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市面上比較熱門的SUV,莫過于小鵬G9。這款車在8月10日開啟預訂后,24小時內便獲得了近2.3萬臺訂單。作為小鵬汽車推出的第一款中大型純電SUV,國內的消費者給足了這款旗艦SUV面子。畢竟,前不久名噪一時的理想L9也只拿到了72小時預售3萬臺的成績。
新勢力車企推出的SUV,在2022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不過SUV對新勢力而言只是一半,轎跑車型是另一半。全面的產品布局,正在成為蔚小理們決戰(zhàn)下一場競賽的墊腳石,在頭幾年不正面剛的新勢力陣營,如今不僅要面臨傳統車企的圍剿,還要與曾經的兄弟暗中較量。中國SUV市場已經進入深水區(qū)。
01
比亞迪“新王登基”,合資SUV卷土重來
國內SUV市場的動蕩與“油電之變”,是從比亞迪決心逆襲開始的。
經過前幾年在三電、芯片領域的布局,比亞迪先后推出“刀片電池”和DM超混系統兩大殺手锏,主打“安全”的刀片電池,力圖在EV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同時也暗中盤活了比亞迪動力電池業(yè)務,使之一度超越寧德時代,成為磷酸鐵鋰電池的NO.1;而DM超混系統則在插混市場打開局面,作為最適合國內電動化遷移的必經之路,比亞迪的DM-i車型與EV車型平分秋色,一齊奠定了比亞迪如今的王者格局。
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81.8萬輛,其中SUV銷量達83.2萬輛,前七個月SUV累計銷量為507.6萬輛,同比下降3.7%。當然,轎車和MPV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只有新能源汽車(NEV)同比增長了121.5%,1-7月份累計賣出273.3萬臺。
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正在悄然改變SUV市場的格局。在7月份SUV銷量榜中,比亞迪宋取代哈弗H6成為“新王”,事實上,哈弗H6銷量不佳早有苗頭。從去年同期到現在,比亞迪乘用車銷量幾乎增加了超10萬臺,而長城則還在10萬上下打轉,光是這一年的增量就達到了長城汽車的體量,我們可以想象比亞迪未來的胃口有多夸張。
不過,除了比亞迪,長安、吉利、長城等自主車企的表現普遍不太樂觀,而合資車企也開始對國產SUV進行圍剿。
從2018年起,自主品牌SUV的市場份額連續(xù)三年持續(xù)下跌,直到去年才開始好轉。然而今年4月份疫情過后,尤其是近兩個月,德系、日系、美系SUV的份額明顯回升。數據顯示,5月~6月份,美系SUV環(huán)比增幅分別為229.0%和106.1%,日系SUV環(huán)比增幅分別為121.8%和43.7%,德系SUV環(huán)比增幅分別為109.7%和51.0%。相比之下,自主品牌SUV環(huán)比增幅僅為38.3%和29.3%。
今年下半年,自主品牌將迎來“僵尸”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02
抗美壓日,還得看蔚小理?
作為抗衡德日美系SUV的前鋒,比亞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比亞迪今年總銷量已突破81萬臺,比亞迪宋1-7月份就大賣20萬臺,隨著其增長勢頭不減,下半年有望再次實現突破。對于其他自主車企,穩(wěn)住就好。
比亞迪之外,新勢力車企可能是國產品牌當中另一股看似不起眼、實則頗有潛力的存在。此前,蔚來ES7、理想L9、問界M7、阿維塔11、小鵬G9等車型紛紛走進市場,與傳統自主車企SUV車型相比,新勢力推出的SUV產品擁有更強的產品力,因此定位也更高,蔚來和理想甚至開始沖擊50萬大關。
以開頭首日訂單高達2.3萬臺的小鵬G9為例,新勢力在旗艦級SUV車型上可謂是“嘔心瀝血”。除了高顏值的外觀設計,媲美保時捷卡宴的操控,超過700公里的續(xù)航里程,以及國內率先量產480kW超充樁,可實現“充電5分鐘續(xù)航200公里”的補能體驗,小鵬G9在內飾的豪華感和智能體驗方面也是下足了工夫,比如“女王副駕”,為女性用戶打造了專屬移動美妝空間,無微不至的前后排腿托,以及比邁巴赫還要豪華的音樂廳級5D沉浸座艙,與國外豪華品牌比起來都綽綽有余。
直接沖向高端、豪華市場,恐怕也只有蔚小理這樣的“初生牛犢”才能干得出來,長安、吉利這些老油條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足的原因,并不是沒有條件,而是被自己長期以來的低端思維束縛住了。比亞迪能夠從燃油車企搖身一變成為100%的新能源車企,靠的就是三大自主車企身上所缺失的魄力。
Golight點評
下半年的SUV市場注定好看,一片亂戰(zhàn)誰能笑到最后,我相信比亞迪和蔚小理一定是收獲滿滿。留給傳統自主車企的時間不多了,是去是留,也該早做決斷。
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GoLight出行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82215
小鵬G9交流群交流群已建立,戳
這里馬上加入群聊,更多一手消息及時關注。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