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造車項目主管菲爾德跳槽福特汽車
當地時間9月7日,福特發(fā)布了一條新的人事變動,稱公司邀請到蘋果電動車計劃負責人菲爾德加盟,未來將領導福特的先進技術和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工作,并將直接向首席執(zhí)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匯報。
據了解,菲爾德早在1987年至1993年間,就在福特擔任過產品開發(fā)工程師;之后便服務于特斯拉,并主導了暢銷車型Model 3的研發(fā);到了2018年,菲爾德受邀加入蘋果,并肩負起蘋果最為隱秘的造車工作。
在汽車行業(yè)兜兜轉轉了一圈的菲爾德,最終回到福特的歷程,或許亦代表了某種“歷史的進程”。而且可以想象的是,與福特的歡喜相比,菲爾德的離職對于蘋果的icar板塊來說,可謂是一次不小的變故。
小鵬汽車發(fā)布首款智能機器馬
9月7日,小鵬汽車正式公布生態(tài)企業(yè)新成員“鵬行智能”,并發(fā)布了首款智能機器馬第三代原型機——“小白龍”。據介紹,該款智能機器馬融合小鵬汽車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技術,是全球首款可騎乘智能機器馬。
除了自主運動、目標跟隨及自動避障等先進功能之外,“小白龍”還搭載有語音交互界面,具備人臉與聲紋識別功能,使得操作者可以通過語音、手勢等,對其下達指令進行控制。而在操作“小白龍”的過程中,其頭部顯示屏也可根據系統(tǒng)反饋顯示多種表情,與其控制者進行類似情感交流的互動。
總而言之,“小白龍”是一款集早教、陪護功能于一體,還能提供騎乘玩耍功能的智能機器人產品。亦如小鵬官方對這款產品的定義:希望(小白龍)能成為“小鵬友”的第一個智慧交通工具。
文遠知行發(fā)布國內首款L4級自動駕駛輕客
9月9日,在文遠知行“橫空出世 The Next”的線上發(fā)布會上,文遠知行、江鈴、中通三家企業(yè)共同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并推出中國第一款L4級自動駕駛貨運車WeRide Robovan。
Robovan 是文遠知行繼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和全無人駕駛小巴(Mini Robobus)之后,推出的第三款自動駕駛產品。該車采用江鈴輕客BEV車型,全冗余底盤開發(fā),搭載文遠知行全棧式軟硬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擁有L4級自動駕駛能力,并能夠實現城市交通場景下的全天時、全天候運行。
在文遠知行、江鈴汽車,以及中通的合作中,文遠知行將和江鈴汽車緊密合作,開展Robovan前裝量產車型設計和定制化生產線改造,而中通快遞則會批量采購Robovan,三方共同打造同城貨運新生態(tài)。
Facebook發(fā)布首款智能眼鏡
9月9日,Facebook發(fā)布了首款智能眼鏡——Ray-Ban Stories。這款起售價299美元的智能眼鏡,由Facebook與雷朋制造商Essilor Luxottica合作開發(fā),具有聽音樂、打電話、拍攝照片和短視頻,以及將其分享到Facebook旗下各個平臺上的功能。
伴隨著元宇宙概念的火熱,盡管Facebook所發(fā)布的智能眼鏡,還遠沒有科技電影中所呈現的那些匪夷所思的功能。但顯而易見的是,Facebook或許將會憑借該款智能眼鏡,進一步打開元宇宙世界的大門。
曠視科技科創(chuàng)板IPO獲批
9月9日,科創(chuàng)板上市委員會2021年第66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曠視科技科創(chuàng)板上市首發(fā)獲得通過。就此,曠視科技成為繼云從科技之后,“AI四小龍”中第二家登陸科創(chuàng)板的公司。
據了解,曠視科技本次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擬公開發(fā)行不超過2.53億份CDR,擬募資60.18億元。然而當看到曠視科技風光無限的同時,回顧曠視科技的上市之路,卻也不得不說上一句“跌宕起伏”。
早在2019年8月,曠視科技就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上市,但隨著2019年10月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繼而又進入到新冠疫情的一年,曠視科技的赴港上市進程緩慢,直到2020年6月,曠視正式中止了港股上市進程并轉為在大陸上市。
時至今日,曠視科技歷時2年多的上市進程終究塵埃落定,而曠視科技也將借助資本的力量,再創(chuàng)新高。
美團外賣首次公開騎手配送時間算法
9月10日,美團外賣首次公開騎手配送時間的計算規(guī)則,并介紹了預估送達時間背后的算法邏輯。根據美團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團對配送時間有四種評估方式:
一、根據歷史數據AI模型估算的“模型預估時間”。
二、根據具體城市通行狀態(tài)特性下估算的“城市特性保護時間”。
三、根據出餐到店取餐等配送各場景下累加估算的“分段保護事件”。
四、根據配送距離估算的“分距離保護時間”。
據美團官方介紹,算法將會從四種評估方式中,選擇所評估出的最長時間作為訂單頁面所顯示的“預估到達時間”,以給予騎手更充裕的送餐時間。
C次元星光榜/聯動天翼
上榜理由:“充電8分鐘,續(xù)航400公里。”
聯動天翼成立于2009年12月,是一家新能源電池系統(tǒng)服務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該公司以通訊運營商的通訊備電業(yè)務起家,率先將鋰電池儲能技術應用于通訊行業(yè),并一直保持著行業(yè)內較高市場占有率。
2009年12月,聯動天翼成立;2015年12月,聯動天翼完成股份制改造;2016年10月,聯動天翼獲得了松下電器的戰(zhàn)略投資,并與松下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領域達成深度戰(zhàn)略合作。而經過多年的發(fā)展,聯動天翼正逐漸形成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系統(tǒng)及儲能產品為業(yè)務核心,鋰電池、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智能通信儲能系統(tǒng)為一體的新能源循環(huán)產業(yè)鏈體系。
隨著9月10日,聯動天翼正式推出“充電8分鐘,續(xù)航400公里”的SPEED系列高性能快充動力電池,聯動天翼亦將正式入局動力電池行業(yè),并憑借著早期在儲能領域積累的經驗,以及松下的技術支持,“逐鹿”新能源市場。
一、核心成員
二、技術產品相關
聯動天翼官網將其自身相關技術產品分為兩大類:以儲能為核心的ESS系統(tǒng);以及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EV系統(tǒng)。其中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EV系統(tǒng),或將成為聯動天翼下一階段重點發(fā)展的業(yè)務方向。
據了解,聯動天翼的動力電池系列產品既可提供標準容量的電池,也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設計,例如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電動低速車和純電動乘用車。而其鋰電池動力系統(tǒng)集成了松下18650BD電芯以及高度協(xié)同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BMS),可以進一步保障電池的高可靠性、長壽性和耐久性。
而且可想而知的是,當SPEED系列電池實現正式量產,接踵而至的訂單亦將推動聯動天翼在“造車熱”的背景下,更進一個臺階。
三、最佳實踐
雖然“充電8分鐘,續(xù)航400公里”的SPEED系列動力電池所表現出來的性能參數足夠亮眼,但如果說是聯動天翼的“最佳實踐”恐怕還是要落在“通信儲能領域”上面。
據悉,早在成立之初,聯動天翼便將鋰電池儲能技術應用于通訊行業(yè),并且伴隨著業(yè)務的進一步發(fā)展,聯動天翼在2015年之前就一舉成為了三大通信運營商的第一大鋰電集采供應商。而且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著碳中和概念的深入人心,儲能行業(yè)必將再次迎來新一輪的巨大發(fā)展。
四、有“錢”途
據天眼查顯示,聯動天翼共有過5次融資經歷,其中最近的一次股權融資發(fā)生在去年12月。盡管坊間還沒有關于聯動天翼上市的確切消息,但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在儲能行業(yè),還是動力電池行業(yè),“老炮兒”聯動天翼,都將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156196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ewshbmdt.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