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大眾集團官網)
據外媒報道,大眾首席執(zhí)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大眾集團對于“打造汽車行業(yè)帝國”及不計代價投資工程設計已經沉迷數十年,而如今已經放棄了此般“迷戀”,將釋放更多精力進行電動汽車的研發(fā)和生產工作。
隨著全球范圍內對有毒氣體排放的打壓力度加大,車企均希望減少低排放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fā)成本,汽車行業(yè)也因此迎來了新一輪整合潮。
盡管FCA及雷諾希望通過350億美元的交易以擴大雙方實力,但相反地,大眾則選擇對旗下業(yè)務進行精簡。
迪斯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向媒體透露:“我們不需要打造更多品牌。在大多數情況下,憑借現有的品牌,我們就可以開發(fā)全球利潤最大的領域?!贝蟊娡顿Y800億歐元來購買電動車電池和進行電動車研發(fā),并且也與福特汽車達成廣泛合作,幫助分攤研發(fā)及生產成本。
在費迪南德皮耶希(Ferdinand Piech)的領導下,大眾逐漸被打造成了一個多品牌“帝國”,皮耶希在1993年至2015年期間擔任大眾首席執(zhí)行官及主席,他強勢的擴展計劃使得大眾在一年之間相繼收購了賓利、布加迪和蘭博基尼。目前,大眾擁有660,000位員工,持有西雅特、斯柯達、賓利、布加迪、蘭博基尼、保時捷、杜卡迪、奧迪、斯堪尼亞、曼恩、大眾等品牌。
著眼于成本
皮耶希于上月去世,但他強調在工程上取得輝煌成績要優(yōu)先于獲取利潤,而這一企業(yè)文化也導致大眾的利潤落后于豐田及標致等競爭對手。
迪斯透露,考慮到在研發(fā)新技術的同時要對內燃機引擎進行大幅度提升,不顧成本地打造最好的產品在現今世界是非常冒險的舉動,迪斯稱:“產品體驗需要是正確的。但你需著眼于成本,你不能僅靠注重產品來運營一項業(yè)務?!钡纤贡硎荆骸耙呀浻袃H注重產品而忽略成本的失敗案例。如寶沃,他們有迄今最好的產品,但他們卻未能取得成功?!睂毼衷?0世紀50年代推出了廣受歡迎的乘用車,卻在1961年提出破產申請,而2015年獲得中國投資者投資后得以復興。
上周,歐洲汽車生產商警示到,新的排放法規(guī)將威脅到汽車行業(yè)的就業(yè)及利潤。除了在2007年至2021年期間需將碳氧化物排放降低40%之外,歐盟還要求車企在2021年至2030年期間將碳氧化物再降低37.5%。
大眾首席財務官Frank Witter表示,他希望能夠精簡的方式來提高集團利潤從而幫助應對排放法規(guī)所帶來的挑戰(zhàn),而不是進一步公司規(guī)模。
Witter在采訪時表示:“就整個集團的架構而言,降低復雜程度存在一定的價值。過去的戰(zhàn)略是實現1000萬零售銷量,以及超越豐田?!比ツ?,大眾售出620萬輛乘用車。
大眾已經開始分解皮耶希打造的“王國”,今年早些時候已經開始出售部分資產,包括變速器和輪軸生產商Renk、曼恩能源解決方案(MAN Energy Solutions),并將卡車業(yè)務Traton上市。Witter透露,大眾還在對旗下的資產及產品進行評估。他說到:“現在還有一些業(yè)務是可以考慮進行精簡的,但我仍然堅持不要妄加揣測,這樣只會使事情變得更加復雜?!?/p>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Johnson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99182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