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汽集團旗下高端智能電動車項目“L”完成了首次公開亮相,并正式定名為智己汽車。這個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qū)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lián)合注資百億打造的汽車科創(chuàng)公司,不僅是上汽集團內部的“一號工程”,同時智己的誕生,也完成了國有汽車集團中一次歷史性的突破。
一直以來,大型汽車集團下的高端化新能源汽車品牌,總讓人有種近乎分裂般的矛盾感。
無論是北汽ARCFOX品牌,東風嵐圖汽車,還是聽起來就很高大上的一汽紅旗,盡管每一家都舉著“打破傳統(tǒng)”的大旗,都有著沖向市場與特斯拉一戰(zhàn)的決心,但在這些看似不一樣的全新品牌體內,支撐他們的卻是與過去并無兩樣的組織架構。
即使是前幾天終于完成獨立的廣汽埃安,“面子”上雖然從廣汽新能源變?yōu)榱藦V汽埃安,但“里子”仍然是由廣汽集團100%控股。也就是說,哪怕是今天的廣汽埃安,廣汽爸爸的“一紙文書”依然隨時能夠決定著他的生死。
“你們什么時候能夠獨立,自己上市,持有股份?”面對這樣的問題,那些所謂的“國家隊里的新勢力”往往,沉默與顧左右而言他。
很顯然,這些舉集團之力所打造的品牌有多想成功,他背后的那雙手就握得多緊。政府掌控與市場自由,這本身就是一對無法調和的反義詞。
但,在2020年的尾聲,上汽集團卻在歷史的篇章中,寫下了國企沖出牢籠的第一頁,親手為智己摘下了“腳上的鐐銬”——引入外部戰(zhàn)略投資、核心團隊持股、允許其獨立上市……真正將這個品牌的生死大權,交到了他自己手中。而在汽車市場中,智己也和蔚來、理想、小鵬一樣,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之上。
那么,智己汽車究竟是誰?在R品牌面世不過200余天的當下,上汽集團再次推出這樣一個高端智能純電項目,又寓意何在呢?
沖破束縛的先鋒
正如上文所言,智己在中國汽車市場中是個最為特殊的存在,在他的身上,體現(xiàn)著所有國企此前都不曾有過的魄力。
首先,便是股權結構的不同。智己汽車的背后有三方資本,分別為上汽集團、浦東新區(qū)和阿里巴巴集團。雖然目前并沒有透露各自分別持有多少股份,但從26日當天,上汽集團發(fā)布的一則公告中,或許我們能猜出一二。
公告顯示,為加快打造自主高端智能純電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公司擬與張江高科、恒旭資本共同出資設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認繳出資總額為72億元,其中公司認繳出資53.99億元、張江高科認繳出資18億元、恒旭資本認繳出資0.01億元。
而根據(jù)企查查數(shù)據(jù),目前智己汽車的融資金額為100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上汽在其中至少將占有50%的股份。
此外,更為不同的方面體現(xiàn)在組織架構之上。有消息人士告訴第一電動網,上汽集團給予了智己汽車非常大的自主權,他不僅能夠自己挑選一個可以形成差異化的領域進攻,而且圍繞著這一方向,智己還能自己組建一個擁有強實力的核心團隊。這個團隊不止有上汽集團的“自己人”,在造型、智能化、客戶體驗等能夠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領域上,也將引入國內及國外的優(yōu)秀人才進行管理。最為關鍵的,這個核心團隊將持有公司10%的股份。
也就是說,智己汽車的組織架構將不同于此前傳統(tǒng)管理層次較多的科層結構,而是將采用相對橫向的扁平化構造。目前,我們得知,公司CEO由原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蔣峻總擔任,原榮威品牌市場運營部總監(jiān)劉濤擔任COO。包括他們在內,L公司的核心團隊已經擁有不少人員,且整體年齡較輕。
在資源配置上,智己汽車也將享有各方最有力的支持。如同資料中介紹的那樣,上汽集團能夠給予他60余年的專業(yè)造車經驗、深厚的技術積淀、完善的零部件體系、全球化的布局、充足的資金儲備,以及豐富的合作資源;浦東新區(qū)則有著世界級的高科技產業(yè)集群生態(tài)和AI、芯片等核心技術資源;而阿里將發(fā)揮其大數(shù)據(jù)、云生態(tài)等技術優(yōu)勢,為智己汽車的智能化方面增添硬實力。
最后,該人士透露,智己汽車的首款產品將于明年1月份正式亮相,而在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也會有更進一步的舉動。
打破“鐵飯碗”的新嘗試
不得不說,舉集團之力打造出的智己汽車,不僅是當下體量最大的“造車新勢力”,同時也是這個時代最“大膽”的存在。
而讓智己汽車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不僅放手將一定權利交給核心團隊,而且還能引進外資進入,并讓其獨立融資上市,上汽集團這前所未有的魄力,不僅將在其內部引發(fā)一次地震,同時也為其他汽車集團指明了一條前進方向。
“智己汽車的存在就是上汽想要打破人們固有的那種‘鐵飯碗’的思想,你有能力你就跑出來。”消息人士透露,這個戰(zhàn)略思想在領導層面已經達成共識,而接下來集團下其他優(yōu)秀的科技公司,也將一一完成獨立上市。
“上汽的戰(zhàn)略是非常明智的?!睂Υ耍晃恍袠I(yè)內人士表示,“在大變革時期,一艘航空母艦想要轉型,就必須派出幾個先遣部隊去試錯,無論是R還是智己,目的都是這個,誰跑出來了誰就贏了,那整個集團就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如果舊的不肯放手,還想抓住新的,要整體實現(xiàn)轉型,不僅速度慢,而且一旦方向錯了,要付出的成本就太大了?!?/p>
那么,上汽能夠給走出這第一步,隔壁的廣汽、北汽、一汽為什么不可以?畢竟對于這些企業(yè)而言,多年來大多都是靠著合資企業(yè)輸血,自主品牌原本就是薄弱環(huán)節(jié),既然沒什么可輸?shù)模共蝗绶攀忠徊?,這樣或許還能有沖出重圍的一線生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蕊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13302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