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杭州。在零跑總部芯圖大廈,零跑S01首批用戶迎來了期待已久的交付。
朱江明的開場白有點意思。他說自己平時躺下五分鐘就能入睡,但在S01交付日的前一天晚上,卻怎么也睡不著,輾轉反側,直到夜里兩點多才睡著。
他看起來斯文,穩(wěn)重,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早就經歷過不少大日子。所以,我很難想象他會因首批用戶交付而激動難眠。但,也許這就是造車這件事的魅力所在,它能讓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兵澎湃不已。
2015年12月成立,歷經4年跋涉,零跑終于向市場交出了第一個作品。而前方,還有更大的挑戰(zhàn)。零跑的目標是,今年交付1萬輛S01,到2022年一共推出4款車,交付20萬輛。
它能做到嗎?它將如何做到?
01,朱江明的零跑s01初體驗
6月6日,零跑S01量產車正式下線,第一輛就交付給了朱江明。開了半個月后,朱江明總結出了三點感受:
第一是回頭率超高。他同時是保時捷卡宴、阿爾法·羅密歐和奔馳S的車主,但在開零跑S01出去的時候,受關注度是最高的;
第二是有最好的駕乘感受。雖然零跑S01的零百加速是6.9秒,但行駛過程中,基本上可以做到想超過誰就能超過誰。在這一點上,他認為零跑S01的表現(xiàn),要好過自己頂配版的保時捷卡宴;
第三是一切以語音控制為主的交互體驗非常棒。
對于朱江明的個人體驗,我暫時持保留意見,畢竟這只是一家之言,更何況他還是利益直接相關者。S01的媒體試駕將于七月份啟動,屆時會有更多全面評價。
但無論如何,作為全國首款10萬元級別的智能純電動Coupe,零跑S01已經有了一群自己的鐵粉。
據(jù)零跑副總裁趙剛介紹,零跑APP目前已經有20萬注冊用戶,其中有近4000人交了定金。在做產品定義的時候,他們原以為這樣一款車的用戶會以IT和金融行業(yè)的年輕人為主,但從目前來看,用戶的范圍顯然要更廣。
“其實有一個誤區(qū),以為10萬元的車,對應的是那些只有10萬元消費能力的人。但是事實上,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車主是消費層次很高的人群,他覺得這個車有個性,非常喜歡?!?/p>
朱江明說,他有好幾個鄰居已經準備入手一輛S01了,而這些人其實都是富豪。
總的來說,零跑S01給我的感覺是,盡管這輛車的價格在十萬出頭,但這并非一輛會讓人覺得掉價的低端車。
在現(xiàn)場,一位首批交付用戶告訴媒體:“對于我們這種我們這種搞IT的人來說,這價格真不算什么,我可以買來隨便改。”
02,今年目標交付1萬輛,明年交付5萬輛,進前十名
隨著新能源補貼退坡過渡期結束,從6月26日起,零跑S01全系產品都上漲1萬元,售價調整為綜合補貼后11.99萬元-15.99萬元。趙剛說,“我們已經盡最大可能地來承擔補貼退坡帶來的壓力”。
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第一年交付一萬輛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而對于用戶群體本來就小眾的Coupe車型而言,難度尤甚。趙剛表示,“這個目標有挑戰(zhàn),但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的”。
他的信心來源于用戶的肯定,“在我們的APP里,用戶黏性很高,有大量的粉絲自發(fā)幫助我們做宣傳”。在銷售渠道方面,零跑計劃在全國開設超過60家零跑體驗/服務中心,覆蓋20+座城市。
不過,在零跑的規(guī)劃中,S01本來就不是一個大規(guī)模走量的車型,它的使命是建立零跑的產品調性,賣出一定的數(shù)量,讓他們在街上跑,給零跑做“移動廣告”。
2020年第一季度,零跑將推出第二款車型,內部代碼是T03。朱江明透露,“這款車是五門四座的微型車,目標是各方面都要做到和smart一樣,包括內部的工藝、品質?!?/p>
這意味著明年零跑將同時有兩款車型在售,他們定的總目標是5萬輛,S01是2兩萬,微型車要賣3萬。對于這個目標,朱江明認為沒什么難度,因為微型車的市場相對廣闊。而只要達到了,“我們絕對可以進入整個新能源車企的前十名”。
在2020年底,或者最遲不超過2021年一季度,零跑還會推出上海車展亮相的概念車C-More,量產車有80%的相似度。朱江明還透露,按照零跑現(xiàn)在整個產品的研發(fā)節(jié)奏和規(guī)劃,到2022年將推出四款車型,產銷規(guī)模會達到20萬輛,進而完成自我造血。
03,零跑=電動汽車領域的優(yōu)衣庫+華為?
第一款車是轎跑,第二款車是微型車,第三款車是SUV,那么,零跑的調性到底是什么?S01獨特的屬性和外觀設計,可以讓它身處十萬出頭的價位,卻并不像低端產品。而零跑將要推出的第二款車,還能給人這種感覺嗎?這是我對零跑產品邏輯的疑惑。
不過,朱江明認為,這并不是什么問題。因為零跑的品牌定位一直是很清楚的,所有的產品規(guī)劃乃至客戶服務,都是圍繞著三句話進行--“讓駕駛更輕松、讓乘坐更舒適、讓價格更親民”。
而零跑在做產品規(guī)劃時的具體邏輯是,他們始終認為電動汽車主要只適合在城市使用,而小型電動汽車會是城市用車的最佳選擇。所以,一開始就做高續(xù)航的大車,不但跟補貼退坡的大勢不符合,也不符合城市用車的需求。
這就是他們把第二款車定義為微型車的理由,既要價格親民,也要是城市出行的首選。
那零跑S01和第二款微型車有什么關系?
朱江明特意指出,兩個車的技術都是一樣的,而微型車雖然是小車,但在內外飾上絕對不會做得很low,而是全面對標奔馳Smart。
“在品牌上,我們是要做電動車領域的優(yōu)衣庫。你要知道,優(yōu)衣庫的衣服雖然便宜,但面料和技術都不差,即便一百塊錢的衣服,也永遠給人一種物超所值的感覺。分眾傳媒的江南春不是就說過,他穿衣服只穿優(yōu)衣庫的?!?/p>
目前,零跑的打法已經很清楚了,品牌上堅持優(yōu)衣庫的調性,技術上走華為的路線,堅持自主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朱江明拿華為和小米來舉例,說小米做不上去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缺乏創(chuàng)新,在研發(fā)的投入上可能還不到華為的五分之一。
在零跑體驗中心的隔壁,還有一個體現(xiàn)零跑自主研發(fā)能力的展館,在里面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是跟電相關的器件,無論是感知零部件,還是ADAS算發(fā)以及BMS系統(tǒng),全部都是零跑自主研發(fā)的。
但是,在汽車零部件產業(yè)鏈如此成熟的情況下,有必要什么都自己做嗎?對于一個新創(chuàng)企業(yè)而言,自主研發(fā)出來的東西質量經得起考驗嗎?這是我拋給朱江明的兩個問題。
他的回答是,我講得既對也不對。不對之處在于,如果核心零部件不自己做,都用博世和大陸的,那自己造個殼子有什么意思?而對的理由是,自主研發(fā)的成熟肯定是需要一個過程,但由于大華曾經走過同樣的路,他們已經有過成功的經驗,所以這個過程也會是很快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lián)盟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qiye/9382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