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S.E.X.Y”更SEXY,何小鵬這樣形容P7。
S.E.X.Y是特斯拉的車型組合,分別代表Model S、Model 3、Model X和Model Y。
P7則是小鵬汽車繼G3之后的第二款量產車。
與特斯拉從純電跑車到中高端車型逐漸下探的品牌策略相反,小鵬在交付大眾車型G3之后,推出了性能和售價均更高的P7,走的是品牌上探。
P7定位智能純電動轎跑。
簡單來說,小鵬汽車希望打造「Model S的配置,Model 3的價格」。P7在百公里加速、NVH等部分性能上對標Model S,價格則與國產Model 3相近,售價區(qū)間綜合補貼后為22.99 - 34.99萬元。
在新車發(fā)布環(huán)節(jié)結束后,何小鵬和小鵬汽車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夏珩邀請了時尚博主黎貝卡上臺,三人展開對話。
“P7的研發(fā)立項是在三年前,三年前是怎么預測今天的時尚設計趨勢?”
黎貝卡向何小鵬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程序員出身的何小鵬當然不擅于預測3年后的時尚趨勢。但面向未來的變化,P7用一種工程師的方式給出了更好的答案,就是這款車核心的智能化。
外形設計必須通過改款和車型換代來升級,但P7在內里可以通過OTA不斷推送新的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方面的功能,甚至可以對動力性能進行后續(xù)的優(yōu)化。
1、30億研發(fā)費
越級配置,即利用更高的配置打同級車市場,是自主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們常用的競爭策略。
小鵬實現品牌上探的方式,是從外形設計、內飾配置、動力性能、電池續(xù)航等傳統(tǒng)汽車參數,到立足本土化的智能座艙、自動駕駛輔助系統(tǒng)等創(chuàng)新功能,全面系統(tǒng)地為P7進行了「高配」。
不少人用“堆料狂魔”來形容P7。
據何小鵬透露,研發(fā)P7投入了超30億元。
2019年,G3賣出了16608輛,P7能在多長時間突破這一銷量值得關注。
具體到車型參數上,P7在許多方面有著不錯的表現。
從外形上看,P7是一款有著纖長車身的轎跑。車長4880mm,軸距達2998mm。
這與特斯拉Model S、保時捷Panamera 2020、奔馳CLS級相比毫不遜色。
這三家的車長與軸距分別是:
4970mm/2960mm(Model S)
4988mm/2939mm(Panamera 2020)
5049mm/2950mm(CLS)
可以看到,在車長相近的情況下,P7的軸距最長,車內空間更大。
要做一款性能出色的純電動轎跑,除了車身參數,還需要兼顧續(xù)航里程、駕駛體驗等各方面。
在確保車足夠長的前提下,為了讓外觀看起來更加運動,P7將車身的高度壓到了1450mm。這就影響到電池包的設計。
在純電動汽車發(fā)展初期,由于電池技術發(fā)展不成熟,許多初創(chuàng)車企第一款產品大多為底盤更高的SUV車型,這樣做可以更容易地適配電池包。
小鵬汽車也不例外,它的第一款量產車正是純電動SUV G3?,F在,要做P7這樣的純電動轎跑,這就決定了車身的高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喪失造型的運動感。
同時,由于軸距接近3000mm,還要求離地間隙不能太小,否則通過性會變差。兩者兼顧的方法就是把電池包做低。
小鵬為P7提供了NEDC工況下552公里、656公里和706公里等不同續(xù)航版本的車型。
其中,長續(xù)航706公里版本的電池包供應商是寧德時代。
小鵬與寧德時代進行了電池定制化開發(fā),最終將電池包做到了長約2200mm、寬約1500mm、高約110mm,高度在同級車中幾乎難以看到。
小鵬汽車副總裁劉明輝此前曾告訴汽車之心,“小鵬P7電池包的高度可能是目前為止最低的,比Model 3還要低。因為Model 3采用圓柱形電池,而小鵬P7是方形電池?!?/p>
將電池包的高度設計到很低,挑戰(zhàn)的是安全性,它既需要將電芯、模組、電池包的高度都要降低,還要保證水冷系統(tǒng)的可靠性。
最終,長續(xù)航版本的電池包的電池容量80.9kWh,電池包能量密度170Wh/kg,處于行業(yè)第一梯隊。
其實,為了做到電池包與車輛更好地結合,小鵬與保時捷團隊合作開發(fā)了純電動底盤,并采用雙叉臂+多連桿方案。這個方案據小鵬團隊描述,一般是用在百萬級的豪車上。
這些配置均意味著高昂的開發(fā)費,但它們還不是全部。
小鵬汽車在自動駕駛的投入更加堅決,它選擇的是“硬件集成、軟件自研、運營和服務一體化”的策略。
XPILOT 3.0的硬件主要包括:
感知層:包括14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傳感器。
定位層:應用了三重高精定位及高德高精地圖。
計算層:英偉達Xavier驅動的強大運算單元。
控制層:采用了博世的iBooster制動助力系統(tǒng)。
如此豪華的硬件配置,一方面是考慮L3自動駕駛系統(tǒng)需要的系統(tǒng)安全冗余,另一方面為以后的自動駕駛功能更新做好了準備。
2、超五星安全
安全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是整車的防撞強度,另一個是在自動駕駛系統(tǒng)運行時的安全。
此前,小鵬G3曾在C-NCAP的測試中取得五星認證,并在更為嚴苛的中保研的C-IASI測評中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的首撞。
最終,G3在車頂強度、座椅/頭枕試驗、行人保護、輔助安全測試項目當中,獲得了堪比傳統(tǒng)車企豪華品牌車型的成績。
有了G3的經驗,P7在安全方面繼續(xù)深耕,采用籠式乘員艙、高強度鋼鋁混合車身,前圍橫梁、A柱、中央通道等關鍵部位均采用了最高抗拉強度為1500MPa的車身鋼板,且熱成型鋼板(1500MPa)占比高達 13%。
P7還在電池包上進行了特別設計。
比如,整個B柱碰撞支撐結構中除了貫穿式的鋁型材用于吸收碰撞能量外,其余的都是強度超過1000MPa的超高強度鋼或者強度1500MPa的熱成型鋼材。
電池包本身通過17項超綱測試,全系電池包達到最高的IP68防水防塵等級。
除了上述被動安全配置,P7還擁有超過20項主動安全配置及功能,尤其是在自動駕駛輔助上進行了計算平臺進行了雙重冗余,并增加了360°實時感知主動安全預警系統(tǒng),這一點與傳統(tǒng)車企相比或許才是更為重要的。
根據何小鵬透露,P7搭載了兩套計算平臺,既包含XPILOT 3.0的計算平臺,也配置了XPILOT 2.0的計算平臺。
其中,XPILOT3.0的核心模塊Xavier達到汽車功能安全的最高等級ASIL D,可以保障系統(tǒng)運行的穩(wěn)定性及安全性。
這兩套計算平臺在硬件上完全獨立且互為冗余。
也就是說,當一套計算平臺出現問題時,另一套能夠備份響應,這對于實現L3及以上的自動駕駛來說至關重要。
在高精度定位方面,小鵬P7使用了由高德提供的分米級精度的高精地圖,然后通過三重高精度定位硬件(GPS+RTK+IMU),使全局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
在此基礎上,P7還采用了即時定位與SLAM地圖構建技術,使P7相對定位精度小于0.3%。P7通過這些系統(tǒng)的疊加與互為補充,來保障在立交橋、隧道或惡劣天氣下的行駛安全。
3、“量產最強的自動駕駛硬件架構”
無論是外形設計,還是主被動安全配置,這些僅僅是造車的基礎。
對于缺乏深厚品牌積淀的造車新勢力而言,成敗的關鍵還是在能否做出差異化的創(chuàng)新功能。
特斯拉之所以賣到風生水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產品與現有的燃油車相比,有極簡設計風格的外觀內飾,三電技術表現在百公里加速和續(xù)航等方面足以對標燃油車,更關鍵的是絕大多數燃油車還未跟上節(jié)奏的自動駕駛功能。
品牌上探,必然會進入外資品牌的戰(zhàn)場。
而與外資品牌比拼汽車設計、安全性能、駕駛操控性等不會占到太多便宜,因為這些正是對方耕耘多年的領域。只有三電技術、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大家都站在同一起步線。
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更多意味著軟件端的研發(fā)能力。
小鵬將相當一部分寶壓在了軟件上面。
以P7這款車的研發(fā)來說,30億研發(fā)費用中,7億元投入給了軟件研發(fā)。
在談論創(chuàng)新功能之前,先來看一下P7的硬件配置,這是軟件高效運行的前提。
P7搭載了號稱「量產車最強」的自動駕駛硬件架構,包括:
14個攝像頭
5個毫米波雷達及12個超聲波雷達
高精定位+高德高精地圖
英偉達Xavier驅動的強大運算單元
博世iBooster制動助力系統(tǒng)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英偉達Xavier芯片XPILOT 3.0可實現每秒30萬億次運算,是目前主流采用的EyeQ4平臺算力的12倍。
P7還全面重構了感知系統(tǒng),采用視覺感知系統(tǒng)+毫米波雷達融合的方案,這也是業(yè)內唯一的360度雙重感知融合系統(tǒng)方案。
基于SEPA平臺架構,小鵬汽車整車ECU實現了全部聯(lián)網,成為繼特斯拉、蔚來等少數車企之后,又一具備整車OTA升級能力的車企。
這些硬件配置,是P7發(fā)揮差異化軟件功能的基礎。自動駕駛上,P7主打的是針對本土化道路優(yōu)化這張牌。
4、品牌上探的核心:本土化的研發(fā)
進入智能汽車時代后,自動駕駛能力已經成為評價一輛汽車的關鍵指標。
當下各家車企發(fā)展自動駕駛,主要有三種路線:
一種是全面自研,激進如特斯拉甚至急不可耐地拋開Mobileye、英偉達等芯片合作方,直接涉足芯片研發(fā),并推出了算力高達144TOPS的FSD芯片;
另一種是像小鵬這樣采用硬件集成、軟件全面自研;
最后一種是采用供應商軟硬件集成方案,OEM仍然保持傳統(tǒng)汽車時代的系統(tǒng)集成商角色。
P7所選擇的“硬件集成、軟件自研”路線,介于特斯拉和大多數車企的路線之間。
這樣做的好處是,既不用像特斯拉一樣進行大規(guī)模的投入研發(fā)芯片或者成熟零部件,同時又能由自己掌控自動駕駛功能定義和研發(fā)推進的主導權,進行更適合國內路況的自動駕駛功能本土化研發(fā)。
上面已經提到了XPILOT 3.0的硬件架構,接下來看它們帶來了哪些特別的功能。
P7具備了更精準的 LCC(車道居中輔助)、ALC(自動變道輔助)和自動泊車前向車位檢測功能。
這些功能將在P7今年交付時可以直接使用。
所謂更精準,指的是這些功能是針對國內路況進行了專門的功能研發(fā)。
比如在遇到高速道路上遇到道路施工遺留的車道線疊加情況時,XPILOT 3.0并不會受到干擾,能夠繼續(xù)運行LCC功能。
在執(zhí)行ALC操作時,由于硬件感知能力做了提升,用戶變道時的體驗會更為流暢。
當遇到國內獨有的減速帶等標識、三輪車時,P7的XPILOT 3.0也會根據專門優(yōu)化訓練后的算法完成識別作出處理。
客觀地講,這些功能其他自動駕駛方案供應商并非做不到,而是說,要看誰能做得更快。
國情決定了中國有特色的路況,本土化研發(fā)是小鵬和本土ADAS與自動駕駛方案提供商PK特斯拉的機會,大家都已經看到了這一點。
據悉,XPILOT 3.0接下來還會通過OTA升級更多功能,比如:
高速自主導航駕駛:在高精度地圖所覆蓋的高速公路,實現從A點到B點的自動駕駛。
停車場記憶泊車:系統(tǒng)可根據此前的停車路線,進行自主泊車。這也是?個可量產且不依賴于停?場改造的自主泊?系統(tǒng)。
紅綠燈通行輔助:可識別讀秒燈、圓形燈、箭頭燈等,并對駕駛員做出相應提示。
本土化能力越強,自動駕駛功能的差異化就會越突出。在這一邏輯下,未來幾年,P7將成為角逐自動駕駛領域的長跑選手。
總體來看,越級配置、本土化自動駕駛研發(fā),這些正是P7進行品牌上探的核心秘密。
畢竟,在汽車設計師以歐洲最強、軟件算法人才北美最強的格局下,國內車企如果想彎道超車,能做的便是最大化地吸收這些人才,然后結合國情進行持續(xù)敏捷的本土化迭代。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1514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