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初,得知董明珠造車的消息,可以說,既感覺到新奇、同樣也感覺到一些顧慮!這是因為,董明珠造空調,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的程度,自然就會使這位叱咤風云的強者,有了更大擴張的想法。也自然而然的愿意從車市分一杯羹、更愿意經受汽車制造的挑戰(zhàn)。
應該說,從董明珠自身的進取精神、到個人魅力,再到已經走過的發(fā)展路徑,都是造車所需要的強人與強勢!特別是,在國內車市面臨巨大轉型期階段,更需要制造新勢力的融入,才能不斷扭轉中國汽車制造的落后局面!但由于對汽車專業(yè)化制造的了解程度以及對競爭復雜性的估計不足,從而使董明珠處在非常微妙與尷尬的境地。所以,本文不僅要從董明珠經歷的制造的問題以及面臨的新競爭的處境,來探討造車的具體問題;同時,也盡可能的從專業(yè)的角度,提出董明珠造車的難點與解決辦法......!
現在,董明珠又成了汽車行業(yè)的焦點!這不僅是由于董明珠曾吐槽過國產汽車的“粗制濫造”;也曾理直氣壯的與長城、東風的老總互懟,其關鍵的問題就集中在中國造車好與不好的問題上。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董明珠僅是站在不同行業(yè)的角度來評價中國汽車制造問題,恐怕沒有人不認同她的觀點!這是因為,董明珠在空調業(yè)的成功,已經讓其擁有十足的話語權,自然可以對一些車企的造車問題品頭論足。但正是由于董明珠也開始涉足汽車制造,這就難免不讓人不關注這位高調道出中國汽車制造“不靈”的家電大佬,在自己造車過程中是否言行一致、是否能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品牌。結果,在銀龍推出類似于埃爾法的車型以后,確實令人大跌眼鏡,不僅看到了董明珠兩年虧損上百億的結果、而且也看到了這款新車的制造的業(yè)余……!
糾其原因就在于,董明珠造車從開始到過程、再到結果,總是處在知己、不知彼的造車狀態(tài)之中。這樣的結果,自然就談不上造車的專業(yè)化程度。雖然可以通過互懟當紅車企,賺足了行業(yè)的關注度;也可通過自身的別出心裁發(fā)聲,讓人們對董明珠的個人觀點記憶尤深,但這些也只能起到宣傳作用罷了!或許,正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從而使董明珠自身的制造之路越來越窄、也越來越坎坷!
虧損嚴重為何會讓董明珠舉步維艱
可以說,造車就意味著要高投入,這就使圍繞著企業(yè)的進入、過程與結果的關鍵!雖然說,造車投入數百億不算什么,但如果造車沒有一兩年的時間就虧損上百億,自然說明了很大的問題。一方面是說明了造車缺乏系統(tǒng)的制造理念與制造模式,容易使自己投入的資本,在不經意間變成了重復投入與不恰當投入;另一方面由于董明珠造車嚴重欠缺專業(yè)性,從而容易使自身造車的品牌,既出現了東拼西湊問題、又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品牌制造需求,這就使得董明珠所打造的汽車,儼然成了行業(yè)的笑柄!所以,人們在沒忘了董明珠說國內制造粗制濫造的時候,自身的制造卻難以為繼,這就讓業(yè)界不知是該哭好、還是該笑!
說心里話,這些都是與董明珠在造車理念與決策上的知己不知彼、在管理上的嚴重欠缺專業(yè)化不無關系的!別的不說,董明珠先推出模仿阿爾法的MPV車型,這是簡單的從埃爾法的溢價能力以及現實消費需求而入手的,但殊不知這款車型既不是市場的大眾化制造,自然需要極其靚麗的造型以及個性化超強的品質效應,才能夠讓人信服!而董明珠所造出的新車,既沒有達到高端車的效果、同時又在性價比與技術上嚴重缺乏亮點,這就使自身處在非常被動的層面上。所以,虧損了這么多,如果還沒找到自己行之有效的造車解決辦法,才是最令人遺憾的!
新產品告訴每個人造車有多難
作為董明珠企業(yè)造出的新產品,可以說,價格是現代的、外形是10年代的、內飾則是00后的,甚至說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也并不過分!這就充分反映了董明珠造車不專業(yè),至少欠缺專業(yè)化團隊保障的問題!在這方面,只要看看造型設計的車頭與車身具存在很大的差異、內飾方向盤魚中控平臺設計的幼稚,就足以看出,董明珠不愿將投入更多花在國際設計層面,而是鼓勵手下靠白手起家來解決問題的想法過于凸現!這樣做,雖然可以節(jié)省形式層面的資金,但確實容易出現令人貽笑大方的結果!
以這款新車的內飾設計為例,新車的操控平臺幼稚而簡單、就連方向盤,也是過去模仿階段的產物。所以,自然難言什么高檔!而更重要的是,這款車的東拼西湊問題嚴重,就連高度模仿都難得一見,自然是很難與40萬的車價難以相符的。所以,人們不很看好董明珠新造出來的艾菲MPV、也就自然而然了。因為,新車沒有給消費者眼前一亮的感受,如果價格上與技術上難有自己的新東西,就會使新車幾乎難有生存的市場空間。所以,能夠造出這樣的高檔車,確實反映了董明珠造車外行的本色!
董明珠造車該何去何從
最為中國制造業(yè)不多的女強人,可以說董明珠都是令人欽佩與尊重的!只不過,她對汽車制造的介入,已經沒有時間讓她去適應、讓她更多的了解行業(yè)的變化與專業(yè)的發(fā)展,這就必然會使董明珠旗下的銀龍汽車,不可避免的遇到這樣與那樣的問題。所以,在董明珠不缺主見的情況下,業(yè)界依然需要給予她的汽車品牌一些良性的建議,這樣不僅會有利于造車的進一步走向、同時也能夠對行業(yè)內出現的各種問題引以為鑒!
筆者以為,像董明珠這樣的既有感召力、又有不服輸精神的強者,重要的是把握專業(yè)團隊的進退以及有機選擇品牌價值的變化,這或許才是董明珠造車能夠事半功倍、甚至以一當十的關鍵!其中,在領導專業(yè)團隊的情況下,董明珠不應該按照造空調似的慣性思維來理解汽車,甚至簡單的以為,只要形成統(tǒng)一的干勁、形成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熱情,就可以無往而不勝!這些不是不可以有,只是基于特定的市場環(huán)境下才能夠起到作用。同樣,在汽車行業(yè)過分國際化以及整體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就需要站在國際技術的高度以及市場引領的高度上,來理解追趕與超越的制造問題,才是能合理的解決問題。否則,就只能受制于市場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董明珠雖然意識到,造阿爾法或新能源汽車容易走溢價道路、或者快速進入市場的捷徑,但這些做法一旦欠缺了專業(yè)技術的保障、缺少了能獨當一面的支撐力(造型到技術特點),自然就會使自身的努力變得問題百出、甚至會貽笑大方!更何況,后發(fā)企業(y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掌控著知識產權與品牌先入為主企業(yè)所重點關注,這就使得新品牌如果要想再產品上形成跨越式制造,就需要在專業(yè)思想與制造意識上更勝于藍才成?;蛟S,這才是讓董明珠企業(yè)能沖出重圍的關鍵所在。所以,現實這些讓董明珠們搞不懂的結果出現,不是因為董明珠的個人魅力不夠、而是她知己不知彼所帶來的后果……!
憑心而論,董明珠造車在新形勢下仍然是勇氣可嘉的。至少,在經歷了空調制造成功以后,能夠將這些成功的經驗用于造車,這本身是行業(yè)對汽車行業(yè)做重要的貢獻之一!但這些都是需要兢兢業(yè)業(yè)來進入與發(fā)展的汽車制造,既不能允許投機取巧意識的泛濫、更不能讓不懂裝懂的行為擾亂汽車制造與發(fā)展,這才汽車行業(yè)無形的規(guī)矩!所以,董明珠初出涉足造車領域,懵懂與不專業(yè)是難免的,這就需要這位不服輸女強人、更不怕輸!同時,也能在不具備“天時”的情況下,努力將“地利”與“人和”盡在掌握,這才能留給董明珠造車更大的可馳騁空間!換句話說,一旦董明珠真正意識到造車的專業(yè)性與造車的新理念,確實是一支不可輕視的力量……!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凌然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0795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