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h在线 ,大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少妇毛片

  1. 首頁
  2. 資訊
  3. 企業(yè)
  4. 胡偉武:自主CPU發(fā)展之路

胡偉武:自主CPU發(fā)展之路

蓋世汽車

2021年10月15日-16日,由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重慶兩江新區(qū)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重慶舉辦,長安汽車、地平線作為官方合作伙伴全力支持本次大會。本屆供應鏈大會主題為“補短鑄長、融合創(chuàng)新——構建中國汽車供應鏈新生態(tài)”,共同探討產業(yè)政策,交流分享技術,研判產業(yè)趨勢,展示創(chuàng)新成果,旨在促進產業(yè)國內國際互動,凝聚產業(yè)鏈條上下齊心,共謀產業(yè)協同發(fā)展之路。其中,在10月16日上午舉辦的“汽車‘芯片自由’新進展”主題論壇上,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偉武發(fā)表精彩演講。 

汽車電子

很高興跟大家報告:自主CPU發(fā)展道路。汽車幾十顆CPU,各種各樣的CPU,因為我只做CPU,首先介紹一下CPU概念,可能大家不是很熟。

現代計算機采用馮諾依曼結構,由五部分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右邊這個圖片就是一個CPU,中間這個圖很多的方塊,一個方塊就是一個IP,芯片里面的模塊是可以買的,所以我們要做自主的CPU,中國市場是5千萬臺電腦,2018年我賣了5萬個芯片,現在計算機芯片一年用自主CPU的計算機200萬臺是有的,要說CPU自主率手機芯片廠商都是用ARM來做的,買ARM的模塊,至少龍芯是這樣做的,我希望大家不要把芯片跟CPU混為一談。

為什么強調這些概念,看我們這個產業(yè),右下邊這個表,聯想、蘋果、英特爾、展銳,聯想跟蘋果做整機,英特爾跟展銳做電腦和芯片,當時網上查的數據,芯片企業(yè)比整機企業(yè)掙錢,手機領域是反過來的,整機企業(yè)比芯片企業(yè)掙錢,展銳18年是虧損了幾億美元,展銳一年手機芯片出貨量3億片,全球電腦2.5億臺到3億臺之間,展銳是老三,為什么展銳會虧錢。再看蘋果,2018年中國IT產業(yè)前一百強華為、中興、聯想、騰訊、百度等等加起來利潤總和是蘋果的一半,今年一季度居然造了220億美元,為什么會這樣?因為IT產業(yè)本質上解決方案為王的產業(yè),解決方案決定用戶習慣和產業(yè)主導權。電腦怎么用是Wintel說了算,手機使用和升級是谷歌和蘋果說了算,現在硅谷的企業(yè)一升級全中國要升級,我們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劇變,中國IT產業(yè)的根本出路是組建自己的生態(tài)體系,叫做第三套生態(tài),就要建自己的體系,Wintel一套,AA一套,自己是第三套,自己決定產品的升級和怎么用。

為什么這么重視還老搞不起來,因為它太復雜,五中全會提出來構建國內大循環(huán),我剛好參加了五中全會,我當時在想信息產業(yè)的循環(huán)分三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是基于自主IP核的芯片研發(fā),構成芯片IP決定了芯片的性能、成本、功耗、安全性。第二基于自主指令系統的軟件生態(tài),像X86承載計算機生態(tài),ARM承載手機生態(tài),第三基于自主材料設備的生產工藝,通過優(yōu)化設計和自主IP設計彌補境內工藝性能不足;生產設備和材料有待提高;需要通過攻關解決,我覺得十四五期間可以逐步解決,到十五五期間有根本性改變,自主經營道路這三條做到了我們就到底,否則就是我們的堵點。

解決堵點怎么做,改革開放以來發(fā)展核心技術兩條路線:一條是市場環(huán)技術,我們不知道辦了多少合資企業(yè),一汽大眾,廣汽本田,汽車行業(yè)是市場環(huán)技術的典型代表,通過合資等方式把中國市場給予國外企業(yè),希望在合資過程中得到先進技術,它是有一定的效果。市場帶技術:通過體制內市場引導,帶動技術進步,再參與體制外市場競爭,上世紀中國的導彈火箭比美國差遠了,但是有人用,有人協同,剛才秘書長講的應用的斷點,協同的難點,周總理親自協同就用起來了。目前CPU發(fā)展兩條路線,境外主要CPU企業(yè)通過合資或授權方式成為自主CPU,國內堅持的應該也是對的,應該說我們做CPU融入國際主流生態(tài),當然龍芯是另外一個代表,所以我們要建自己的生態(tài)體系,要強調自己做,我今天給大家匯報的這條路是走得通的,汽車電子應該走這條路。2018年一個媒體記者問我,說我們對CPU這么重視,咱們中國現在也不缺了為什么做不起來,我說你讓我同臺競技,他說對,我說上臺你得給我?guī)撞脚_階,臺階就是應用中試錯,試什么錯呢?一個是性能一個是生態(tài)。

核心技術產業(yè)只能在試錯中發(fā)展,高復雜系統只能在試錯中演進。改革開放40年來繞過去的山頭:發(fā)動機、CPU、高端控制系統、精密儀器。高復雜系統影響質量和性能的因素非常多,子系統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如大腦,核心技術產品的難點不在科學原理,而在于工程細節(jié)的完善:如汽車發(fā)動機。一般人把復雜系統分幾個模塊,分解到頭了我們就清楚了,大腦里怎么分模塊,分解到神經原,復雜系統的相互關系不在每個模塊本身。核心技術產品的難點不在科學原理,我們也能做三高實驗,高海拔、高濕度、高溫度,但沒用,我造一百臺車跑高速沒有問題,但是沒有科學原理保證一百臺車沒有問題,也不能保證一年不出問題,十年不出問題,那就用嘛發(fā)現問題就改,所以時間是核心技術產品最重要的門檻,試錯需要時間。三六產品有錢就能做,中國人民已經做透了。二流產品有錢+有手藝人才才能做,目前正在大力發(fā)展。一流產品有線+有手藝(人才)+長期積累才能做,就像養(yǎng)孩子。

我認為汽車發(fā)動機就是孩子,你不光把孩子養(yǎng)大還需要到社會中歷練,難的是他沒有歷練的機會。我們龍芯2001年在中科院計算所開始研制龍芯CPU,2001年到2010年花掉國家4個多億,2010年開始轉型,龍芯團隊與市場結合,把科學院的技術轉換成產品,肅清“學院派”流毒。在行業(yè)市場的帶動下,在試錯中上了幾級“樓梯”,2011年到2015年,安全產品應用,為什么今天我要來講敢于在汽車芯片論壇上講,因為我們的可靠性要求比汽車芯片高很多,我們從研發(fā)不斷的迭代磨合做十年,2015年賣了幾萬片,第二輪是2016年到2019年,花了四年時間,電子政務試點應用,第三輪試錯我可以走向開放市場,是關鍵行業(yè)信息基礎設施全面推廣,一年從十萬片到百萬片。在多輪“試錯”中,技術平臺和產業(yè)鏈不斷完善。性能不斷提高,逼進市場主流CPU的性能。形成了包括幾千家企業(yè)的產業(yè)鏈,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yè)體系正在形成。

龍芯曾經的世界先進水平,我們反思跟國外的差別在什么地方,我們通用處理能力不行還是專用處理能力不行?申威太湖之光世界第一,通用處理能力需要計算、訪存、IO能力的平衡:用SPEC  CPU大致衡量。是單核性能不足還是核數不夠?我們的設計能力不行還是工藝不行,龍芯的設計原則:練好內功,通過設計優(yōu)化提高單核通用處理性能。干了好多年,市場帶技術,完成性能補課,基本原則:先通過設計優(yōu)化提高單核性能,再利用先進工藝增加核數,全模塊全自主做,一點沒有引進。性能這個問題解決了,因為我們有20年的迭代應用。如果把媒體的期待加10年,我相信他說得都對,整個市場化就是需要10年。

軟件生態(tài)就不講了,指令系統故事比較大就不講了,也是試錯?,F在我們自主CPU的操作系統,我們有比較成熟的操作系統缺的是生態(tài),現在確實在做,我相信十四五期間自主生態(tài)能夠初步建成,十五五能夠基本建成,2035年可以三足鼎立,現在很有信心。

關于汽車電子講點體會,分成電子控制裝置和車載汽車電子裝置,控制裝置要求很高,剛才聽劉秘書長講話,我想起2006年做高級專家時真的想做電子,我們找一汽上汽,后來說汽車電子有幾種,車身控制電子控制雨刷的,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對可靠性要求高,自助化研發(fā)周期長,就說ECU芯片功能上不復雜,龍芯團隊研制出ECU芯片樣片需要1—2年時間都簡單,難的是需要與應用磨合、結合發(fā)現的問題改進并達到小批量需要3—5年,資本不會讓你5年8年還一個芯片沒有產還是賠錢的,如果專做這個芯片肯定是賠錢的,關鍵是應用試錯迭代,因為有一些問題只有在一定規(guī)模、較長時間的應用中才能發(fā)現。龍芯將聯合合作伙伴以發(fā)動機控制的ECU作為切入點,兩顆心臟的結合部,發(fā)動機是工業(yè)心臟,還有CPU把他們結合在一起,龍芯CPU長期支持高可靠應用場景,有的比汽車電子可靠性要求高。

這個事情擼起袖子加油干+耐著性子堅持干。高復雜系統能力建設需要以30年為周期,像烏里揚諾夫斯克航母1992年拆解,新航母計劃2030年服役。有沒有辦法避免上述耗時的多輪試錯,不用爬樓梯,一步就上樓呢?我們進行了各種嘗試:造不如買、市場換技術、研不如買、彎道超車,時間是創(chuàng)新的第四個變量:創(chuàng)新等于體制機制、人才、經費、時間。發(fā)展核心技術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追趕,不要幻想彎道超車,在不斷試錯中改進是復雜系統創(chuàng)新的必要過程,好的體制機制及更多的經費可以加速試錯迭代,但不能取代試錯迭代。浮躁會讓我們的產業(yè)發(fā)展走入誤區(qū),反而發(fā)展更慢。

兩彈一星的先輩和幾億農民工靠的都是“5+2”,“白+黑”的直道追趕,我們今天也沒有取巧的理由,有些表面上的直道是更彎的彎道。

走市場帶技術的道路,通過自主研發(fā)掌握CPU的核心技術,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我們失去的只有鎖鏈,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走市場換技術的道路,通過引進技術發(fā)展自主CPU產品,只是將副鎖鏈換成另外一副鎖鏈。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158650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60
  • 分享到:
發(fā)表評論
新聞推薦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