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雷軍的“三年之約”——小米SU7上市,售價21.59萬起。小米SU7對標特斯拉、BBA,致敬保時捷;價格一經公布,熱度極高,27分鐘大定破50000輛。然而,翻看20-30萬級轎車月銷排行榜,奔馳C級仍坐穩(wěn)BBA頭椅,月銷超11000輛。之后進入交付環(huán)節(jié),小米SU7的銷量是否會“雷聲大,雨點小”?
價格、概述:小米SU7并沒有“掀桌”;28萬開走的奔馳C260L就不香嗎?
21.59萬起,能夠獲得一臺CLTC續(xù)航達700km的中大型純電轎跑,想想好像也挺不錯的。然而,要說配價比,比小米SU7還便宜的自主品牌中大型新能源轎車比比皆是。
更重要的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奔馳C260L的終端優(yōu)惠,已經達到了六位數的程度,這可能會讓不少還未圓上“BBA夢”的年輕人們足夠虎軀一震的。
倘若奔馳C260L的裸車在24.49萬元左右,加上2萬左右的購置稅,落地28萬左右,奔馳C260L開回家,想想好像也挺不錯的?
至于車室空間,小米SU7定位四門中大型轎跑,除了車寬有優(yōu)勢之外,奔馳C260L在加長后的后排空間表現,絕不會比小米更差,甚至若是四人乘坐的話,奔馳理應會有更寬敞的乘坐表現。
奔馳C級的動力由于48V P2電機的加持,實則也有不錯的加速成績;在小米的兩款400V車型上,小米SU7的動力優(yōu)勢相比起同級別車型來說并不大,而29.99萬元的Max版本固然“真香”,但相信真正選擇此版本的用戶并不會是大頭,過剩的動力和操控性能終究是一種奢侈品。
智艙、智駕:SU7的最大賣點,碾壓BBA
許多KOL或車評人都慷慨激昂地表示,售價29.99萬元的小米SU7 Max版本更有性價比,但作為一臺汽車,相信更多消費者需要與它陪伴至少3年甚至5年以上的歲月,因此,入門版車型也是第一電動必須關注的配置。
在21.59萬元的小米SU7標準版上,我們沒有看到800V,沒有看到雙Orin X,沒有看到激光雷達,還好,驍龍8295芯片和搭載澎湃OS的車家互聯功能依舊是SU7全系標配的。
84TOPS的算力放在同級別純電車型中絕不算優(yōu)秀的,但按照目前的算法迭代,40TOPS的算力確實已能夠撐起高速NOA功能。
換個角度,若是想體驗到小米澎湃OS的車家互聯功能,而對城市NOA功能不怎么在意的話,那么選擇小米SU7的標準版也已經足夠了。
有時候,雷總的話也不能全信,什么29.99萬元的SU7 Max版是“完全不同”的兩臺車,如果真是這樣,反倒要出大問題;難不成低配和頂配的51000N·m/deg扭轉剛度、最高2000MPa的熱成型鋼材是不一樣的?營銷歸營銷,在選擇配置的時候,消費者們還是得按需、理性選擇。
電池、補能:續(xù)航參數再優(yōu)秀,也不能代表實際體驗
雷軍說,小米SU7標準版通過一系列的優(yōu)化,成功用73.6kWh電池跑出了700km的CLTC續(xù)航成績。若小米SU7的外形設計已經定型,那么Cd=0.195的風阻系數不變,最大的提升點可能還是來自于19寸的米其林低滾阻輪胎。
實際上,電池技術發(fā)展到現在,算是處在一個“瓶頸期”,汽車廠家的續(xù)航成績和能耗水平終究是一個實驗室的數據。實際的用車能耗,會受到駕駛員的駕駛風格、當時的氣溫、路面狀況、道路擁堵情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總的來說,小米SU7入門版續(xù)航夠用,但并不算充裕。
說到操控,目前網絡上流傳的幾乎所有試駕視頻,均是基于小米SU7 Max版本的試駕體驗,而小米SU7的2款400V版本均不支持空氣懸架的選裝。
因此,搭載螺旋彈簧的小米SU7的駕駛體驗究竟如何,還得等到4月3號的創(chuàng)始版交付后,我們才能夠真正看到。
作為德系老牌中級車,奔馳C的懸架配置一直是比較有誠意的,在操控表現上,由于G世代寶馬的一邊倒“妥協(xié)”,因此奔馳C的駕控比起寶馬3系來說會更有優(yōu)勢,但不如奧迪A4L那么運動。
作為一臺整備質量1980kg起的中大型轎跑,小米SU7的螺旋彈簧版本究竟能帶來怎樣的駕控表現,敬請期待第一電動的后續(xù)報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YKPM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carnews/daogou/22465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