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123rf.com.cn”
吉利和北汽先后入股,不僅可以為戴姆勒帶來資金,也可以為未來更多新合作領域提供想象空間。
歷時四年,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終于完成了收購戴姆勒(FWB:DAIGn)股權的承諾。
7月23日,北汽集團宣布投資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稱:戴姆勒),目前持有戴姆勒5%的股份。5%的股份分別為2.48%的直接持股以及獲得額外等同于2.52%股份投票權的權利。
《財經(jīng)》記者了解到,此次交易北汽集團采用了“銀團貸款+衍生品交易”的并購模式。一家國有大型券商汽車行業(yè)首席分析師告訴《財經(jīng)》記者,上述股權可以簡單理解為直接購買和間接持有共存的模式。
此次交易后,北汽集團成為超越雷諾-日產(chǎn)聯(lián)盟,成為戴姆勒第三大股東。北汽集團持股僅次于持股9.7% 的Tenaci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imited(吉利集團旗下海外殼公司)和持股6.8%的科威特主權基金(Kuwait's Sovereign Savings Fund)。
面對老伙伴的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兼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康林松(Ola Kallenius)表示,此舉強化了雙方成功的合作伙伴關系,表明了北汽集團對戴姆勒公司戰(zhàn)略和未來潛力的信任。中國市場不僅在銷售方面、而且在產(chǎn)品開發(fā)和生產(chǎn)領域都是戴姆勒現(xiàn)在及未來成功至關重要的支柱。
此言非虛。戴姆勒預計第二季度息稅前虧損達16億歐元,公司核心產(chǎn)品梅賽德斯-奔馳全球銷量出現(xiàn)下滑。但是在蕭瑟的行情中,中國市場銷量仍然保持增長。
在剛剛公布的2019《財富》世界五百強里,戴姆勒位居第18位,北汽集團位居129位,吉利控股位居220位。在吉利集團和北汽集團的加持下,戴姆勒或許能依托全球最大市場——中國,擺脫頹勢。
北汽集團收購戴姆勒股份已然姍姍來遲。
早在2015年8月北京奔馳十周年的慶典活動上,徐和誼就表示:“北汽正在與戴姆勒股份公司談股份收購事宜,入股成功后,北汽集團將成為戴姆勒的大股東之一。”
然而戴姆勒不增發(fā)股票和高股價讓北汽集團一直沒有實施收購的舉措。停滯的收購讓看上去和戴姆勒不相關的吉利集團捷足先登。
2018年2月下旬,吉利集團通過旗下海外殼公司Tenaci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imited收購了戴姆勒9.7%的股權。按照2018年2月23號收市時的價格,上述股權價值90億美元。
看似耗資巨大,但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CFO李東輝在接受央視財經(jīng)采訪時表示,吉利集團通過海外子公司在境外通過債權、股權和金融產(chǎn)品等一系列的方式來進行資金安排,吉利集團需要動用的資金是非常有限的。
在收購完成后,吉利集團和戴姆勒就達成了多項合作。2018年10月,雙方宣布將在中國組建合資公司,布局出行領域。今年3月,雙方再度成立合資公司,在全球范圍內(nèi)聯(lián)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
剛剛卸任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兼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的蔡澈(Dieter Zetsche)此前在接受《財經(jīng)》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北汽集團是戴姆勒在中國的長期戰(zhàn)略合作伙伴。與吉利達成任何合作的前提是北汽集團對此的認可。戴姆勒非常尊重長期合作伙伴的意愿。
話雖如此,但是世界上沒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羅蘭貝格執(zhí)行總監(jiān)吳釗告訴《財經(jīng)》記者,在未來股比放開不確定性和吉利集團入股的背景下,北汽集團收購戴姆勒股權是維持或深化雙方合作關系的重要舉措。
在汽車業(yè)外資股比放開的大背景下,寶馬集團將華晨寶馬持股提高到了75%。此舉深深刺激了國內(nèi)合資車企。
目前戴姆勒直接擁有北京奔馳49%的股權,北汽集團旗下北京汽車(01958.HK)擁有51%的股權。戴姆勒通過入股的方式又持有北京汽車9.55%的股份,這也意味著戴姆勒實際持有北京奔馳53.9%的股權。
同時,戴姆勒也頻頻出手。去年2月,戴姆勒收購正準備單獨上市的北汽新能源的部分股份,目前持股3.01%。此外,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馳股份的消息多次傳出。
北汽集團不能不采取行動。一方面是多年合作后的收購入股理所應當,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對合資車企股比放開勢不可擋。如果戴姆勒對目前持股49%的北京奔馳實現(xiàn)控股,將嚴重影響北汽集團的營收表現(xiàn)。
吳釗分析稱,交叉持股能稀釋未來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馳帶來的利潤影響。
決定收購很容易,但是錢從哪里來?就此《財經(jīng)》記者聯(lián)系了北汽集團,北汽集團表示無法回應相關問題。
由于戴姆勒不接受發(fā)行新股來引入新的投資者,包括吉利集團、北汽集團等在內(nèi)的新玩家必須從公開市場購買股票。根據(jù)戴姆勒周一收盤的每股12.84美元的股價來看,北汽集團需要籌措至少200億人民幣的資金。
在中國車市銷量不景氣的整體圖景下,北汽集團的營收增速已經(jīng)放緩。2018年北汽集團的營收為4807億元,未達到5000億元的年初目標,同比增長2.2%,相較于2017年15.8%的增速明顯放緩。受2019年新能源補貼退坡的政策影響,高速營收增長料將難以實現(xiàn)。
同時,在嚴控資金外流的當下,北汽集團是否會采用吉利模式,動用海外資金仍是一個謎。
對于戴姆勒來說,北汽集團的入股將為戴姆勒帶來更多血液。
隨著全球車市遇冷,加上高田氣囊召回事件、柴油車涉嫌違規(guī)排放事件,以及戴姆勒產(chǎn)能的擴張讓其業(yè)績出現(xiàn)了波動。
戴姆勒發(fā)布二季度盈利預警,預計息稅前虧損達16億歐元。這是戴姆勒第三次下調(diào)利潤預期。
與此同時,戴姆勒旗下梅賽德斯-奔馳品牌在全球銷量也遭遇滑鐵盧。今年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累計交付新車1134729輛,同比下滑4.6%,其中美國、歐洲市場分別下滑了7.2%和4%。
當然,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市場依舊堅挺。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在華銷量打344657輛,同比增長1.3%。同時,梅賽德斯-奔馳新推出的A級車在6月銷量同比增長了47%。
吳釗表示,縱觀全球各大車企,戴姆勒算是近況較好的。其長期布局也有競爭力。
例如,在出行服務和自動駕駛上的布局。今年2月,戴姆勒宣布,與寶馬公司共同合并成立5家共享出行公司。這五家公司將分別布局在網(wǎng)約車、電動汽車快充、便捷停車、運輸服務和汽車共享等領域。實現(xiàn)戴姆勒從制造商向出行服務商的轉變。
同時,戴姆勒與寶馬宣布共同開發(fā)下一代駕駛輔助技術。根據(jù)協(xié)議,雙方的合作開發(fā)將基于一個可擴展的平臺,涵蓋多個駕駛自動化階段,包括在高速公路上的L3與L4自動駕駛。
作為百年大廠的戴姆勒,在整車制造和研發(fā)上依然有著不容小覷的實力。三叉星的奔馳標依舊有著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因此,投資戴姆勒不僅能帶來長期回報,也是投資未來技術。
來源:財經(jīng)車天下
作者:陳亮/王靜儀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pinglun/95591
以上內(nèi)容轉載自財經(jīng)車天下,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