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三個品牌放在一起,主要是從價格段來考慮。比亞迪(純電)、埃安和歐拉三家純電動部分在2022年走勢的差異,客觀上也反映了很多的問題。細分市場深耕下,隨著電池成本一上漲,大家的生存策略都變化了。
● 比亞迪
由于弗迪的存在,只要卡住電池利潤和整車?yán)麧?,比亞迪在純電這個賽道里面,其實在打價格戰(zhàn),別人漲得多,我漲得少。在整體快速磷酸鐵鋰做低成本的路線中,切了一條直線。
●埃安
埃安的磷酸鐵鋰的進程還沒真正開始,但是其實早幾年和寧德之間出現(xiàn)問題,反而培植出三家供應(yīng)商的供應(yīng)局面,加上電池方面該合資合資。在從Aion S切換到Aion Y打年輕化小型車市場,非常成功。
● 歐拉
歐拉之前在白貓和黑貓時代,是走8萬左右的市場,隨著往好貓和各種閃電貓、霹靂貓向上轉(zhuǎn)移,還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具體分析我們仔細來看看。
▲圖1.圖解新能源分品牌框架,參考2021年上險數(shù)據(jù)
▲圖2.2021年1月開始,三家純電的數(shù)據(jù)對比
Part 1
品牌價格定位
我覺得首先還是從價位圖開始來分析:
● 從比亞迪來看,密密麻麻的純電車型,把10萬-20萬的車型布置滿了,而漢EV是所有車型的起點車型,后續(xù)拿海豹這款對標(biāo)Model 3的車型來做20萬以上的高性價比車型。
● 埃安走量的車型主要分為Aion Y和Aion S,價格帶其實和比亞迪有重疊區(qū)。
● 歐拉系列就是從黑貓和白貓,過渡到好貓,需要成本控制好,而且過于強調(diào)細分車型,在主流的消費者來看的時候,增長能力就不太好。
▲圖3.三家企業(yè)的車型價位圖
● 比亞迪和埃安的BEV分布
首先根據(jù)6月批售6.9萬臺,按照上險的預(yù)估為6.5-6.7萬臺,我們拆解下整體銷量應(yīng)該如下,整體按照EV上半年是29萬臺,大概是埃安的3倍。
▲圖4.比亞迪的純電動車型的銷量預(yù)估
按照不同價位段的比例,我們把他們分解下大概如下:
▲圖5.比亞迪和埃安的銷量價格對比
我的理解,這一波埃安其實和比亞迪在很多車型價格上有重復(fù),在比亞迪率先導(dǎo)入了磷酸鐵鋰以后,整體的成本控制優(yōu)勢是比較大的,加上自己垂直一體的打法,在這些較低價格,電量在50kwh以下的掌控權(quán)比較大,而70kwh以上的區(qū)域車輛價格相對較高了。
▲表1.埃安和比亞迪
我們可以看到廣汽在較低價車型的Model Y全面換上了64kWh的鐵鋰電池,這個對于廣汽埃安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后續(xù)Aion S也會全面去換。
▲圖6.廣汽的銷售數(shù)據(jù)分電池類型
● 歐拉
我把歐拉的數(shù)據(jù)拿出來仔細對一下,其實從黑貓和白貓終端退下來,依靠好貓其實沒接住整體的量,后面的櫻桃貓應(yīng)對升級的策略,這對于女性群體來說決策速度變慢了,這一波加上Smart EV分流,這種細分場景打法比較難在2022年取得高增速。
▲圖7.歐拉的2022年是切換年
Part 2
后續(xù)推演
我覺得想要和比亞迪搶10-17.5萬的市場,首先需要全面換裝磷酸鐵鋰,主要的問題還是在這個市場如果假定40-60kWh為主力,那么電池的差價就能直接體現(xiàn)在車價中,如果車企沒辦法掌握這個價格很難和比亞迪持續(xù)來打。比亞迪本身沒想在這個價格去賺錢,你怎么賺錢。
所以從2019年開始的電池價格體系,往回走以后,整體電動汽車的量能增長的預(yù)估就需要和電池價格直接掛鉤。
▲圖8.中國動力電池價格呈現(xiàn)梯度下降
其次在17.5-25萬的價格段,電池裝配量一般在70-80kWh,根據(jù)目前的推演也在大規(guī)模往刀片類的鐵鋰走,這個價格段隨著Model 3價格上移以后,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主要還是比拼性價比。
▲圖9.電池的上游必須觸碰的領(lǐng)域
小結(jié):分類統(tǒng)計和作圖的時間比較長,本周的兩篇圖解透視先寫到這里。我是覺得目前20萬以內(nèi)的電動汽車完全依賴于電池價格,而2023年補貼退坡可能會造成電池價格和電池原料一些松動,但是對于想要跑量的企業(yè)來說,掌握電池價格就成了關(guān)鍵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朱玉龍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7929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