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億元持股擴至75% 寶馬大手筆強化在華投入 或塑合資新范本
10月11日,在華晨寶馬成立15周年慶典活動上,寶馬集團宣布對華晨寶馬的投資將增加30億歐元,并延長與華晨寶馬的合資協(xié)議至2040年;未來3到5年內,華晨寶馬年產能將增加至65萬輛;BMW iX3純電動汽車將于2020年在沈陽生產。
同日,華晨中國在港交所停牌,并于晚間發(fā)布公告,宣布作價人民幣290億元將旗下合資公司華晨寶馬25%股權轉讓予寶馬集團。交易完成后,華晨寶馬汽車將分別由沈陽金杯汽車和寶馬集團分別持股25%和75%。華晨寶馬也成為首家外方控股的合資公司。
汽車行業(yè)分析人士認為,寶馬提升對華晨寶馬持股比例,雖觸動合資利益格局,但對中國汽車行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決定控股華晨寶馬的同時,寶馬也大手筆強化在華投入。這將對行業(yè)內其他車企形成示范效應,或將塑造后續(xù)合資品牌深化合作的新范本。
增資30億歐元沈陽擴產 延長華晨寶馬合資協(xié)議
從2003年華晨寶馬首款國產車型上市至今,華晨寶馬合作已到第15個年頭。沈陽成為了寶馬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擁有大東和鐵西兩大整車廠,得到來自寶馬的總投資額已超過520億元。
為了加快提升產能和改進生產體系,寶馬宣布對華晨寶馬增加30億歐元投資,用于未來幾年沈陽生產基地的改擴建項目。其中,位于鐵西的新廠區(qū)建成后將使鐵西工廠現有產能翻倍;而大東廠區(qū)的改擴建項目將使生產體系將更加柔性化,可以根據未來寶馬車型和市場需求而逐漸拓展。規(guī)劃未來三到五年內,華晨寶馬的年產能將逐漸增加到每年65萬臺,并將創(chuàng)造5000個新的工作機會。
與此同時,華晨寶馬將原本于2028年到期的合資合同將延展至2040年。在華晨寶馬成立15周年慶典儀式上,寶馬董事長克魯格表示,提前續(xù)簽合同,不僅能更好的深化合作,也說明了雙方對合作關系非常認可。克魯格進一步表示,中國將成寶馬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生產基地。隨著新工廠建設的推進,預計到2020年,寶馬品牌核心產品系列的首款純電動汽車BMW iX3將在沈陽生產,這款產品不僅在中國銷售,還將出口到全球市場。
股比將提高至75% 寶馬成合資股比放開首家獲益車企
11日華晨中國停牌并于晚間發(fā)布公告,公司擬在2022年前向寶馬出售華晨寶馬汽車25%的權益,交易價格290億元人民幣,該交易價格是在華晨寶馬100%股權1158億元估值上參考調整而來。
交易完成后,華晨寶馬汽車將分別由沈陽金杯汽車及寶馬集團持有25%和75%的股權。華晨寶馬董事會將由8名董事組成,其中寶馬委派6名,沈陽金杯汽車委派2名。其中,除主管財務的副總經理(承擔財務總監(jiān)職能,須由沈陽金杯汽車提名)和主管人事的副總經理(須由沈陽金杯汽車和寶馬共同提名)之外,所有華晨寶馬汽車高管均應由寶馬提名,由華晨寶馬汽車董事會聘任。
作為整體交易需滿足的必要條件,寶馬同意引入包括X5及未來的BEV型號等新車型在中國進行本地化生產。同時,華晨寶馬還將擴建廠房、新建工廠,以提升產能并推出新型號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寶馬集團對華晨寶馬30億歐元的增資,將用于未來幾年沈陽生產基地的改擴建項目,屬于固定資產投入。該筆增資并不包含在290億元華晨寶馬25%股權的交易對價中。據悉,本次股權轉讓的290億元將是一筆現金交易。德意志銀行和高盛分別擔任了寶馬集團和華晨中國的財務顧問。
華晨寶馬良好的盈利能力或許能解釋該筆交易背后的高估值。2017年全年,華晨寶馬實現了39.68萬輛的銷量,增長率高達29.8%。今年上半年,寶馬在華累計銷量為30萬輛,其中華晨寶馬累計銷量為21萬輛。資料顯示,華晨寶馬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稅后凈利潤78.07億元、100.98億元和71.83億元。
“狼來了”觸動利益格局 或塑合資新范本
寶馬成為汽車外資股比放開“第一個吃螃蟹”的車企,將對中國汽車產業(yè)未來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
今年4月中國政府宣布放寬中國汽車業(yè)外國擁有限制權50%的比例。6月,發(fā)改委、商務部發(fā)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顯示,2018年我國將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在接下來的2020年將取消商用車、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yè)不超過兩家的限制。對中國市場尤為重視的寶馬集團隨即快速響應,很快成為首個股比放開案例。
華晨中國今日復牌后大跌近27%,反映出市場對合資車企利益格局觸動所產生的擔憂。華晨寶馬作為華晨中國利潤核心,隨著持股比例下降,市場預期華晨中國短期業(yè)績將受影響。
對此,全國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雖然類似華晨寶馬的股權調整應該近期不會蔓延,但未來自主品牌發(fā)展必然是優(yōu)勝劣汰,目前警示實現股權變化的預期,對自主車企是件好事。讓自主企業(yè)明確現狀,認清方向,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在幾年緩沖期內做好自身的提升,選擇適合自己的汽車細分市場,實現更適合自己的發(fā)展線路。
華泰證券認為,改革開放之后國內汽車產業(yè)發(fā)展了近四十年,經過激烈競爭剩下多是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yè);同時零部件國產替代正呈加速趨勢,優(yōu)秀本土企業(yè)通過技術和配套升級,在實力與渠道上實現突破,切入主流整車配套體系,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外資股比限制放開,將有助于推動中國汽車行業(yè)優(yōu)勝劣汰,長期來看產業(yè)競爭格局將更加充分,真正有競爭力的自主龍頭有望實現產銷規(guī)模進一步提升。
另外,分析人士認為,寶馬承諾將類似X5這樣的高端車型在中國本地化生產,并有意將華晨寶馬打造成為其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生產基地,除了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之外,控股華晨寶馬有利于其對新能源車的投入、產銷及進貨的主導權,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改善供應鏈體系,實現新能源車的更快發(fā)展。
寶馬表態(tài)伸出的橄欖枝也將傳遞出更多信號,在國內政策持續(xù)鼓勵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情況下,合資品牌有意愿投入更多資源重點發(fā)展新能源車型。隨之配套的一系列擴大產能、投放新車型本地化生產并全球銷售等措施,也有望成為后續(xù)合資品牌深化合作的新范本。
來源:證券時報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78141
以上內容轉載自證券時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