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能源、金融與能源”為主題的”中國能源環(huán)境高峰論壇————海峽西岸峰會”昨日在廈門大學開幕。
這個高峰論壇是廈門大學90周年校慶的首場大型學術會議,為期三天,圍繞著新能源關鍵技術開發(fā)與應用、新能源融資、節(jié)能環(huán)保等熱點問題展開,包括國家部委、海峽兩岸學者和企業(yè)界的300名代表參加。
據了解,高峰論壇設5個分會場,議題包括先進核能、化學電源、光伏發(fā)電、生物能源、金融與能源。峰會將通過分析國內外新能源行業(yè)現(xiàn)狀,解讀政府有關新能源政策,深入剖析新能源重大技術問題,共同研究和探討在新形勢下,政府如何加強能源領域的支持力度和宏觀調控,企業(yè)如何把握新能源產業(yè)的技術熱點和發(fā)展方向等一系列能源問題,進一步加強政府、企業(yè)和學界的智慧碰撞和思維交流。
純電動汽車有”癌癥”?
廈大教授”洗冤”
純電動汽車到底是不是擁有如同”癌癥”一樣的詬病?中科院院士、廈大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田昭武昨日在會上為電動汽車”洗冤”。
隨著廈門首批電動汽車掛牌上路,電動汽車的是是非非也浮出水面。事實上,自面世以來,電動汽車始終繞不過一些坎,譬如說,電動汽車的電池能量遠不如汽油,為多跑里程必須多裝電池,但是,數(shù)據顯示,如果要讓電動汽車跑300公里,必須裝470公斤的電池,有人因此譏諷說,一輛需要裝470公斤的電池的汽車,還能載人嗎?
電動汽車電池的充電也是一個問題。電池充電不如加油快,也許可以快速充電,但是,快充又會使電池壽命縮短而折舊率更高,用戶要為電池多次投資,此外,充電站的投資建設也是問題。
有人因此總結說,電動汽車所面臨的這些難關,如同”癌癥”,是”無法治愈”的。
田昭武昨天并未回避電動汽車面臨的這些難關,不過,他一一拆解,認為以現(xiàn)在的技術水平是可以解決的。例如,跑300公里需要背470公斤電池問題,他說,事實上,市內轎車大多數(shù)每日行駛不超過80公里,電池按100公里需求設計即可,如果臨時超過里程,則用”增程式發(fā)電機”解決,即一邊開車一邊充電。
至于電池成本,田昭武認為,可以采用電池租賃方式,當然,要保證租金和充電費總和不超過加油費。
田昭武認為,目前公交汽車最有條件實現(xiàn)”純電動化”,首先,它每天的運行里程是可預測,其次,它的電池可以由公司統(tǒng)一管理,可以利用夜間電網廉價時段充電。
發(fā)”糧票”來減排?
央行研究局局長呼吁建立”碳交易”機制院院士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昨日在論壇上說,中國要加快建立”碳交易”機制,從而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的目標。
央行作為支持單位出現(xiàn)在昨日的峰會上,而且,金融和能源也是會議主題之一,這有點出人意料。張健華說,這很好理解,搞能源需要錢吧?需要錢就需要金融。
他的觀點是,中國要盡快建立”碳交易”市場,從而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的目標。
所謂的”碳交易”實際上就是”碳排放權交易”。即給每個企業(yè)額定一個碳排放量,那么,環(huán)保措施做得好的企業(yè)能減少一定的碳排放量,他們可以把這部分減少碳排放量指標賣給環(huán)保做得不太好的企業(yè),這樣從而達到環(huán)境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減少。張健華說,這就好像過去的糧票,胃口大的人將向胃口小的人購買富余的糧票。
他說,我國實現(xiàn)”十二五”規(guī)劃減排目標,從目前測算的情況來看,所需投資資金約為8000億元-10000億元,這筆錢需要民間資本的介入。
他認為,減排行業(yè)主要集中在電力、鋼鐵、有色、建材、化工五大高耗能行業(yè),可以從這些行業(yè)開始進行碳交易。
(編輯/李驕)
來源:廈門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ewshbmdt.cn/news/shichang/296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