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Unsplash”
在中國車企逐漸復工的當下,海外車企卻掀起了關廠潮。
截止3月19日,海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患者超過13萬人,其中歐洲確診人數(shù)已突破9萬,北美也有超過1萬人確診,成為疫情重災區(qū)。由于歐美為全球汽車生產的核心區(qū)域,所以本次疫情對于全球車市的影響巨大。
據(jù)億歐汽車統(tǒng)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截止3月19日,全球范圍內已有大眾、寶馬、豐田、福特、特斯拉等14家主流跨國汽車集團曾宣布關閉部分工廠。在世界范圍內被波及的工廠總數(shù)達到100余家。同時,起亞等部分車企雖然仍未關閉相關工程,但也處于蠢蠢欲動的階段。
根據(jù)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的數(shù)據(jù)顯示,由于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圍的爆發(fā)對供需兩端產生的影響,全球汽車產銷預計下降16%,而在防疫積極性不足的美國預計產銷下跌20%。
從各大車企公布的停產原因中,億歐汽車總結出了以下幾方面:
政策方面:疫情影響下,意大利等國針對部分城市采取封城或甚至封鎖國境線,導致主機廠難以正常生產;
需求方面:在全球經濟下行的環(huán)境下,疫情對經濟產生二次沖擊,導致市場需求疲軟;
供給方面:車企的供應鏈龐大且復雜,部分供應商因疫情原因無法按照主機廠要求供貨,導致主機廠因庫存零部件耗盡,被迫停產;
人員方面:福特等主機廠被發(fā)現(xiàn)有員工感染新冠病毒,為防止疫情擴散,緊急關停。除此之外,受到政府和工會等方面的壓力,部分車企決定在員工健康的情況進行停產調整。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歐洲設有工廠的車企已關停了其中的大半廠房,部分車企甚至關閉了其在歐洲的所有工廠。在北美地區(qū)的車企態(tài)度相對曖昧些,有車企主動關廠,也有車企仍處于觀望狀態(tài)。而在亞洲,由于主要汽車生產位于中日韓級東南亞地區(qū),而這些地區(qū)的疫情已相對有所好轉,多數(shù)車企已逐漸復工,但距離滿產階段仍有距離。
3月11日,菲亞特克萊斯勒(FCA)集團宣布關停旗下歐洲工廠,成為首家宣布關廠的跨國汽車巨頭。隨后的一周時間里,疫情在歐洲開始肆虐,各大車企紛紛跟進宣布停產,掀起了車企在歐的關廠潮。
隨著美國當?shù)馗腥救藬?shù)的增加,美國政府也已經坐不住了。加州等部分州政府強制要求車企等非緊急性生產的企業(yè)停產,特斯拉便受此影響不得不停產。而通用、福特、克萊斯勒則在一名福特員工感染后也緊急宣布停產。不少在北美設立工廠的車企也紛紛宣布關廠,防止疫情擴散。
而在亞洲市場,中國車企,甚至包括疫情重災區(qū)武漢的車企都已經逐步開始復工。而豐田、本田等企業(yè)也已開始恢復其日本本土市場的生產。但在韓國,由于疫情的擴散,現(xiàn)代汽車集團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蔚山工廠淪陷,進入停產階段。
此次疫情席卷全球,為車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但企業(yè)不該盲目著急復產,不安全的環(huán)境下復產可能會對企業(yè)未來帶來更大的損失。當下,如何能夠幫助企業(yè)所在地區(qū)更快度過疫情以及維護好自己的產業(yè)鏈,才是企業(yè)最應該考慮的。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shichang/11186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