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退市傳聞纏身的東風裕隆,在中國市場或將迎來一次“重生”。
據消息人士透露,臺灣裕隆集團將回購東風裕隆合資公司中東風持有的股份,回購完成后,原合資公司將專注于電動車業(yè)務,并與富士康展開合作。
如果消息屬實,納智捷品牌將以另一種身份,重新征戰(zhàn)中國汽車市場。
東風裕隆是東風汽車與臺灣裕隆集團2010年底成立的合資公司,也是海峽兩岸首個以大中華自主品牌定位的汽車制造企業(yè),總部位于杭州蕭山。
東風裕隆打造的納智捷品牌,定位比大部分自主品牌定位高,在發(fā)展初期收獲了不錯的市場表現。但是由于質量問題頻發(fā),2016年開始銷量大幅下滑,合資公司虧損嚴重。
2019年開始,東風裕隆已經進入了生產停頓狀態(tài),并開始傳出納智捷品牌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
2020年,東風裕隆成為國內車企中產能閑置最嚴重的一家,全年銷量僅77輛,而產能則有12萬輛,產能閑置率將近100%。
2020年6月,東風裕隆再次被傳退市,臺灣媒體報道稱裕隆集團計劃新一輪縮減開支和轉型計劃,而裕隆與東風汽車已經就納智捷品牌退出中國大陸市場達成基本共識。
對此,作為股東方之一的東風汽車表示,雙方正在探討東風裕隆的發(fā)展,目前沒有解決方案。
如今看來,雙方或許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那就是東風方面徹底退出合資公司,而裕隆方面通過與富士康成立的合資公司來為東風裕隆賦能,專攻電動車市場。
其實,早在2017年東風汽車進行業(yè)務戰(zhàn)略調整的時候,就已經將管理層撤出了東風裕隆,僅作為投資方參與運營。在2018年的東風汽車全新品牌戰(zhàn)略中,也沒有針對東風裕隆的規(guī)劃。
作為一項投資業(yè)務,東風裕隆對于東風汽車來說已經沒有了投資價值,能夠全身而退也是一件好事。
在此之前,雷諾和鈴木在華的合資業(yè)務都是以類似的方式收場,東風回購了東風雷諾合資公司全部股份,雷諾退出了中國的燃油車市場;長安汽車收購了長安鈴木全部股權,鈴木退出中國市場。
至于裕隆方面,盡管屢次傳出退出中國市場,但是他們一直予以否認,并且也嘗試過電動化轉型。
2017年,東風裕隆推出了“510”計劃,號稱要在2018-2019年推出8款新能源車型,覆蓋SUV和MPV細分市場,還要到2020年實現新車全面電動化。
到了2019年,8款新能源車型我們并未見到,只有一款U5 EV,在市場上也毫無存在感。不過,裕隆顯然并不打算放棄中國市場。
2020年2月,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宣布與裕隆汽車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將推動整車研發(fā)設計、開放平臺共享化及生態(tài),創(chuàng)造從品牌到平臺的跨界汽車聯(lián)盟。
同年10月,雙方合作推出了MIH電動平臺。
回購完成東風持有的合資公司股份后,裕隆將能夠擁有造車資質,并把與富士康合作的電動車成果注入原合資公司。
這對于東風裕隆來說,也算是另一種重生。
來源:AutoLab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147569
以上內容轉載自AutoLab,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