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高工鋰電網
在停產中國動力電池工廠之后,韓國電池企業(yè)SKInnovation(SKI)將目光轉向了歐洲市場并取得了良好進展。
SKI宣布,為支持客戶的動力電池需求,公司計劃在歐洲建設一座電池工廠,為戴姆勒提供動力電池。公司現(xiàn)有產能1.9Gwh,計劃擴建兩條動力電池生產線分別新增1Gwh產能。新增產能完全釋放后,SKI在2018年的動力電池產能有望達到4GWh。
作為韓國三大動力電池制造商之一,SKI憑借著突出的鋰電池隔膜材料技術和NCM鋰電池技術成為了北汽、現(xiàn)代、起亞、戴姆勒等國際知名車企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與SKI在國際市場的取得的成績相比,其在中國動力電池市場的發(fā)展并不順利。
3月29日,SKI宣布公司與北京電控、北京汽車等中國企業(yè)合資在華設立的新能源汽車電池企業(yè)——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BESK)正式停產,停產原因為公司未進入電池企業(yè)目錄,無法獲得新能源汽車補貼導致動力電池訂單大幅減少。
截至目前,SKI在華合資電池工廠BESK依然沒有恢復生產。而戴姆勒作為國際主流整車企業(yè),目前正在大力推進其電動汽車發(fā)展戰(zhàn)略。而作為支撐其戰(zhàn)略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戴姆勒計劃在本土斥巨資自建超級電池工廠的同時,也將SKI納入其供應鏈作為電池核心供應商,這為SKI在歐洲建設電池工廠提供了依據和支持。
5月22日,戴姆勒斥資5億歐元在Kamenz基地建設的第二個電池工廠正式開工,其未來將為戴姆勒生產鋰離子能量儲存單元。該電池工廠將在2018年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其產品將被應用于梅賽德斯-奔馳和Smart品牌的混動、插電混動以及純電動車型中。
業(yè)內認為,這是戴姆勒在動力電池領域向特斯拉發(fā)起的挑戰(zhàn),而SKI將成為戴姆勒截擊特斯拉的重要力量。
除了在歐洲布局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市場之外,戴姆勒也加快了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布局。
7月5日,戴姆勒與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新的框架協(xié)議,雙方將共同投資5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以及動力電池工廠。雙方預計將于2020年起正式投產純電動車,同時開展動力電池的本土生產和研發(fā),生產出來的汽車將采用國產電池。
同時作為框架協(xié)議的重要部分,戴姆勒擬戰(zhàn)略投資北汽集團旗下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加強雙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宋愛菊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5306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