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3月37日)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從美國到埃及的各國政府在能源補貼上的花費已高達1.9萬億美元,該組織呼吁世界各國取消能源補貼,并引入汽油稅助推電動汽車銷售。
IMF稱,以絕對金額計算,世界上能源補貼最多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5020億美元)、中國(2790億美元)和俄羅斯(1160億美元)。該組織建議美國政府引入每加侖1.33美元的汽油稅,稅收的增加將有助于抑制交通擁堵,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并能夠降低碳排放量。除此之外,高汽油稅還將促進電動汽車市場的加速成長。
這份報告覆蓋了176個國家的情況,報告的結論部分建議逐漸提高能源價格,輔以目標性的措施以保護最弱勢的人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財政事務董事卡洛·科塔瑞利(Carlo Cottarelli)在報告公布之后的電話會議中指出,”能源補貼規(guī)模龐大而且有害。這些補貼導致了過度的能源消費,消耗了可以被用在更有益處用途的公共部門資源,相比窮人,補貼對富裕人群的好處更多。”
報告指出,美國作為最大的能源補貼提供者,在2011年花費了5020億美元,”發(fā)達經濟體并沒有以低于供應成本的價格出售能源,但是他們對能源產品的征稅并不足?!蹦壳?,美國政府為鼓勵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而實施聯(lián)邦稅收抵免政策,同時各州也在推行購買電動汽車和充電設備的補貼。但是,這些財政鼓勵措施對刺激環(huán)保車市場而言效果并不佳,換句話說,支持電動汽車最有效的市場工具————征收高汽油稅尚未嘗試。
報告也承認,由于可能導致社會不穩(wěn)定,試圖促使能源價格上漲的努力通常十分緩慢,甚至會遇到失敗。報告舉出了22個例子來支持這一判斷。報告強調,”能源補貼改革缺乏公眾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民對政府是否有能力將節(jié)省下來的預算開支重新分配,以造福更廣泛人群能力的缺乏信心,此外還有對弱勢群體可能因此不再受到保護的擔憂?!?/p>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shichang/1865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