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王穎萍、趙杰
特斯拉今年以來最暢銷的車型正在上演最大規(guī)模的價格跳水。
10月24日,特斯拉官方發(fā)布通告,即日起,國內特斯拉在售Model 3及Model Y售價調整,調整后Model 3車型起售價為26.59萬元;特斯拉Model Y車型起售價為28.89萬元(均為補貼后起售價)。
相比調價之前,Model 3后輪驅動版和高性能版分別下調1.4萬元和1.8萬元;Model Y高性能版、后輪驅動版、長續(xù)航版分別下調2萬元、2.8萬元和3.7萬元。
上險量數(shù)據顯示,特斯拉Model Y 1-9月終端銷量近22萬輛,其中長續(xù)航版終端銷量超過20萬輛,占比92%,是目前除了宏光MINI以外,國內最暢銷的新能源車型。
特斯拉最近一次調價活動是減免了保險補貼,但根據特斯拉官方海報消息,近期的兩次調價不能同時享受,即直減和保險優(yōu)惠只能二選一。
10月24日上午,第一電動就降價原因詢問特斯拉公關部,得到如下回復:特斯拉一直在根據成本調整價格。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利用率有所改善,同時供應鏈保持穩(wěn)定,從而降低了成本。
第一電動分析認為,從相關跡象看,特斯拉此次大幅降價促銷主要有2個原因:
第一,第四季度60萬輛交付目標承壓。此前特斯拉確定了全球15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最新Q3財報顯示,其汽車交付量50%的年均增長目標不變,即2022年交付150萬輛。數(shù)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特斯拉累計交付約90萬輛,這意味著,特斯拉要想完成本年度150萬輛的交付目標,Q4就需要交付60萬輛。而在國內,特斯拉今年前3季度終端銷量大約32萬輛。
特斯拉2022年前三季度生產和交付數(shù)據
2022年Q1到Q3,特斯拉全球分別生產了30.54萬、25.86萬以及36.59萬輛整車,同期交付數(shù)據則分別為31萬輛、25.47萬輛以及34.38萬輛。對比產銷變化可以看出,特斯拉的產供狀態(tài)從“交付量大于生產量”逐漸轉變到“交付量小于生產量”。
特斯拉此次大幅度降價,意在提高Q4銷量,以完成年度交付目標。此次除了價格調整,特斯拉還推出引薦獎勵,10月24日,特斯拉上線“寶箱積分獎勵”活動,無論車主還是準車主均可參與,推薦好友成功提車后,將有機會贏取特斯拉大禮。
如果按照60萬輛的缺口,特斯拉目前的產能能否實現(xiàn)這一目標? 9月28日消息,在上海工廠升級后,特斯拉計劃將維持93%的產能,以此計算,每周生產約2.05萬輛(7500輛Model 3和1.3萬輛Model Y),單季度約生產26萬輛,如果加上弗里蒙特工廠、得州工廠、柏林工廠,第一電動認為,特斯拉實現(xiàn)季度交付60萬輛并不難。
特斯拉全球各工廠目前產能情況
當?shù)貢r間10月19日,特斯拉發(fā)布第三季度財報。數(shù)據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14.5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37.57億美元相比增長56%,但低于分析師預期的220.9億美元,這也是特斯拉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季度營收低于預期。公司三季度交付汽車34.38萬輛,雖然創(chuàng)單季新高,但也低于華爾街預期的約35.8萬輛。
第二,電池成本下降。電池成本在電動汽車總成本中占比高達30%-40%,今年初,由于電池成本上升,新能源車企普遍上調了汽車價格。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主要為寧德時代和LG新能源,10月21日,寧德時代發(fā)布三季報,營收和凈利同比大增233%和188%,遠超外界預期。有分析師稱,從5月底開始,此前節(jié)節(jié)攀升的鋰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回落,降低了電池廠商的成本,并集中在三季度得以體現(xiàn)。以磷酸鐵鋰電解液為例,Wind數(shù)據顯示,截至5月底的報價為每噸8.75萬元,比今年2月的最高點下降近20%。
另一方面,特斯拉自產的4680電池產量在3季度大幅增加,這也將大幅消減特斯拉的電池成本。第一電動注意到,在特斯拉對外提供的3季報分析中,稱第三季度4680電芯的生產總量(送去化成的電芯)環(huán)比提升3倍。
特斯拉此次大幅降價,將對國產新能源汽車帶來什么影響?
上險量數(shù)據顯示,1-9月特斯拉Model Y終端銷量219,978輛,其中,長續(xù)航版終端銷量202,933輛,占比92.3%,是目前國內除宏光MINI外最暢銷的新能源車型。此次特斯拉把絕對主打車型一次性降價3.7萬元,降價幅度近10%,可見其促銷的決心之大,前所未有。
年尾將至,持續(xù)多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于本年底徹底終結,各廠家針對這一政策的促銷已經全面展開。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此番降價,將對同級別競品車型造車巨大壓力。不僅比亞迪漢、比亞迪海豹、小鵬P7、長安深藍SL03、哪吒S、零跑C01等B+級轎車會受到影響,甚至蔚來ES6、比亞迪唐、極氪001等B+級SUV也會受到影響。
未來的兩個月如此關鍵,如果這些爆款產品因不愿承受損失份額之痛而選擇跟進降價,則會直接擠壓處于其下方的A+級和A級市場價格空間。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將有可能因此進入一輪全面的價格調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趙杰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18742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