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電動小偵探!前兩天,我以車主身份受邀參加了小鵬3000公里遠征,負責其中南京-青島路段的600公里路程。由于工作原因,我這些年經(jīng)歷了輔助駕駛從無到有、技術(shù)等級從低到高的過程,目前市面上主機廠的裝車技術(shù)方案中,NoA、NOP、NGP也都做過深度體驗。這次,我不想寫個流水賬,而是結(jié)合最近的一些思考,跟大家聊一個“哲學問題”——廠商們是不是沒得干了,都開始忽悠自動駕駛,這玩意兒有啥意義?
自動駕駛的本質(zhì)是什么
咱不妨先做個思想游戲。好,現(xiàn)在我提一個問題:
你買車,會考慮哪些因素?
品牌、顏值、空間、配置、油/電耗、保養(yǎng)、保值率、動力操控……估計大家第一反應都是這些吧。那我再問:
今天,誰還會糾結(jié)手動擋和自動擋呢?
會有,比如小城市買來開專車,但絕大部分人已經(jīng)默認自動擋了吧。要知道,手動vs自動這個問題放到10年前,那可是網(wǎng)上經(jīng)久不衰的爭論話題啊。
為什么自動擋接替手動擋成為當今主流?大佬們能給出各種維度的解釋,什么技術(shù)成熟啊成本攤平啊結(jié)構(gòu)多樣啊等等,我這里直接給一個更人性、更底層的理由,就一個字:懶。
這絕非詆毀,大部分汽車技術(shù)之所以能走到我們生活中,恰恰是因為“駕駛”這個行為是反人性的,90%的用車場景中,不論高速巡航還是城區(qū)擁堵,駕駛都是一件極端無聊的事情。
因此,別說自動駕駛了,在我看來,只要把我們關(guān)注的時間線拉長,自動擋替代手動擋、定速巡航、ACC、LCC、NGP,這些技術(shù)的思路其實是連貫的,它們都在努力實現(xiàn)一個目標:
將人從無聊的駕駛中,一步步剝離出來。
自動擋讓我們解放左腳,ACC讓我們解放右腳,Super Cruise讓我們解放雙手雙腳(僅限單車道)。人們對于駕駛的厭惡有多深沉?看看電商平臺熱銷的“方向盤重力環(huán)”就知道了。補一句,這玩意兒別用,出了事沒人對你負責。
總之,我們正在從繁瑣的駕駛中一步步抽離四肢,直到有一天把視線也挪開。我特別認同大劉《三體》中的觀點——技術(shù)爆炸,放到汽車界,我們用自動擋替代手動擋花了30年,有條件的解放四肢卻只花了不到10年。而諸如小馬智行、Waymo、百度Apollo等非汽車品類的技術(shù)企業(yè),也在向人類的眼睛這最后一道防線發(fā)起挑戰(zhàn)。
懶也有講究
好了,既然大家都做不到讓司機睡大覺,矬子里頭拔將軍,誰能讓司機懶得舒服一點兒、愜意一點兒,誰就是“人類之光”。
小鵬在3000公里NGP遠征中,累計變道超車6245次,通過匝道1215次,通過隧道1308次,平均每輛P7的NGP行駛里程達到2930公里。最終提煉出4個領(lǐng)航輔助駕駛的評判指標:
每百公里接管次數(shù)——0.71次
自動變道超車成功率——94.41%
自動出/入匝道成功率——92.76%
隧道通行成功率——94.95%
這四項便于理解的指標,極有可能成為判斷自動駕駛的標準維度。換句話說,小鵬最想告訴大家的是:開NGP,你就是比路上別的司機懶得舒服、懶得愜意!
在“懶”的體驗上,想必大家對小鵬NGP和特斯拉NoA的對比已經(jīng)看得多了,這里我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跟各位做個直觀的描述吧。
我不是網(wǎng)上動輒吹噓自己日行1000公里的大佬,南京-青島這600公里,我要是開一臺連ACC都沒有的電動車,一定累。因為身體要時刻控制油門剎車,肌肉得不到放松,免不了腰酸腿僵。
如果有ACC呢,好多了,至少下半身能時?;顒踊顒?,但兩只手還要控制方向盤。
換到NGP,這600公里下來我是不累的,因為肩膀也是放松的,只是輕輕搭在方向盤上,我甚至可以邊“開車”邊在座椅上小幅度活動幾下,讓老腰和屁股過過血。
換成NoA的話,又不一樣了。我也開NoA跑過幾百公里的往返,說句實在的,我寧愿用ACC。關(guān)鍵是NoA會讓你“懶”得心驚肉跳,你永遠不知道車輛下一步會做出怎樣的判斷和決策,大部分對NoA的人工干預,都是在糾正它做出的不合理行為。
所以,用最簡單的話概括NGP和NoA的差別:NGP的多數(shù)決策符合一個正常人類駕駛員的判斷,而NoA有一套自己的想法。NGP是車在按照你的想法開,NoA是你得適應車輛的邏輯。
反映到更廣大的車主身上,小鵬在遠征總結(jié)會上公布的另一項數(shù)據(jù)就是:NGP的車主使用滲透率超過50%,也就是說在能啟用NGP的路段,車主們一多半都在用,甚至超出了小鵬當初的預估;而友商的這項數(shù)據(jù)約為2%。這個友商是誰,我就不知道啦。
你看,車主們的身體就是這么誠實,打開它,我能更懶更舒服,那我自然會用。
懶得更圓潤一些
小鵬是個OTA狂魔,前兩天剛更新了X-mart 2.5.1,不過這里需要說明一下,此次3000公里遠征用的NGP版本,并非各位各位車主手里的2.5.1,而是下一次NGP的更新版!我還是結(jié)合官方數(shù)據(jù)和自己的體驗講講內(nèi)部測試新版本的特性。
官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標紅的地方是改善較大的,最明顯的是進出匝道成功率,直接從50.97%躍升至92.76%!別懷疑,92.76%就是這次3000公里遠征中兩百多位體驗者共同開出來的。如此一來,NGP補足了原本車主比較集中的抱怨點。
個人體驗方面,新版NGP已經(jīng)支持最外側(cè)慢車道超車的邏輯,只是在權(quán)級上,車輛輕易不會這么做。在我588公里的NGP路段中,車輛至少進行了3次最外側(cè)車道超車,均告成功。另外,新版NGP也有無法應付的情況,比如三車道中,有兩條車道都被錐桶占據(jù)時,小P會提前告知司機接管,此時必須接管!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NGP有可能調(diào)用了駕駛員攝像頭,以及方向盤上的紅外線,后者便于在黑暗環(huán)境中輔助監(jiān)測駕駛員注意力。試駕中,如果十幾秒不看前方路面,小P會提醒司機。那么問題來了,新版NGP同時具有注意力監(jiān)測+方向盤扭力監(jiān)測,是不是顯得有些過于保守呢?
我覺得這樣做是有道理的。還是前面提到的“懶”,當人性促使司機們購買重力環(huán)試圖騙過方向盤時,注意力監(jiān)測就很有必要了,否則P7上面勢必出現(xiàn)如其他輔助駕駛車型那種“開車睡大覺/玩手機”的名場面。凱迪拉克Super Cruise也有類似的疲勞駕駛與注意力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我看來,解放雙手仍需要一段時間的用戶教育,法規(guī)也有待在這方面進一步明確。
邦點評
伺候車主“犯懶”,小鵬沒有對手。接下來,是小鵬在自動駕駛領(lǐng)域豬突猛進的兩年,P5要上激光雷達,改款P7也被拍到了激光雷達測試車。作為初代P7車主,咱別忘了當初小鵬立下的Flag——現(xiàn)階段的NGP硬件能夠支撐到X-PILOT 4.0,即城市路段的輔助駕駛。我到要看看,在沒有激光雷達的情況下,NGP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跟激光雷達版本相比體驗上又會有什么區(qū)別??傊诒葢械牡缆飞?,我們都是受益者。
來源:電動邦
作者:電動小偵探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143523
以上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電動邦,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zhuǎn)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