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Model 3 終于來到了中國,在它正式面世整整兩年后。
對特斯拉汽車的評價總是兩極分化,前兩天,侃爺 Kanye West 在 Twitter 展示了一個狂熱的特斯拉粉絲形象。但我們希望解答的是,對于一個不了解特斯拉、Elon Musk 的消費者而言,Model 3 到底是不是一款優(yōu)秀的平價車型?
設計
眼見為實,先從設計說起。
設計分為造型和內飾兩部分,對于特斯拉首席設計師 Franz von Holzhausen 來說,如何把 Model S / X 上廣受好評的設計穩(wěn)妥克制的下放到定位更低的 Model 3 身上,又不至于在整個產品線中喧賓奪主,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現在看來,他把這個挑戰(zhàn)化解得非常好。直接上圖吧。
Franz 之前說過,特斯拉汽車不會在設計上過分追求前衛(wèi)激進,以至讓人難以接受。這個原則在特斯拉三款車上有很好的傳承。
比如 Model 3 的側身腰線與 Model S 很像,但尾部處理又跟 Model X 相近。相對 Model S / X ,Model 3 的大燈燈組明顯少了攻擊性,變得更加柔和與友好。
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和 Franz 雙雙推崇的一個設計原則是美學與功能性并舉,Model 3 很多細節(jié)都可以體現這一點,比如充電口就在左側尾燈的位置,而沒有專門開口;Model 3 前備箱配備了兩個掛鉤,受限于平臺垂直方向較淺,但水平面積加大——這就是放置一個 20 寸行李箱的合理空間;車內中控臺配備兩個充電口,安卓 Type-C 和 iPhone Lightning 接口各一個……這些都是特斯拉更加注重功能性的小細節(jié)。
內飾提兩點,第一做工進步明顯,這一點特斯拉官方專門強調過,很多已經提車的 Model 3 車主也在 YouTube 和特斯拉論壇上有分享帖,不再贅述。
第二是極度的簡潔與克制。最初我認為這種觀感是砍掉儀表盤,所有信息整合至中控大屏帶來的,但實際上這是方向盤按鍵大幅簡化、隱藏式的空調出風口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最終使得內飾只剩下簡潔與科技的觀感?,F場親測去掉儀表盤后前方視野變得更加開闊。
所謂 Less is more,設計師功力可見一斑。
性能&配置
加速不多說了,Musk 在兩年前的發(fā)布會上說「特斯拉不做慢車」所言非虛。0-96km/h 加速高配版 5.1 秒低配版 5.6 秒,續(xù)航方面,業(yè)界公認全球最嚴工況測試 EPA 續(xù)航分別為 220 英里( 354 公里)與 310 英里( 498 公里)。
Musk 曾經看著沃爾沃與 Model 3 同時碰撞測試,調侃沃爾沃是世界上第二安全的汽車品牌。Model 3 在歐美安全機構的各單項測試中都達到了最高安全評級。Model S / X 上實現高級輔助駕駛的 Autopilot 2.0 硬件在 Model 3 上也是標配。此外,Model 3 還配備了 6 個前排氣囊,2 個側氣簾氣囊,第二排共 2 席 LATCH 兒童安全座椅接口。
相對于 Model S / X,Model 3 到底差在哪里?
除了更好的性能、更長的續(xù)航、更大的空間以外,Model S / X 上很多體現儀式感和豪華感的配置,比如門把手走近自動彈出、鷹翼門、空氣懸掛等在 Model 3 上都不見了蹤影。但 Model 3 在很多中端市場消費者更敏感的實用性、功能性配置上都做了改進。
所以,什么才是特斯拉全系車型的標配?絲毫不妥協的安全、性能、操控、以及智能科技。
最后,我知道你想問什么,在這輛車亮相北京車展的同時,一同入境的另外幾輛 Model 3 也將同步在全國特斯拉線下門店展出。首批開放預覽的門店共有 4 家,分別是北京藍色港灣、北京 Tesla 喬福芳草地店、上海 Tesla 太古匯店以及廣州 Tesla 天匯廣場店。
其實發(fā)布會后 15 天訂單破 40 萬已經奠定了 Model 3 智能汽車工業(yè)史上的 iPhone 4 的地位。如果說 Model S 驗證了智能電動汽車這個品類在與傳統豪華品牌競爭的能力,那么 Model 3 的推出就是以特斯拉為首的造車新勢力正面對抗傳統老牌車企而發(fā)起的致命一擊。
至于買不買,你說呢?下面請看哲倫班長一手體驗的視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42號車庫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6776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