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的純電動野心路人皆知,ME 純電平臺的大名和一系列 ID. 概念車的推出,也預示著他們將要發(fā)起的猛烈的純電動攻勢。
但在此之前呢?大眾品牌純電動化的主力是 e-Golf。
主力到什么程度?前不久,大眾在德國德累斯頓透明工廠向一名車主交付了第 10 萬臺 e-Golf 純電動車。雖然在中國它的能見度不高,但是這個銷量意味著在歐洲和北美市場,它的受歡迎度還是不低的。
上圖為 2019 年 1-9 月歐洲市場新能源車銷量,粗體為純電動,Model 3 排名第一,接下來是雷諾 Zoe、寶馬 i3、日產 Lef 和大眾 e-Golf。
在北京我們拿到了一臺進口版 e-Golf 的試駕車,五天的時間里,對它有了一個大概印象。
這輛「德原高」的補貼后指導價是 24.08 萬,目前有大幾萬的優(yōu)惠。值得注意的是,國產 e-Golf 上市之后,這臺進口版并沒有退市。
進口版 e-Golf 的工信部續(xù)航里程是 255km,放在 2019 年末來看并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指標,這是它繞不開的問題。后面的內容里也會提到續(xù)航表現(xiàn),這里我們先放一放。
從外觀上來看,如果沒有一塊綠牌子,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這就是一臺普通的 7 代高爾夫,稍微多看兩眼,可能又覺得哪里有點奇怪。
實際上它主要的標志性特征就是輪轂和前臉,而前臉的不同又在于藍色飾條、C 型日行燈以及頭燈燈組。這個日行燈,也是北汽新能源車型的「靈感來源」。
整體來說,e-Golf 的外觀比普通高 7 略精致一些,不過和 PHEV 版的高爾夫 GTE 相比,它看起來又沒那么「戰(zhàn)斗」。
(高爾夫 GTE)
內飾和燃油版也沒什么太大區(qū)別,主要就是一些彰顯新能源身份的細節(jié)點綴。12.3 英寸全液晶儀表有些奧迪「虛擬座艙」的感覺。
外觀內飾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臺車的電驅動實力。
毫無疑問,這是我們常說的那種「油改電」車型。但 e-Golf 改得還是挺花心思的。
怎么得出的這個結論?有幾點可以解釋。
首先,e-Golf 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它相當?shù)挛兜男旭傎|感。車在我們手上的那幾天,輪流開它的人不少,包括公司同事和新造車團隊的產品經理,他們剛一上手,都對這臺車的操控和底盤贊不絕口。因為電池組壓身,e-Golf 開起來感覺比燃油版高爾夫更扎實穩(wěn)重,懸掛頗有韌性,在駕駛層面,幾乎挑不出什么毛病,遠好于國產電動車的「油改電」,甚至有同事覺得它比 Model 3 的底盤質感更高級一些。要知道,基于燃油平臺做電動車,懸掛和底盤的重新標定、調校大有學問,要調得很好也不太容易,在 e-Golf 上,確實能看出德國人對于汽車工程的嚴謹。
其次是它的電耗控制。進口版 e-Golf 的電池組容量是 35.8kWh,永磁同步電機的最大功率是 100kW,最大扭矩 290 牛米。我們開的這幾天基本是城市工況通勤,電耗維持在百公里 11-13kWh。這臺車的換擋桿上有一個 B 檔,掛到這個檔位,然后上下推動換擋桿,可以調節(jié)能量回收力度。在最大回收力下,基本上可以做到單踏板駕駛。另外,它還提供了標準、經濟、經濟+三種駕駛模式,不同的駕駛模式下,電機輸出功率和空調功率各有不同。
(市區(qū)行駛,能耗控制在 11-13kWh 百公里是比較容易的)
在市區(qū)內駕駛,如果腳法控制得當,跑出標稱續(xù)航里程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在能耗控制、駕駛模式設定和能量回收設定策略上,這輛 e-Golf 讓我想到了寶馬 i3。這兩臺車在這幾個方面頗為相似,或許是德系品牌某些共有的基因所致?
第三,e-Golf 的剩余續(xù)航里程顯示相對較準。切換不同的駕駛模式、設定不同的空調運轉狀態(tài),表顯剩余續(xù)航都會隨之產生變化,可見工程師還是對它的 SOC 顯示策略花了些心思的。而在體驗層面,這樣的設定多多少少能減輕一些里程焦慮。
我們也對 e-Golf 的充電性能做了一些測試,分別使用國家電網充電樁和特瓦特充電樁進行了兩次充電。在國家電網充電樁,我們用 35 分鐘充入了 17.1 度電,電池 SOC 從約 55%到 85%,用了 20 分鐘,從 85%到 99%,用了 15 分鐘。在 95%時,充電電流可以達到 15kW 左右。而在特瓦特充電樁,我們用 40 分鐘充入了 22.3 度電。
當然了,前面提到,較低的續(xù)航里程是聊 e-Golf 繞不過去的話題。255km 的工信部續(xù)航,適合什么樣的人群?首先你得認可和追求原汁原味的德系品質,其次你家里得有充電條件,并且還要有燃油車,把 e-Golf 單純作為城市代步用車。
這其實也是 e-Golf 和 i3 這兩款車的產品理念:它們就是為城市內通勤而設計的產品。所以都沒有搭載太大容量的電池組,而是在降低電耗這方面做努力,從而讓百公里用車成本降低。
試完 e-Golf,我對大眾 MEB 平臺的新車更加期待了。
來源:geekcar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shichang/105310
以上內容轉載自geekcar,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