來一輛無人車,帶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但坦白講,現(xiàn)在這個階段技術還沒有十全十美、面面俱到,可能還會有一些小的場景問題在運營過程中出現(xiàn)。
比如之前在測試時,他們就在解決無人車“接人”的問題,Waymo認為這比送乘客去目的地要簡單得多,因為“接人”中有很多特殊的場景和狀況,而且機器跟人類司機相比,如何進行具體情況的溝通是個大問題。
不過可以放心,Krafcik表示上述問題已經(jīng)被很好解決了(需要實際運營乘坐后才知道具體方法),而且他還是透露,在無人出租研發(fā)路上,類似的問題他們解決了成百上千個。
why鳳凰城?
為什么首先在鳳凰城推出?
除了之前已經(jīng)在鳳凰城有1年多內測,外界普遍認為跟鳳凰城的天時地利有關。
鳳凰城是美國南部州亞利桑那州的首府及最大城市,常年溫熱晴朗,雨雪天氣情況較少。
Krafcik認同鳳凰城天然條件不錯,但并不認可在鳳凰城缺乏挑戰(zhàn)。他說鳳凰城沒有暴雪等天氣,但炎熱也會對計算機散熱形成威脅。
而且鳳凰城也會下雨。Krafcik透露說,在下雨的天氣下,Waymo的無人車依然會繼續(xù)運營,但速度會有所降低,開得會更加謹慎。
這位Waymo CEO還透露,不久會在全美25個城市進行無人出租車內測,但未公布具體是哪些城市。
現(xiàn)場,《紐約時報》的記者也自告奮勇要當?shù)谝粋€乘坐者,但被Krafcik婉拒,他說還是等待Waymo的App推出,并按照注冊程序去體驗。
Waymo的邊界
此外,現(xiàn)場還有人問到Waymo的邊界問題,如何定義,邊界在何方?
Krafcik解釋,Waymo而言,自我定位不是一家出行公司,也不是一家汽車公司(未來也不打算自己造車),Waymo是一家自動駕駛技術方案提供商,首要任務是推出安全的自動駕駛方案。
自動駕駛下的出行,機會自然不少。
比如卡車,比如車內場景,但Krafcik說Waymo現(xiàn)在還會把核心精力放在乘用車出行上,其他機會他們都有看到,但還沒有提上議程。
anyway,卡車的無人駕駛技術,Krafcik表示W(wǎng)aymo早已沒問題,畢竟場景更簡單,以后可能會通過合作賦能的方式去面向卡車輸出技術方案。
物流配送也是一樣。
李開復觀感
開復老師此次也是《紐約時報》受邀嘉賓之一,他在現(xiàn)場分享了AI創(chuàng)新和前景方面的觀點。
對于Waymo推出無人出租車,他與其他與會者一樣,認為這是技術領先者的必然之舉,而且Waymo就是那個公認的無人車領跑者。
但并不代表大家完全看好Waymo無人出租車實際運營。
首先,不少現(xiàn)場AI專家都懷疑Waymo的無人車能否接送到任何地點,還是會要求乘客走到規(guī)劃好的點上車?
其次,是否真能年內推出?推出后又能以怎樣的速度復制?美國國內都挑戰(zhàn)不小,遑論全球化。
最后,選擇推出的地點也比較“精心”。鳳凰城晴朗為主,暴風雨雪天氣可以回避,而且城市街道規(guī)劃非常規(guī)則,居民也不多,選擇的區(qū)域更偏郊區(qū)——這樣的地區(qū)美國不算多,所以即便試點成功,是否能大規(guī)模快速推廣,還得打問號。
現(xiàn)場還有幾位知名教授也發(fā)表了觀點,他們不認為10年內可以進入市中心,即便Waymo的技術已經(jīng)全球領先,但如果單圍繞“郊區(qū)”進行運營,盈利又會是大問題。
那為何Waymo在此時扔下這樣一顆“炸彈”?
李開復傾向于認為:鞏固人心。
之前Waymo高層對于無人車研發(fā)和推出,一方面安全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又略顯保守,于是導致大批優(yōu)秀工程師離職,這肯定不是Alphabet希望繼續(xù)看到的。
而Krafcik自2016年12月走馬上任成為Waymo CEO,也算是某種轉變,這位CEO非技術出身,之前是現(xiàn)代汽車的美國總裁,作風偏務實。
雖然之前在科技圈亮相發(fā)言的時候并不多,但John Krafcik在整個對談中表現(xiàn)出的演講能力并不俗。
這對Waymo來說算好事,畢竟以后要發(fā)言的機會多著呢。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63175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