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RV在中國市場也算是一款傳奇的車型了,上市將近20年來,大多數(shù)時候都霸占著國內SUV銷量的前三。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非?;鸨?,本田CRV也推出了PHEV(插電混動)版本,官方指導價比同配置的HEV(油電混動)CRV高了4.8萬。
不過消費者并不買賬,新能源的CRV一直賣的不好,最后只有不斷降價,到現(xiàn)在價格居然降到了和油混差不多的價格,由于插混屬于新能源可以上綠牌不用交購置稅,所以實際上現(xiàn)在CRV插混的落地價是要比同配置版本的油混CRV更便宜的,但奇怪的是即便是這樣,插混CRV每月銷量依然只有幾百臺,銷量遠低于油混CRV,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CRV的油混比插混好嗎?
其實CRV插混和油混采用的是同一套動力總成,電機功率和發(fā)動機功率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插混版的電池增加到了16度,WLTC純電續(xù)航里程65公里,而油混版只有一個一度電的小電池。另外插混版本的車身尺寸一圈都略微增加了一些,配置上還增加了幾項,這樣看來,插混版本比油混成本肯定增加了不少的。而在功能上,由于插混版多了一個大電池,就可以實現(xiàn)APP遠程開啟空調等很多實用的功能。
這樣看起來插混版的CRV從產品力上要遠超油混版,而且因為上綠牌所以每年的車船稅也省了,可以純電行駛意味著用車成本也更低,那為何各方面都要遠遠超過油混的插混CRV現(xiàn)在賣的比油混更便宜銷量卻還遠不如油混CRV呢?其實這并不難理解。
這兩年新能源汽車非?;鸨?,但也還是有很多人對新能源汽車還存在很大的偏見,他們認為新能源汽車現(xiàn)在還完全不成熟,所以現(xiàn)階段他們買車并不會考慮新能源汽車,只會考慮燃油車。
而本田CRV的插混和油混,雖然本質其實是一樣的,只是一個16度的大電池和一個1度電的小電池的差別,但政策上卻區(qū)分了兩者一個是新能源汽車可以上綠牌,一個只能上藍牌。對于買燃油車的人來說,他們會覺得本田的油混技術已經發(fā)展了十幾二十年了非常成熟了,所以他們會認為這是燃油車中最高級的形態(tài),是值得購買的。而由于他們不信任新能源汽車,所以CRV的插混由于是上綠牌的新能源車所以他們同樣也不信任。
如果說這部分人不買插混CRV還是可以理解的,那么那些沒有對新能源汽車存在偏見的人,為什么也不去買插混CRV呢?那是因為,雖然插混CRV雖然對比油混CRV來說非常值得購買,但是買新能源汽車的人往往是會和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做對比,像是今年的SUV銷量冠軍比亞迪宋PLUS DMI,就是和CRV同級別的緊湊型SUV,而如果把CRV插混和宋PLUS dmi做對比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CRV插混的產品力遠遠不如宋PLUS dmi,不管是車身尺寸,還是動力性能,不管是純電續(xù)航還是能耗水平,不管是智能化還是車機系統(tǒng),不管是安全性配置還是舒適性配置,CRV除了真皮座椅比宋PLUS 仿皮的強,其他方面都是被無情碾壓的,而CRV插混雖然優(yōu)惠了6萬,但優(yōu)惠后卻還是比宋PLUS dmi貴了五萬多,產品力遠遠不如對手的情況下卻還貴5萬多,所以月銷量才會是一個只有幾百輛一個卻是三萬多輛。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現(xiàn)在國產新能源汽車有多強,打的合資車根本毫無招架之力,而合資車現(xiàn)在也只有守著燃油車苦苦支撐,但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了,現(xiàn)在的新能源汽車,哪怕沒有政策幫助的情況下,產品力也已經超越燃油車了,所以就算明年新能源車的補貼取消,依然無法阻擋新能源汽車繼續(xù)擴張的步伐。
我們還是拿CRV舉例子,CRV分為燃油版、油混版和插混版,同配置的燃油版比油混版指導價便宜3萬多,油混版優(yōu)惠更大,所以實際相差2.5萬。差別其實主要在于油耗,混動車的油耗會比燃油車低的多,基本上在城市里行駛每公里能省一半,還有混動車加速會比燃油車更加平順,噪音也更低。如果每年開的里程比較多,那買油混顯然更加劃算。
插混版比油混版指導價貴了5萬,主要區(qū)別是16度的大電池,但這個電池的作用可大了,首先可以純電行駛,如果家里可以充電,那使用成本就可以節(jié)省太多了,另外大電池可以讓你隨時隨地的在車里開空調,而不是像燃油車和油混那樣,只能啟動發(fā)動機怠速才能開空調,這區(qū)別是非常大的,怠速開空調不但費油(費用比用電高了十幾倍),還會讓發(fā)動機產生積碳,并且產生一氧化碳搞不好還會中毒。而且有了這個大電池,啟動車內電器也簡單多了,像是通過APP開啟空調這種操作,燃油版和油混版都是沒有的,插混版就有,而這功能在夏天非常實用。
所以插混版雖然比油混版指導價貴5萬,但考慮到不用購置稅,每年還不用交車船稅,再加上大電池帶來的好處,其實還算合理。但實際上插混版優(yōu)惠下來之后卻和油混版差不多,加上購置稅的因素,其實還要更加便宜,這就說明了買油混的人確實是不懂。如果僅僅只是從產品力上來講,油混版比燃油版貴2.5萬是合理的,插混版比油混版貴4.5萬也是合理的,那么插混CRV的產品力比燃油CRV貴7萬是合理的。而插混CRV的產品力卻比宋PLUS dmi要差的多,大概要差個兩三萬,那么宋PLUS dmi的產品力比燃油版CRV要強9到10萬左右,而宋PLUS dmi的價格是15.28萬到21.68萬,也就意味著CRV燃油版的產品力價值只值10萬左右,所以可想而知未來合資燃油車面臨怎么樣的競爭壓力了。
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我們這一代人是處于一個買車的最好的時代,以前燃油車時代,國內的車國內要比國外貴的多,想當初一臺普通的桑塔納就要賣三十多萬,那時候房子才1000元/平米,30萬可以買兩套房了。哪怕到了現(xiàn)在,國內的中高端燃油車還是要比國外的要貴很多,而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讓我們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性能強大配置豐富的車,這些車到了國外就是豪華車。比如比亞迪的唐和漢,在歐洲的價格是和寶馬5系奔馳E差不多的,而在巴西市場,比亞迪唐的價格甚至比保時捷卡宴還要高,而我們在國內卻只用花比寶馬3系奔馳C級都不到的錢可以買到唐和漢,這難道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幸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