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浙江臺州一輛特斯拉 Model Y 發(fā)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傷,3輛車受損。
就在大家翹首以盼事故鑒定結果的時候,3月4日廣東東莞市一輛特斯拉又連撞兩臺車,沖進店鋪才被迫卡死停車,再一次將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問題拉到了風口浪尖。
根據(jù)車質網的數(shù)據(jù),今年2月共受理車主有效投訴信息10026條,純電動汽車投訴就有1431條,插電混動493條。
難道說,被消費者和市場都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車質量經不起考驗?
01
新能源車投訴熱度有多高?
就在今年2月14日,歐洲議會通過了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達成的2035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小貨車零排放協(xié)議。
也就是說2035年以后,只要是帶發(fā)動機的車型,包括混動車都會在歐盟停產,只允許生產純電車。
至此,全世界新車銷量最大的三個市場,中國、美國、歐洲都確定了以電動車為主的新能源升級計劃。
中國發(fā)展新能源汽車是為了彎道超車和產業(yè)升級,美國和歐洲是為了在競爭中不至于落下風。
因此,新能源賽道是極為重要的,是滾燙的,當然也是備受矚目的。
在這一場決定汽車工業(yè)下個一百年格局的重大變革中,肯定會有很多阻力,就像一個多世紀前汽車替代馬車一樣。
廠家的魚龍混雜,消費者的觀念,甚至是燃油車舊勢力的阻攔,都可能引發(fā)巨大的爭議。
加上新能源賽道的話題熱度本身就高,一旦新能源車發(fā)生了問題,爭議就會被無限放大,背后真正的事實其實并沒有太多人關心。
就像特斯拉引發(fā)的幾次事故,官方的調查結果沒出來前各方更多的是罔顧事實的猜測。
世界上這么多汽車,同時期一定會有很多燃油車發(fā)生過重大事故,但是沒有人關心,也沒有這么多陰謀論。
02
理論上新能源車故障率應該更低
發(fā)展新能源車最終目的是在交通工具上用可持續(xù)、清潔的能源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
電能將取代燃油,電動機也將取代發(fā)動機變速箱,電動機的運轉部件就只有轉子,所以,新能源車在理論上比傳統(tǒng)燃油車結構要簡單得多得多,故障率應該更低才對。
純電動車確實如此,沒有了發(fā)動機變速箱成千上萬個零件,三大件變成了電池、電機和電控。
保養(yǎng)間隔更長,維護費用更低,常規(guī)保養(yǎng)基本上以檢測為主。
如果是換電車型,基本上杜絕了電池發(fā)生故障的可能性。
普通燃油車行駛15萬到20萬公里就會嚴重衰減需要深度修理,但是電動車正常行駛20甚至30萬公里磨損程度依然不大。
新能源車還包括了插電混動,這類車型情況稍微復雜一點。
早期的插電混動車依然有傳統(tǒng)變速箱,等于是在傳統(tǒng)燃油車的結構再加上了電池和電動機,變得更復雜了,故障率更不容易控制。
現(xiàn)在市面上主流的新型插電混動車要么不帶變速箱,要么是擋位數(shù)不多的DHT雙電機混動專用變速箱,結構很簡單,車輛以電機驅動為主,發(fā)動機大部分時間扮演充電寶的角色。
這一類車型從油耗、動力、質量、性價比上都有了質的飛躍,完全可以替代傳統(tǒng)燃油車。
從車質網去年的投訴數(shù)據(jù)來看,前十中排名第一的新能源車型是比亞迪宋Pro,但是投訴的問題和質量無關,主要是無法按時交車。
03
新能源車發(fā)展階段的正常表現(xiàn)是何模樣?
其實新能源汽車大規(guī)模開始普及,也就是這四五年時間,特別是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增長96.9%和93.4,在新車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
其實,我國早在2010年就開始推廣補貼新能源汽車,為什么這兩年才開始爆發(fā)?
其實,售價以及補貼只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現(xiàn)在新能源車的產品力和優(yōu)勢實在太明顯,消費者開始認可了。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買車要自己掏腰包,不見兔子不會撒鷹。
很好,但是現(xiàn)在遍地的國產小電動和9.98萬的比亞迪秦PLUS DM-i混動能耗更低,配置更好,和前者相比就是精裝對毛坯,降維打擊。
但總體來說,新能源汽車目前還是處在初級階段。
充電時間問題沒有得到根本地解決,電池成本降得還不夠,車規(guī)級半導體、芯片和車載系統(tǒng)都處在比較混亂的狀態(tài)。
所以新能源汽車的投訴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屏幕卡死、車機卡頓、充電問題。其實已經不屬于傳統(tǒng)汽車的問題范疇,屬于跟手機一樣的半導體行業(yè)問題。
反觀燃油車的投訴問題,其實還是集中在傳統(tǒng)三大件,像發(fā)動機燒機油、變速箱頓挫、底盤異響等等。
這說明燃油車誕生一百多年了,它的故障率也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新的燃油車技術也會帶來新的問題。
同理新能源車也是如此,它有屬于自身的特點和難點,不必回避,但也不用格外地放大。
結束語
豐田一直是燃油車界的神話,但是推出的第一款號稱純電平臺打造的電動車bZ4X在國內測試中就遇到了低溫無法充電的問題。這就表明,在新能源浪潮面前,不管傳統(tǒng)大佬還是新勢力,大家都要重新開始。
新能源車一定是趨勢,也一定會遇到問題,這無可厚非,不過事物的發(fā)展肯定是螺旋上升的。就像每個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都會被父母投訴,但他們不會被徹底否定,因為,他們才是未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西游社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19742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