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嘉定技術中心投入使用、上饒基地基建竣工、打造MAS平臺,到U5 ION量產版亮相、RG Nathalie高性能跑車全球首秀,愛馳汽車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漂亮的完成了一系列大動作,以“愛馳速度”展示出智能電動汽車時代破局者的雄心和實力。愛馳汽車的優(yōu)勢在哪里?未來的發(fā)展規(guī)劃是什么?第一電動網在北京車展期間與愛馳汽車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谷峰進行了對話。
第一電動網:現在造車企業(yè)這么多,傳統車企也在大力推新能源汽車,愛馳的核心競爭力在哪?
谷峰:電動汽車體現了目前汽車行業(yè)的趨勢,很多家做很正常。我認為電動汽車行業(yè)目前來看總體還是藍海市場。
目前,市場有兩個現象,一個叫“曲高和寡”、高大上,走的是高端路線;另一個是質次價低,純粹沖著補貼去,價格在五、六萬到七、八萬。其實,消費者需要的并不是這種車。而在10萬到30萬的終端主流市場中,消費者能夠選擇的電動汽車范圍還非常小,數不出幾款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客觀需求或者真正需求的電動汽車,這是我們切入這個主流市場的重要原因。
我們沒有選擇高大上路線,比如價格在五十萬、一百萬的車,車是好車,但是需求量很少;但是低端車又不能代表中國產業(yè)升級的水平。終端消費者是最苛刻的,只要你能夠造出好的產品,消費者一定會喜歡。我們并不在乎別人做的怎么樣,而是在乎我們自己能不能做出一款好的產品,這才是關鍵。
我個人認為,目前的新勢力造車公司到今天為止還沒有真正拿出面向市場的量產車型。真正的檢驗是在向市場批量交車的時候。對此,愛馳非常自信,因為我們從第一天開始就一直瞄準著市場交車在做,而不是僅僅想做一款樣車或者模型車。大家知道初創(chuàng)公司資金非常緊張,這也是愛馳汽車從2017年2月成立,到3月就自己建工廠的原因。我們瞄準的是量產、是主流市場,這是我們的基本目標。
第一電動網:現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基本上用的供應商技術差不多,如何在使用同樣供應商的前提下保持技術優(yōu)勢?
谷峰:汽車多達70%部件要外購,所以要建立好供應商體系,對汽車產品、規(guī)模化生產、質量控制都非常重要。愛馳汽車成立之初就一直在打造非常牛的供應鏈體系,目前這個目標基本完成。哪家公司能通過供應商獲得競爭優(yōu)勢其實很難,因為所有供應商都是第三方,實際上很多供應商有是選擇權的,可以決定是否愿意供貨。畢竟新勢力造車剛剛起步,能不能活到明天大家還有疑問,這就是取決于我們在原來行業(yè)中的資源、積淀、口碑,尤其是創(chuàng)始團隊在行業(yè)的認知度、認可度非常關鍵。在這點上,通過愛馳一年以來的工作,應該說整個創(chuàng)始團隊、核心團隊成員,得到了世界一流供應商的認可,所以整個供應鏈體系非常好。
目前來看,我們做了很多比對,包括跟特斯拉的比對,愛馳的供應鏈層面只會更好,但是我們并沒有指望用供應鏈作為門檻,把別人排除在外。愛馳汽車有很多整車廠自己擁有的東西,在技術層面筑起門檻:第一,打造出了全世界第一款下車身全鋁,上車身全鋼的產品,沒有采用全鋼或者全鋁,這是我們整個團隊長期經驗的積累,包括結合市場的需求,因為全鋼輕量化方面不好,全鋁維修、成本、性價比方面非常難,我們既考慮了輕量化又考慮市場售后服務的方方面面,推出了從目前市場上來看都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第二,電芯選擇了寧德時代作為供應商伙伴,整個電池包的設計、冷卻系統管理、BMS管理、結構設計都是自主研發(fā)的,這些技術對整個電池包的功能、作用和效用起了非常大的影響,并不是只要買了好的電芯就可以做出好的電池包。
以上舉例說明,即使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供應鏈和供應商,集成在一起,如果集成水平不行,可能仍然造不出好車。愛馳的開發(fā)團隊絕大部分來自于車企,有的人經驗超過二十年、三十年,整車性能集成方面我們還是有相當大的把握。
第一電動網:愛馳作為新造車勢力,在品牌宣傳和營銷方面如何規(guī)劃?
谷峰:大家經常會把我們和其他的新勢力造車公司做對比,和其中有一些企業(yè)對比,我們可能顯得比較小。但是要注意的是,愛馳的發(fā)展階段跟他們不一樣,像蔚來、威馬等基本比我們早兩年多的時間成立,而愛馳汽車成立是2017年2月,所以公司對外的廣宣和渠道的布置安排有自己的節(jié)奏。拿比我們早成立兩年的公司來跟我們現在的階段做對比,沒有可比性。
北京車展前后,愛馳汽車已經開始在方方面面擴大宣傳,原因是我們到了這個發(fā)展階段,產品已經出來了。在2017年,我們主要埋頭做事,沒有產品就去宣傳是不行的。今年愛馳在品牌、公司、戰(zhàn)略、未來渠道布局方面,都會做很多的安排。因為我們正好走到發(fā)聲的時期,大家可以拭目以待,我們今年在宣傳營銷上肯定會有更大的聲量,讓市場認識愛馳。
其實,愛馳整個公司秉持的踏實、落地、不浮夸的作風,相信將越來越被大家接受。尤其是從做產品的角度,愛馳不反對新思維、新方法,但是我覺得最最重要的,無論是客戶體驗、渠道建設、商業(yè)模式還是廣告宣傳,最終的落腳點還是產品本身??蛻趔w驗最終是建立在產品體驗上,有了產品體驗客戶體驗才能做得更好,我們一直秉持這樣的理念。
第一電動網:愛馳的產品規(guī)劃是怎么樣的?大家都在做純電動SUV,未來有沒有其他車型?
谷峰:有的。北京車展上我們展示了MAS平臺,英文叫More Adoptable Structure,這意味著它可以有更多適應性變化架構,軸距、輪距擴展性非常強,從A級甚至是A0級別,在平臺上一直可以擴展到B級。軸距可以從2.6米做到2.9米。SUV只是基于這個平臺推出的第一款車,將來會發(fā)展到15款汽車。目標是把量做起來,2019年會量產SUV車型,2020年6月這個平臺上的第二款產品就會出來。
在實際產品規(guī)劃上,我們做的非常完整。因為汽車公司跟別的不一樣,做產品規(guī)劃要花三到五年,開發(fā)一個產品周期要花三到五年,所以不提前做根本來不及。最核心、最關鍵的就是平臺構架,只要把平體構架做完了,今后的開發(fā)時間和進度都會很快,才能擁有更大的優(yōu)勢。我們這個平臺搭完以后,正常情況下,基本每6-8個月就可以開發(fā)出一款新車。
第一電動網:如何定位愛馳?是定義成所謂的“造車新勢力”,還是定義成傳統汽車企業(yè)向新能源邁進的公司?
谷峰:市場把我們定義成“造車新勢力”,但我自己不是很認同。我認為,市場上造新能源汽車的就是三類:第一類是傳統車企,比如上汽、北汽、比亞迪;第二類是完全的跨界造車,包括互聯網背景和其他背景的;第三類是我們,從傳統汽車行業(yè)出來,但是不拘泥于傳統,而是用更多的新思維造車。大家雖然把我們劃在新勢力造車一類,我們沒有反駁,但是我覺得還是不一樣。因為這三條路大家走法不一樣,再過兩到三年,我相信我們這類的成功率會更高。
大家會有疑問,說“你們從車企出來是不是偏傳統?”我們從車企出來不代表我們思想保守,正是因為我們看到很多傳統車企在方方面面存在的問題,所以才想出來改變。第二,我們的思想是開放的,很多互聯網新思維我們要引用,但是絕對不能拷貝,這是我一直堅持的?;ヂ摼W行業(yè)中有很多思維非常好,很開腦洞,但是完全拷貝有可能走進死胡同。比如說很多人在講汽車要像電子消費品一樣賣,我一直反對這個觀點,汽車和電子消費品差距非常大,我們可以學習各種各樣的模式和手段,但是不能像電子消費品那樣賣,之間的差異很多也很大。
大家千萬不要認為我們從車企出來就傳統,車企的很多傳統做法要改掉,但并不是簡單用互聯網思路就能全部顛覆的。所以愛馳汽車提出要進化,汽車行業(yè)里很多規(guī)律性的東西需要改變,也需要尊重;改變需要慢慢地逐步進行,不是說顛覆就能一下解決掉。
第一電動網:現在有一種悲觀的聲音認為,中國新能源產能規(guī)劃遠遠超過了市場的容量,有人也認為未來有一大批新能源汽車廠商生存不下去。您對電動汽車的前景如何判斷?
谷峰:首先,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是明朗確定的,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判斷。從國家層面來講,有明確的產業(yè)規(guī)劃,國家已經做了2020年、2025年的規(guī)劃,甚至在研究燃油車退出的時間表。大家擔心2020年補貼會取消,我相信2020年如果國家相關規(guī)劃全部實現,補貼取消一點問題沒有。如果規(guī)劃沒有實現,我相信國家會采取其他方式進一步扶植,因為這是國家戰(zhàn)略,直到這個產業(yè)真正能夠自己走出去,但是沒有一個產業(yè)能夠一直依靠國家補貼活下去,如果抓住國家給予的機遇,企業(yè)自身也努力,我認為這個產業(yè)一定能走向成功。
第二,市場上只要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只要是新興行業(yè)存在,過個三年、五年確實不會剩下幾家,這是創(chuàng)業(yè)過程本身的自然規(guī)律,并不是大家都能活,將來一定是產業(yè)整合的過程。所以,市場規(guī)律和國家規(guī)劃一定要結合好,有擔憂正常,但是發(fā)展過程中,企業(yè)自己要做好,將來一定有死的,保證不是自己,這是我們要盡量做到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趙迪安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renwu/6772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