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2日,在國際法蘭克福車展開幕前夕,德國著名汽車制造商奧迪公司邀請全球300多名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在法蘭克福聚首,商討”未來的城市”或城市的未來,目的是為了使未來的汽車更好地融入未來的社會。汽車制造商要為未來的汽車和未來的社會作好準備。
奧迪公司坦言,未來的城市究竟是什么樣兒,人們不得而知。簡單的做法就是從一個行業(yè)的角度去想像未來。無論是智能化城市還是城市的智能化,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大城市面臨的諸多難題。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愈來愈多。
有人將其形象地稱為”人口爆炸”或”城市膨脹”。乘車難、看病難、住房難、開車難、空氣污染、垃圾如山、能源短缺等問題接踵而至。甚至老人無人照管,兒童愈來愈少,社會本身的接續(xù)都將成為問題。這類問題當然在發(fā)達國家比較嚴重。不過正在工業(yè)化的國家也已開始出現類似問題。為什么?因為年輕人太忙,沒時間照顧老人和孩子。與此類問題不掛鉤或離這些問題太遠,那么奢談城市的智能化或智能化城市就沒有任何意義。
各國國情不同,發(fā)展階段不一樣,因此城市智能化的安排也有輕重緩急的次序問題??梢哉f它涉及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即使同屬于發(fā)達國家,處在同一個發(fā)展階段,由于國有大小之分,國民面臨的問題不完全相同,因此智能化的設計和路徑也有所差異。比如瑞典和瑞士的一些城市就將垃圾的處理作為智能化城市中需要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在那些城市,生產生活的垃圾不再丟棄在地面上的垃圾桶里,而是放到地下的集裝箱內。這樣地面顯得更清潔,異味也少些。通過微型遙控器可以打開集裝箱蓋兒。如果扔垃圾的人忘了把蓋合上,幾秒鐘后集裝箱蓋會自動關閉。有一個感應器監(jiān)控著集裝箱。裝滿垃圾后,該集裝箱會自動離開,另一個空集裝箱會立即到位。
對德國來說,優(yōu)先解決的首先是網絡安全問題、交通擁堵問題、氣候保護與節(jié)能增效問題。在德國人看來,智能化城市是在信息產業(yè)和通訊技術的基礎上逐步往前推進的。實際上,德國在許多方面已經實現了智能化。這在金融貿易等服務行業(yè)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德國人已經很少使用現金,無論是出門旅游,還是貿易結算,幾乎全是刷卡或經過銀行走賬。金融或貿易交易在網上通過輕點鼠標就可完成?;疖嚻?、飛機票甚至市內公交車票,都可通過插卡在機器上完成購票過程。匯款、取錢、存錢等都是如此。自己在機器上辦理。這對網絡的安全性要求非常之高。一旦出現差錯,將可能造成航班延誤,經濟損失難以預料。所以在德國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中,網絡安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德國,推動城市智能化的主力是企業(yè)和企業(yè)社團。政府的職責是引導和資助。比如正在研發(fā)的智能電網、智能汽車和卡車城市導航系統(tǒng)等,全部是企業(yè)在研發(fā),政府在研發(fā)經費上予以協(xié)助。1999年德國就成立了信息、通訊和新媒體產業(yè)聯合會,簡稱德國信息和通訊行業(yè)聯合會。該會擁有1350家企業(yè)會員,職工70萬,年營業(yè)收入1350億歐元。企業(yè)類型包括設備制造商、軟件提供商、信息產業(yè)服務商、通訊、家電和信息提供等服務性行業(yè)的企業(yè)。
無論是德國還是歐盟其他成員國,目前都在打造智能交通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一旦完成并投入使用,現有公路網絡的使用效率將提高10%。公路堵車的發(fā)生率將減少15%。據悉德國在研制這一系統(tǒng)方面已經走在其他國家的前面。德國航空和航天中心在下薩克森州的不倫瑞克市正在建設智能交通的使用平臺。除此之外,智能汽車也在開發(fā)之中。智能汽車擁有自動剎車系統(tǒng),遇到緊急情況它會自動啟動,從而避免發(fā)生撞車等惡性交通事故。智能汽車還能自動識別交通標志和交通信號,與前車自動保持安全距離。在市內行使時,它自己可以找到通向目的地的道路。甚至可以不要司機,自動行駛。
德國信息和通訊產業(yè)聯合會今年5月在柏林召開了第五屆年會。年會得出的結論是,現代化的信息產業(yè)和通訊技術可以將被動的基礎設施變成智能系統(tǒng)。這些智能系統(tǒng)讓電動汽車和對交通的掌控成為可能,讓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再經過中央電網,而是就近分配,并把住宅納入現代化的通訊網絡,也可將其稱為進入網絡的住宅。因此”綠色信息產業(yè)是發(fā)展面向未來和現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礎”。由綠色信息產業(yè)打造的智能交通可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據統(tǒng)計,德國城市中三分之二的溫室氣體排放是由汽車尾氣造成的。通過打造智能交通網絡,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還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水平。
電動汽車和住宅與網絡相結合意義重大。與網絡相結合,汽車可以就近找到無人的充電站或充電樁,從而讓充電變得更加快捷和方便。住宅與網絡結合的意義在于,可以減少人們的出行率,以致大大減輕對城市交通的壓力。在網絡更加安全的情況下,腦力勞動者可以在家辦公。甚至普通保密單位的職工也不一定非要每天上班。這樣就為上班族節(jié)省了大量消耗在路途上的時間。說到底,無論是城市的智能化還是智能化城市,都是為了人,都是為了解放人。人們閑暇時間多了,可以用來鍛煉身體,也可以用來教育后代或照顧年邁的老人。這樣社會各個層面的人都會感受到現代化的快樂。社會也將因此更加和諧。
( 編輯/李紅 )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739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