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以下簡稱“中汽協(xié)”)發(fā)布了5月汽車產銷數(shù)據(jù)。今年5月,產銷量分別完成184.8萬輛和191.3萬輛,比上月分別下降9.9%和3.4%,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1.2%和16.4%,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6.7和1.8個百分點。
1-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23.7萬輛和1026.6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均下降13%,降幅比1-4月分別擴大2和0.8個百分點。
乘用車方面,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9.1萬輛和156.1萬輛,較之于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3.7%和17.4%,降幅仍然大于汽車總體。此前,已有部分車企公布了2019年5月的產銷數(shù)據(jù),除個別車企呈現(xiàn)小幅增長外,大多數(shù)車企均呈現(xiàn)兩位數(shù)的下滑。根據(jù)統(tǒng)計,上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北汽藍谷5月份銷量分別下滑16.27%、27%、34.7%、11.78%、49.68%。其中,海馬汽車跌幅最為明顯,5月銷量同比下滑62.41%。
部分上市車企2019年5月份銷量:
上汽集團(600104):5月份銷量48.09萬輛,同比下滑16.27%;
東風集團(00489.HK):5月份銷量22.50萬輛,同比下滑11.13%;
廣汽集團(601238):5月份銷量15.91萬輛,同比下滑3.59%;
長安汽車(000625):5月份銷量11.35萬輛,同比下滑34.7%;
吉利汽車(00175.HK):5月份銷量9.03萬輛,同比下滑27%;
長城汽車(601633):5月份銷量6.26萬輛,銷量同比下滑11.78%;
福田汽車(600166):5月份銷量4.47萬輛,同比下滑4.9%;
江淮汽車(600418):5月份銷量3.91萬輛,同比增長11.46%;
比亞迪(002594):5月份銷量3.39萬輛,同比下滑10.22%;
江鈴汽車(000550):5月份銷量2.20萬輛,同比下滑8.75%;
小康股份(601127):5月份銷量1.84萬輛,同比下滑18.74%;
東風汽車(600006):5月份銷量1.35萬輛,同比增長3.25%;
北汽藍谷(600733):5月份銷量9009輛,同比下滑49.68%;
宇通客車(600066):5月份銷售4678輛,同比下滑39.57%;
金龍汽車(600686):5月份銷售4468輛,同比下滑22.35%;
海馬汽車(000572):5月份銷售2981輛,同比下滑62.41%;
華菱星馬(600375):5月份銷售2912輛,同比下滑17.44%;
中通客車(000957):5月份銷售1132輛,同比下滑3.95%;
曙光股份(600303):5月份銷量677輛,同比下滑57.58%;
*ST 安凱(000868):5月份銷量672輛,同比下滑6.93%;
亞星客車(600213):5月份銷量320輛,同比下滑29%。
中汽協(xié)分析稱,從1-5月產銷情況來看,受宏觀經(jīng)濟下行壓力、部分地區(qū)國六排放標準提前實施等因素影響,汽車產銷仍處于低位運營,主要表現(xiàn)在市場消費乏力,消費信心不足,觀望情緒明顯等。
實際上,今年以來,尤其是5、6月份,已有越來越多的車企采取了“官降”的方式清理國五庫存,拉動銷量,然而實際的收效甚微。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雖然各個品牌的促銷手段五花八門,但對終端消費者的消費判斷和消費決策產生一定困擾,一部分潛在消費者變得更加謹慎。
中汽協(xié)副秘書長師建華告訴我們,受到國五、國六排放標準換擋期的影響,多數(shù)消費者處于觀望狀態(tài),預計到今年下半年,車市才有望回暖。
刺激政策陸續(xù)出發(fā) 下半年車市有望回暖
中汽協(xié)分析稱,下半年,隨著符合國六標準的車型不斷增加,以及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的持續(xù)顯現(xiàn),再加上國家相關刺激政策的推出,將為乘用車市場帶來相對積極的作用。
我們注意到,今年以來,國家已陸續(xù)打出促進汽車消費的組合拳。
春節(jié)前夕,國家發(fā)改委等十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了《進一步優(yōu)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wěn)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重啟“汽車下鄉(xiāng)”,以帶動農村汽車市場的消費升級;
6月2日,廣州、深圳兩市同時發(fā)布新增小汽車牌照限額的通知,2019年6月-2020年12月,廣州和深圳分別新增10萬輛和8萬輛;
日前,國家發(fā)改委、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商務部聯(lián)合發(fā)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huán)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政策明確提出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guī)定,取消新能源汽車限購等,再度將推動汽車消費的升級轉型推向了高潮。
幾套組合拳加持,令A股、港股汽車板塊聞風而動。興業(yè)證券分析稱,目前傳統(tǒng)汽車領域宏觀政策產業(yè)邊際改善,預計銷售將逐季改善,且格局分化,其中以上汽集團、廣汽集團等為主的龍頭企業(yè)將更加受益。
同比增速回落 新能源汽車增長踩剎車
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2萬輛和10.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6.9%和1.8%。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8.0萬輛和46.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6.0%和41.5%。
誠然,在“降”字當頭的5月,新能源汽車的逆勢增長已然是一抹亮色。然而,與4月份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增長進行對比后就會發(fā)現(xiàn),5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也陷入了疲乏。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7萬輛,同比增長18.1%。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稱,5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速回落,主要是因為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漸成熟,市場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和體量,在這樣的前提下,持續(xù)的高速增長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同時,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逐漸豐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結構也在呈現(xiàn)更加多元化的態(tài)勢。
我們注意到,在中汽協(xié)5月份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產銷數(shù)據(jù)中,特別提及了燃料電池汽車的產銷情況。
1-5月份,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53輛和545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6%和478.8%。燃料電池汽車的大幅增長,或許也將助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重回高速增長“賽道”。
崔東樹認為,短期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幅回落并不能說明什么,今年6月份是2018年新能源車補貼標準的過渡期截止,再加上國六措施的即將實施,現(xiàn)有的新能源車型或許將迎來一波集中的銷量沖刺。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kol/9275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