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秒鐘讓你明明白白本文主題:吉利和長城兩家自主車企的百萬銷量之爭,在SUV市場炮火連天。在電動化時代的競爭依舊白熱化,還加入了奔馳背后的SMART和寶馬背后的MINI豪華微型車。誰能夠突破歷史,創(chuàng)造新的業(yè)績奇跡?
回望歷史的過去,在跨國車企輪番以合資的名義進入中國,并占據(jù)了中國汽車中高端市場的二十余年后,中國自主車企以吉利、上汽、廣汽等車企開始展現(xiàn)其奪回中國市場的實力和決心。
站在時代的拐角,跨國車企在電動汽車領域展開大規(guī)模的合作,希望最大程度降低電動汽車成本,抗衡中國車企的先發(fā)優(yōu)勢。
吉利汽車的逆襲
在趕超跨國巨頭的進程中,各家自主車企的發(fā)展之路各有差異,而吉利則展現(xiàn)了一個更加完整、更具現(xiàn)實意義的規(guī)劃,并用成績證明了自身的實力。
在傳統(tǒng)燃油車市場,收購沃爾沃本身或許不是一件可以值得稱頌的事情,但成功使其實現(xiàn)扭虧為盈,就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成功商業(yè)案例。
在此之前,吉利似乎與奇瑞、比亞迪、江淮沒有太大的不同,新車質(zhì)量也曾遭受市場質(zhì)疑。沃爾沃的到來和成功,對吉利品牌和造車工藝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吉利仿佛一夜之間便脫胎換骨,在市場形象和品牌影響力上蒸蒸日上。
吉利詮釋了一個成功車企應有的面貌:轎車和SUV均衡發(fā)展,MPV車型使產(chǎn)品線更加豐富完整,燃油、混動、插電、純電等全擎動力系統(tǒng)全覆蓋。當吉利銷量超過百萬輛級別之時,面向高端和海外市場領克品牌宣布誕生,吉利完成了沃爾沃、領克和吉利的品牌全細分市場覆蓋。
在新能源汽車炙手可熱的今天,吉利開始發(fā)力新能源汽車。全新成立了電動汽車專屬品牌——幾何汽車,首款對標特斯拉Model 3 的純電動轎車幾何A 已經(jīng)正式上市,并且同時面向海內(nèi)外市場銷售。
幾何汽車所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吉利寄以厚望。吉利深知一個全新品牌的培育需要時間,也深刻了解到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所帶來的積極作用。
奔馳合資移動出行和SMART
在成為奔馳最大單一股東之后,市場都在猜測吉利究竟會在奔馳扮演什么角色,而將會給奔馳與北汽更加深入的合作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對于北汽集團來說,在北汽新能源車型低端,亟需轉型,北京現(xiàn)代陷入持續(xù)低迷的陰影之中無法自拔,北京奔馳似乎是其現(xiàn)在所能拿得出,必須重點保護和全力以赴的項目。
北汽2018年財務報告顯示,全年收入約為1519.2億元,同比增長13.24%;其中,北京奔馳貢獻的收入高達1354.15億元,同比增長16%,占北汽2018年度總收入的89.1%。
只是,聰明如吉利,似乎無意染指北汽所在意的這部分奔馳資源,雙方也似乎無意再打造另外一個上汽奧迪。
在移動出行領域,吉利作為開創(chuàng)者,依靠自產(chǎn)的電動汽車打造了曹操出行這一個移動出行服務公司。與奔馳合作,同樣落子移動出行,2018年組建了50:50股比的移動出行合資公司,未來將提供高端出行服務。
這僅僅是雙方合作的第一步。
當奔馳收回此前與比亞迪合作的騰勢汽車項目之后,轉過頭來,將其子公司SMART 50%股權賣給了吉利。奔馳和吉利將以各持股50%的方式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電動化和本土化,而且有望進一步拓展產(chǎn)品至緊湊級別車型。
是SMART智能還是MINI微型
奔馳旗下的SMART定位豪華微型車,是寶馬旗下MINI的直接競爭對手。在此之前,MINI進入中國的路線,還是跟往常的老套路一樣,與長城汽車合資成立光束汽車,年產(chǎn)能16萬輛,將同時生產(chǎn)MINI品牌和長城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雖然同樣背靠銷量逐漸攀升的歐洲豪華車企,但SMART和MINI的表現(xiàn)可以為大相徑庭。SMART品牌2018年銷量只有13萬臺,而MINI品牌超過了36萬臺。
此外,與MINI成為寶馬的一個利潤來源不同,年年虧損的SMART卻成為奔馳的燙手山芋。這個由奔馳和斯沃琪的跨界合作品牌,從1998年創(chuàng)立至今20年,據(jù)悉已經(jīng)累計虧損超過40億歐元,每年虧損2億歐元。
奔馳和寶馬在中國市場的成功,無疑讓它們對這個市場更加寄予眾望。面向未來,SMART和MINI這兩個豪華微型車,都在走著同一條道路,合資國產(chǎn)和全面電動化。
背負著品牌美譽度和規(guī)模銷量,MINI的合資伙伴選擇了長城汽車。沒有合資經(jīng)驗,也鮮有新能源汽車車型,在燃油車也只是固守在SUV市場,再加上光束汽車還需要兼顧長城汽車品牌的電動汽車生產(chǎn),這似乎讓人為MINI捏了一把汗。
雖然SMART在過去20年可謂是屢敗屢戰(zhàn),這次選擇的合資伙伴是將沃爾沃扭虧為盈的車壇圣手——吉利,百萬級銷售體量,全系列車型和全動力系統(tǒng)的完整布局,或許SMART將有望成為第二個沃爾沃。
兩個品牌都將電動化作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而時間同樣設定為中國時間2020年。
四家公司實力對比(2018年財報)
長城汽車2018年總銷量為104.37萬輛,營業(yè)總收入992.30億元,凈利潤52.48億元。
寶馬集團2018年汽車總銷量超過249萬輛,包括BMW、MINI和勞斯萊斯三大品牌。總收入達到974.8億歐元,凈利潤為72.07億歐元。
吉利汽車2018年總銷量為150萬輛,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5%提升至6.2%,是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名。全年總收益1065.95億元,利潤126.7億元。
戴姆勒集團2018年汽車總銷量為340萬輛,營業(yè)收入為1674億歐元,凈利潤為76億歐元。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部門銷量超過230萬輛,連續(xù)第8年增長,是全球銷量最高的豪華汽車品牌。
MINI的悠久歷史和全球市場表現(xiàn),是SMART 20年來都無法突破的一個坎,但吉利的優(yōu)勢同樣是長城所無法比擬,而這一點在兵家必爭的中國市場或許更加關鍵。
在重點關注的電動化領域,長城在似乎建樹不多,全新設立的歐拉品牌,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證明自己;吉利的新能源汽車已經(jīng)有了龐大的規(guī)劃,涵蓋吉利品牌和全新的幾何品牌。
當吉利-領克-沃爾沃的品牌聯(lián)動帶來的種種利好之后,吉利同樣希望通過吉利-幾何-Smart的品牌矩陣,在新能源汽車迅速實現(xiàn)市場和品牌的全覆蓋,從而快速規(guī)?;?,實現(xiàn)成本優(yōu)勢。
在2018年的那一場風波里,吉利和長城之間箭拔弩張的競爭可見一斑?,F(xiàn)在,在SUV車型的百日化競爭,以及高端品牌領克和WEY的不甘示弱之外,還將寶馬和奔馳拉入了這一場混戰(zhàn)。
吉利與長城,SMART與MINI,誰將贏得最后的勝利,電動化是一個最大的變數(shù),而吉利似乎已經(jīng)先拔頭籌,走在了前面。
長城雖然依舊固若金湯,但吉利三位一體的全面優(yōu)勢似乎已經(jīng)無法阻擋。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TMC動力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9109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