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新能源車這一話題在國內變得火熱的同時,各地方政府對新能源車補貼標準不一的爭議也浮出水面。例如,比亞迪秦在北京就僅能享受國家補貼,而無法享受地方補貼。對此,清華大學汽車工程開發(fā)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汽車安全與節(jié)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健21日表示,由于一些車輛并非當地生產,在地方補貼上遭遇區(qū)別對待也是正?,F象。
宋健認為,目前國家對新能源車補貼的政策是按照續(xù)航里程來分段進行補貼的,首先達到了80公里,會有一定的補貼,80公里到150公里之間又是一個補貼區(qū)間,超過150公里又是另一個補貼區(qū)間,這就造成了對于不同的電動汽車補貼力度不一樣。另一方面,由于有地方補貼在里邊,地方政府肯定傾向于補貼本地生產的電動車,因為本地生產的車稅也交在了本地。
宋健表示,因為補貼是地方財政拿出來的,他當然希望是本地生產的。目前國家政策要求至少30%的車輛是外地生產的,這樣子的話,經常當地政府補貼的時候常常會考慮這個企業(yè)電動車不是本地生產的,如果燃油車在本地生產了,我也愿意給點補貼,因此就導致像剛才所說的不同的車可能補貼標準不一樣,由于不同地方生產的,在某一個地方享受補貼的時候可能也會有一些差異。
來源:中新網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renwu/2884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