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起于60年前的一個冬天。
1952年的冬天,22歲的沈宗禎坐在沈陽最大的東北旅舍大禮堂中,聽江華(注:一汽第一任人事處長)講著未來的規(guī)劃:建汽車廠僅玻璃費用一項,就能建起一座200人的紡織廠。年輕的沈宗禎想著,這得是多大的工廠啊!這一天下午的2、3個小時,沈和他一起的200多個年輕干部一陣陣地使勁兒鼓掌,為自己即將能夠參與這樣大規(guī)模的建設,感到興奮和激動。
就在幾天前,他還不在這里。在東北銀行審計處上班的沈宗禎,剛剛得知自己要被派往長春建設”毛澤東汽車廠”,其他人都對他說:”你運氣太好了!”12月,他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做好了交接工作,于1953年1月3日,來到了長春。
當時的一汽,仍然是一片荒野,從各地調來的干部宿舍剛剛刷好,在東北的冬天沒有鋪蓋的年輕人在宿舍里坐了一夜,”那是冬天正冷的時候,大家就那么坐著說笑了一夜,特別高興?!睍r隔60年,已經(jīng)滿頭華發(fā)的沈宗禎回憶起這一幕時,眼睛像是看著我們,又像是看著一個很遠的地方,”我現(xiàn)在老了,記憶力不行了。”沈老在見到我們的時候不斷強調這句話,但事實上,每一個時間點和場景,他都記得非常清楚。
到達一汽之后沒多久,一汽開始搭建機構。沈宗禎和其他的人一起到875號樓,這在日本占領期間是用來做細菌實驗的場所,在這里他們被分配到11個不同的處,沈宗禎被分到了設備處。自此,開始了他的一汽生涯。
”審計”東風轎車
出身于財務的沈宗禎,大部分時間也從事著這方面的工作,當時,一汽從國內(nèi)外采購了大批的設備,他先是在設備處忙著提取各種設備。隨后,設備處進行了調整,沈宗禎被分到了技術車間。
他所要面臨的挑戰(zhàn),是有難度的。由于工資水平是按照級別定的,譬如八級技術工人和普通的工人工資標準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做多少工資都是固定的。這讓很多人覺得不公平,沈宗禎和自己的領導開始琢磨制定計件工資。
盡管現(xiàn)在,計件工資仍然是許多工廠普遍使用的一種方式,但在當時他們卻沒有太多可以借鑒的樣本。同時,由于牽扯人數(shù)眾多并且又是涉及到根本利益,因此,這項工作并不簡單。沈宗禎和當時的領導不停地研究計算,最后在車間內(nèi)實施了計件工資,調動起了大家的積極性,也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了公平原則。
講到這個過程,沈宗禎輕描淡寫,但其實可以想象,在沒有計算機等電子設備的情況下,要把幾百人的工資不斷地計算審核是多么巨大的工作量,在沈宗禎看來,這都是自己份內(nèi)的工作。
盡管從事著財務工作,但是他不可避免地與一汽的重大歷史事件發(fā)生了交集。
1958年2月,毛澤東同志親臨一汽視察,對陪同視察的一汽第一任廠長饒斌說:”什么時候能坐上我們自己生產(chǎn)的小轎車呀?”原本就已經(jīng)在準備之中的一汽,在4月份成立轎車突擊隊,最終迅速完成并送到了北京中南海。
在一汽的史料記載著這樣一個歷史性時刻:1958年5月21日,毛澤東主席拉著當時擔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林伯渠一起坐進了東風轎車。紅色的東風環(huán)繞懷仁堂后花園綠色草坪行駛了兩圈后,穩(wěn)穩(wěn)地停了下來。毛澤東滿面春風地跨出車門,高興地說:”好啊!坐上我們自己的小轎車了!”
然而,東風轎車并沒有進入批量生產(chǎn),當時一位領導找到沈宗禎,請他計算東風轎車的成本。沈宗禎仔細計算之后匯報說:”保守說一輛東風轎車的成本也有將近6萬元。”沈宗禎告訴《汽車人》,制造東風轎車的模具費用大概就有4萬元左右,按照當時的制造水平和效率,這樣的成本并不算太高。不過,這一價格也只能算是車間價,一汽還需要在這基礎上加上管理費等成本,而且當時許多人加班加點生產(chǎn),卻沒人要加班費,因此要實現(xiàn)在這一價格水平上大批量生產(chǎn)也是不可能的。隨后,由于要制造更加適合領導人乘坐的紅旗,東風轎車在中國汽車史上成為了”曇花一現(xiàn)”的傳奇車型。
一汽家庭樣本
1963年,沈宗禎離開了一汽在二機部以及地處大西北的504廠工作,自己70多歲癱瘓在床的母親以及三個幼子,都留給了老伴照顧,盡管一汽提出把沈宗禎的母親安置在醫(yī)院由專門護士照顧,但是沈宗禎覺得給廠子添麻煩,老伴也說:”就豁出去我一個人,你走吧!”
6年多后,沈宗禎再回到一汽,負責家屬工作部。當時一汽許多家屬沒有工作專門成立了這一部門,當時有6800多人,涉及到為一汽服務的各個部門,譬如理發(fā)、食堂、打掃衛(wèi)生等,另外還有11個車間。
工作的繁雜程度可見一斑,而這些人因為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又以能干肯吃苦聞名,每天早上一路小跑到當時的城外去上班,中午沒有熱水,往往就是吃著帶冰碴的飯和冷饅頭。曾經(jīng)有長春的企業(yè)來找沈宗禎,希望能夠接收這個團隊,雖然最終因為種種原因作罷,但可見當時一汽家屬工作部的”戰(zhàn)斗力”。
盡管沈宗禎負責著一汽的家屬工作,而自己老伴卻因為過度勞累得了腦血栓,身體每況愈下,最終的幾年,一直臥床在家。
也正是這一原因,1978年考上北京外貿(mào)學院的大兒子沈波,在畢業(yè)之后雖有著”天之驕子”的身份,并且可以留在北京,但他還是選擇了回到長春,以便于照顧母親。
沈波進入一汽之后,正好趕上老解放停產(chǎn)換型,需要從國外引進設備,畢業(yè)于外貿(mào)學院的他馬上進入了報關、商檢的工作之中。
”現(xiàn)在這樣的工作都是30多個人在做,那時候就只有我一個人。”性格有些內(nèi)向的沈波不太善于言辭,但其對于一汽的感情卻溢于言表,在他回來一汽的時候,一汽正處于一個頂峰的狀態(tài):”進入一汽工作,在長春可絕對是很高興的事兒,以前一汽的老家屬樓有地板、暖氣、熱水,這樣的條件是很難得的?!痹谒?989年去蘇聯(lián)參加一個展覽的時候,幾個蘇聯(lián)人問,你們從哪兒來的,”我們都沒用翻譯,只說是一汽的就都知道?!倍谡劦揭黄N量已經(jīng)被上汽、東風超越之后,他說:”現(xiàn)在卡車這塊就剩解放了,剩下的卡車品牌基本上都已經(jīng)合資了?!痹谒磥恚軌驌碛凶约旱钠放坪彤a(chǎn)品是值得驕傲的。
其實,不僅是沈波,沈宗禎由于白天要工作,最后讓小兒子選擇了一份夜班工作,這樣,白天可以在家照顧。
在一汽,有許多像沈宗禎一樣為了工作犧牲家庭的人。
他講了這么一個故事,曾經(jīng),家屬工作部需要裁撤人員,但很多人都不愿意失去這個掙錢的機會,當時一位行政一把手王國書(音)跟沈宗禎說:”我動員我老伴,讓她第一個回家!”就帶頭把自己的老伴給勸了回去。而這些中途離開的人最后沒能轉制為工人,在退休后不能享受勞保等待遇,這位夫人每每見到沈宗禎都會說:”你看看這個老王頭,也不告訴我就把我給弄回去了,被他害苦了!”
現(xiàn)在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在當時卻再正常不過,《汽車人》試探著問了一句:”如果您當時選擇留在東北銀行工作,現(xiàn)在是不是也應該挺好的?”這個有著1米8幾身高的老人沉吟了一會兒,沒有正面回答。
或許在他看來,能夠在那個熱血年代參與到一汽這樣規(guī)模的企業(yè)建設和發(fā)展,已經(jīng)足夠,期間的艱難困苦并不足以阻擋他的夢想。1990年就已經(jīng)退休的沈老,在聽到大家七嘴八舌地談論一汽銷量落后的事情,仍然忍不住說了一句:”一汽應該還是有后勁兒的?!彪m然很多人都沒有聽到這句話,但他也不在意。
”我和老伴老兩口是一汽的、我的三個兒子兒媳、還有孫子都是一汽人。”沈宗禎在說這句話時,臉上的表情仍然是欣慰的。
遺傳了沈宗禎身高的孫子沈明,現(xiàn)在在一汽國際物流公司上班,主要為一汽-大眾等企業(yè)做產(chǎn)前配套,配送汽車配件等運輸工作,有著濃厚的一汽情結的他,在吉林大學畢業(yè)之后完全沒有考慮過其他的可能性,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在一汽工作。
”他到那兒去還是挺安心的。”沈宗禎對孫子能夠在一汽工作還是感到很放心,在他看來,孩子留在身邊留在一汽就意味著安定,現(xiàn)在他的一個孫女在英國工作,還忍不住抱怨:”在外面工作幾年也該回來了?!?/p>
我們問沈老,您覺得一汽這么多年的文化是什么?他說:”我覺得一汽最突出的精神就是艱苦奮斗、工作扎實負責。”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83歲,身體仍然很不錯,盡管他也打趣地說:”現(xiàn)在歲數(shù)大了,身高比年輕那會兒可能抽抽兒了點。”每到周末,孩子們經(jīng)常來他這里聚聚,大兒子沈波明年也要退休了,團聚的時光會越來越多。對于這個年輕時經(jīng)歷過太多艱難困苦的老人來說,大家庭的安穩(wěn)幸福是最大的回報。
來源:汽車人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renwu/2503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